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随州曾都区八角楼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随州曾都区八角楼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随州曾都区八角楼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随州曾都区八角楼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 ) A 0经线 B赤道 C西经 160经线 D东经 20经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为 0,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所以赤道是划分地球纬度的起点,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题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点评:关于经纬线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
2、线。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如图所示,回答小题: 地球公转示意图 【小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 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小题 2】地球公转至 B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A 23.5S B 23.5N C 0 D 66.5N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图中四个位置表示地球的 “二分二至日 ”。当地球公转到 B 位置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球。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地球公转在 B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
3、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为: 2326S。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回答本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球的节气 “二分二至日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 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 读 “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小题 1】图示时间为 ( )。 A 3月 21日 B 6月 22日 C 9月 23日 D 12月 22日 【小题 2】此时 B点以北会出现 ( )现象。 A太阳直射 B极夜 C极昼 D无法判断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
4、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判断,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南极附近出现了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月 22日前后。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判断 6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B点所在位置为北极圈,所以 B点以北会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回答本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球的节气 “二分二至日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5、)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图上有一些常见的图例: 表示公路; 表示铁路;表示长城; 表示首都。 考点:本题考查图例和注记。 点评:本题考查图例的识别,属于基础题目。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 A 1: 500 000 B 1: 50 000 C 1: 5000 000 D 1: 50 000 000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地图中,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
6、容越详细。比例尺分母 越小,比例尺越大,所以选项中 B选项 1:50000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比例尺大小与比例尺的分母成反比,比例尺是一个比例数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理范围越大。在比例尺大小比较前还需要对表达方式和单位换算统一。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 31N) B北京(约 40N) C海口(约 20N) D厦门(约 24N) 答案: C 试题分析:五带的判读只需要考虑各地的纬度。热带的范围是南北回归之间,即 2326S-2326N之间,所以 C海口位于热带。
7、上海、北京和厦门都位于北温带。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点评:五带的划分界限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以 20W经线和 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 160W经线和 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 180W经线和 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 0经线和 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 160E构成的经线圈。所以本题选择A。而 0经线并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80W和 180E为
8、同一条经线不能构成经线圈。 考点:本题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 点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容易错误的记忆成 0和 180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一定要区别于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上有最长的纬线,而无最长的经线,所以东西半球的划分选择了两条尽量少穿过陆地的经线构成的经线圈 20W和 160E。 下 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甲乙两幅图等高线未闭合,所以不符合题意。丁中间高四周地,为山地。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 随州 曾都区八 角楼 中学 年级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