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大桥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用 “焦耳 ”做单位的是: A功率 B热量 C内能 D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 W),生活中还有千瓦( kW);而功、热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J); 故 B、 C、 D错, A正确 故选 A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点评:记住国际单位制中所学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王静全家 “五一 ”去旅游,在宾馆见到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牙膏盖上的条纹
2、是为了增大摩擦 C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 0.03N D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挤牙膏时,手对牙膏一个力的作用,结果牙膏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正确; B、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牙膏盖上的条纹,增大了与手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故 B正确; C、由公式 G=mg 得: 如图牙膏的净含量 3g,带上包装的重会大于 0.03N,所以 C错误; D、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有关尖锐物的一端非常细,这样可以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它对牙膏的压强,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力的作
3、用效果;重力大小的估测;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本题通过一个小小的牙膏,考查了力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 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 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
4、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 反之,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收缩,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减小,管内的液面上升故 A、 C、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跟温度、体积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道中档题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 B 试题分析:
5、A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 A说法错误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水兵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 B说法正确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 C说法错误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邮票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 D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此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要认真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 下列关于声音
6、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C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 ”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正确; B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正确; C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正确;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 ”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色、声音的产生、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
7、的传播;音色、声音的产生、响度,都是声现象部分的基础知识,资助都是必考的内容,注意熟练掌握。 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 A身高 1.68m B质量 50kg C体温 36.5 D步行速度 10m/s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m左右此选项正确; B、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左右此选项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在 36.8 左右,上下变化幅度不大此选项正确;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此选项错误 故选 D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对于生活
8、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生活中许多事例应用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大气压 B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增大摩擦 C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减小压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答案: ABD 试题分析: A、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符合题意,故 A正确; B、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
9、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故 B正确; C、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可知,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性的形变也越大,符合题意,故 D正确 故选 ABD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平时 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
10、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 “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 A错误;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B错误;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错误;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 “小石头 ”,说明声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声与能量;音调、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此题考查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声音能传递能量,乐音的三要素等,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
11、度为 340m/s B医院中使用听诊器是为了更好的传递声能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一般女生的音调比男生高,所以女生声音的波长比男生声音的波长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 A错误; B医院中使用听诊器声音声音在管道中传输,减小了声音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所以可以更好的传递声能,故 B正确;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 C错误; D音速一定,音调越高,波长越短,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音色;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多方面知识;运用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
12、与音调的关系、声音特征中的音色可解答此题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力学的知识。以下各项内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旋紧自行车的各种紧固螺丝,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B自行车轮胎气不足时,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C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D链条和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螺丝的脱落是由于螺丝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造成的,为 了防止螺丝脱落因此要增大螺丝与螺丝轴之间的摩擦将螺丝拧紧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本选项正确 B、自行车轮胎气不足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压
13、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本选项正确 C、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而不是压力故 C选项错误 D、自行车的两个齿轮各是一个轮轴,链条起传送力的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点评:这类物理情境题目的难点是:如何将各个部件与对应的物理知识 联系起来与此类似的如:给出一把钳子,找出哪些结构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填空题 “蹦极 ”是一种新型而富有刺激性的运动项目 .人在蹦极时,有一根弹性极强的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在跳台上部,如图所示,当人下落到B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如不考虑空气的阻
14、力,则人在 B点上端下落过程中只受到 _力的作用;当下落到 B点下端时,由于橡皮绳发生了_,此时人又受到一个由 _施加的 _的作用,随着人的下落,橡皮绳的 _越来越长,则 _力越来越大,人受到的合力则越来 _,当合力的方向向上并不断增大时,人就开始做减速运动 . 答案:重 弹性形变 橡皮绳 弹力 伸长 弹 小 试题分析:人在 B点上端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当下落到 B点下端时,由于橡皮绳发生了弹性形变,此时人又受到一个由橡皮绳施加的弹力作用,随着人的下落,橡皮绳的伸长越来越长,所以弹力越来越大,由于重力和弹力的方向相反,所以人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 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弹力;力的合成。 点评
15、: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和弹性势能之间的变化,其中弹性势能的变化,关键看弹性 形变的大小,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莉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 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 _,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选填 “音调、音色或响度 ”)。小莉看到舞台上为渲染气氛而制造的白雾其实是水蒸气 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舞台上闪光灯发出的光 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答案:响度 ,音色,液化,属于 试题分析:( 1)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后,声音会大大增强,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江都市 大桥 中学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