2012届山东省德州地区初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山东省德州地区初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山东省德州地区初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山东省德州地区初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 处应该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答案: B 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由此你能得到的认识是( ) A “冷战 ”局面还在继续 B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 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战争的唯一根源 答案: C 小红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
2、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欧洲、亚洲泛滥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D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开始进入 “新经济时代 ” 答案: D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 20世纪 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由理论到实践 ”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郑和说: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疆域
3、的扩大 丝绸之路的开辟 汉唐盛世的出现 清朝的海禁政策 近代中国落伍 新航路的开辟 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 B C D 答案: D 李明同学准备以 “上古亚非文明 ”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A B C D 答案: B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上山下乡 ”, “停课闹革命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A B C D 答
4、案: B 某陈列馆举办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A B C D 答案: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那么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 “一国两制 ”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南京解放和改革开放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 A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
5、。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 ”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答案: A 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答案: C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 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 “一只羔羊 ”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老大 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
6、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 “万园之园 ”被烧毁 C老三 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答案: D “它无疑是中国 20世纪初最伟大的巨变之一,它使古老的中国人从传统走向近代,从愚昧走向科学,从专制走向民主 总之,这场从武昌燃起的烈火瞬间烧遍了古老的中国,说明它正是 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呼声。 ”材料中说的是这场革命给中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时代的要求 B经济上:民族工业从此诞生 C思想上:帝制已成为历史,民主是时代的需要 D文化上:从传统习俗迅速向近代化转变 答案: B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
7、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 图一 黄埔军校 图二 南昌起义 图 三 重庆谈判 图四 大决战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答案: B 综合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 1)材料中 “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 ”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中的 “繁荣局面 ”指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 2)你认为太宗皇帝是通过完善什么制度 “赚得英雄尽白头 ”的?该制度最终废除于何时
8、?( 2分) 材料三 19世纪 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学校任教。 ( 3)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 “兼容并包 ”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北大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为随 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 4)材料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是当时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 “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 ”是指什么运动?( 2分)
9、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 2011年 2月 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 2月 21日下午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1分) 答案:( 1)孔子,百家争鸣。( 2分) ( 2)科举制度, 1905年。( 2分) ( 3)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分) ( 4)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分,次序颠倒不给分) ( 5)要吸收和继承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由材料一、二得出);要
10、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由材料三得出);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道,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由材料三、四得出);要加快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由材料五得出)。(以上答出 1点即可得 1分,其他若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材料一 公元前 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变法明确规定: “J(l)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山东省 德州 地区 初三 学期 学业 水平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