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期七校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期七校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期七校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期七校联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清明时节的扫墓是人们祭祖、缅怀先辈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
2、、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 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规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规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点评: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 国人民的意志,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辛亥革命 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
3、析: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是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第二次巨变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巨变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 20年代三大巨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制度的建立,与这大事件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 1949年、 1951年 B、 1949年、 1952年 C、 1949年、 1954年 D、 1949年、 19
4、56年 时下人们爱用 “最美 ”这个词来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 “最美司机吴斌 ” 在 20世纪 50年代人们用 “最可爱的人 ”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 列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的英雄人物是( ) 黄继光 邓世昌 左宗棠 邱少云 雷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壮烈牺牲;他们是 “最可爱的人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5、战争。 点评: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 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最可爱的人 ”。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 A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邓小平主张学习别国的长处、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为历史和实践证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只有不断改革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我国各项事业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
6、成就。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点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从 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 10届奥运会,仅有刘长春一人孤零零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成功举办 2008年第 29届北京奥运会,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民生活改善 B对外交往增多 C综合国力增强 D交通运输发展 答案:
7、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增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提高了,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成果的举办 2008年第 29届北京奥运会。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点评: 2001年 7月 13日,申奥成功。 2008成功举办奥运会。 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了第 9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等。这些事例都表明中国强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8、,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空军部队刚刚诞生,就面临着( ) A渡江作战的考验 B解放台湾的考验 C解放西藏的考验 D抗美援朝的考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 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式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1951年 1月 21日, 28大队同美空军打了第一仗,大队长李汉击伤美空军 F-84战斗机一架。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大空战的序幕。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空军部队刚刚诞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9年 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式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7月 6日,中央军委决定设立中国人民解放
9、军空军司令部, 10月 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空军参谋长。 10月 1日,筹建中的人民空军参加开国大典,首次飞越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11月 11日,新中国成立 40天后,空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一天,被确定为人民 空军诞生日。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真正掌握自己国家天空的历史。 “乒乓外交 ”是外交史上的一个细节,但这个细节却解开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大结 ”。这两个大国是( ) A中国和美国 B苏联和美国 C美国和日本 D中国与苏联 答案: A 试题分析: “乒乓外交 ”是指 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1971
10、年 4月 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 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 点评:中美关系正常化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971年 试探之旅(乒乓外交); 1971年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1972年 上海公报发表; 1978年 建交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1955年,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55年 4月 18
11、-24日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 ”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求同存异中的 “同 ”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自己的任务。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是共同的任务。 “异 ”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 我国推行民
12、族区域自治政策最基本的前提是( ) A维护民 族平等 B维护民族团结 C维护国家统一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基本的前提。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特色政治制度。是我国四大政治制度之一。其他的分别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13、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是自治制度。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6亿吨,比 1949年增长 42,比历史最高年增长 11.3,你认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西藏和平解放的鼓舞 B镇压反革命,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 C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鼓舞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1950年到 1952年土地改 革的意义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
14、改革的历史意义。 点评:本题还可以改为: 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 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C.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现代化农业 他曾经荣获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 2004年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 ) A杨利伟 B王选 C邓稼先 D袁隆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他参加工作 50多年来,不畏艰
15、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取得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实施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表明实施科教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16、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 20, 60年代仅为9,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中大炼 钢铁的破坏 B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C人口急剧增长 D盲目垦荒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50年代到 60年代,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原因是大炼钢铁造成的。 1957年 11月,毛泽东曾提出要在 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 “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 1070万吨 ,比 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 吉安 七校八 年级 下期 联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