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 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 A柳絮飞扬 B荷花飘香 C落叶飘零 D烟波浩淼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A、柳絮飞扬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 B、荷花飘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 B符合题意。 C、落叶飘零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C不符合题意。 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淼,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在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运动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 “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 ”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 8 降低至 2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象上观察,当温度变化时,水的体积如何变化,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密度的变化。如图,当水温从 0 升高到 4 时,水的体积不断减小,当水温从 4 升高到 8 时,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水的温度从 8 降低至 2
3、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水在升高温度时,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根据 得,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水的密度。 点评: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水在 0 4 之间反常膨胀 -热缩冷涨。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B正确; A图中用力拉弹簧是拉力, C是敲打施加的力, D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
4、的是重力的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重锤线是生活中最好的应用实例。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不会往低处流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 C做 “引体向上 ”运动时很吃力 D茶杯中的水无法倒进嘴里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无论物体受不受重力,物体都具有质量 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 A、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如在太空中失重的宇航员仍然具有质量,所以选项 A的说法不正确; A、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
5、不会向下流动,不合题意; B、人向上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最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 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不合题意; C、如果没有重力,做 “引体向上 ”运动时很轻松。符合题意; D、人喝水时,水杯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会进入嘴里,如果没有重力,水就无法倒入口中,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的知识。 点评:解答本题可参照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去推出若没有重力将出现的现象。 小丽的爸爸用铜、铁、铝分别制成三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铜 铁 铝 ) ( ) A铝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铜球最大 D都一样大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铜、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和 铜 铁 铝 这两个条件,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三个球的实心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空心体积 得 同理可得 V 实铝 和 V 实铁 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 铜 铁 铝 v实铜 最小,那么铜球的空心部分就最大;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理解和运用。 点评: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外,还同时锻炼学生解题的速度,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关于公式 = 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物质
7、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不合题意;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不合题意;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不合题意; D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概念。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密度是物体的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观察右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
8、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故 D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cm3水中有 3035个水分子,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且分子很小;肥皂膜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墨水滴入水中说明扩散现象。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 .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 6kg的物体,在月球上质量只有 1kg B在地球上重为 600N 的人,在月球上重为 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
9、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上将它拉长 1cm需 6N 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 1N 的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来判断即可;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质 量以及 g有关,在月球上, g变化了,根据变化的多少即可判定 B是否正确;根据密度是物质的属性来判断即可;根据拉力与重力无关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A、地球上 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 1kg,不对,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 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 100N,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
10、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 C错误。 D、弹簧的弹力只与弹簧本身有关,与拉动时的环境无关;即拉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弹力。 点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弹力也跟位置无关,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是不同的。 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一些物质的密度 /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
11、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认真分析表格中提供的物质密度信息,找出其中的规律,必要时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A、从表格中可看出,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故 A错误; B、水银是液体,它的密度比许多固体密度还要大;故 B错误; C、从表格中看出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故 C正确; D、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后得: ;表格中铜的密度小于铅,故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 铅块大;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知识。
12、 点评: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找出规律,对照选项中的内容进行解答。 俗话说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如果将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个过程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如何变化?( ) A密度减小,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B密度增大,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C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铁棒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是物质没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密度不变,又因为
13、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故 ABC 错误。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结合成语考查了密度及其特性,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正确理解密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三只 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 酸 水 油 ,则 A甲杯中装的是水 B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丙杯中装的是煤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已知相同质量的三种液体以及煤油、水和硫酸的密度,根据比较它们的体积,密度最大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小的,体积最大。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其密度关系为 酸 水 油 , 由 可得,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因
14、此硫酸的密度最大,体积为最小,即甲为硫酸;而煤油的密度最小,其体积最大,即丙为煤油;则乙为水。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 的是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并且会熟练应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产生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 2)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直接接触; 物体发生形变
15、。 (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 A错误;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 B错误;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说法正确,故 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力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 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
16、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 “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 A泥土砖块 B泡沫塑料块 C金属块 D水泥砖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密度的定义式 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砖瓦石块的密度很大,质量也很大,会把演员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密度小、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块。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知识。 点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 应用理解清楚。 感受身边的物理 :质量为 2103mg 的物体
17、最可能是 ( ) A一只母鸡 B一头大象 C D一只蚊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把 mg 换算成同学们熟悉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些物体的质量。 2103mg=2g, A、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在 1.5kg左右,此项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有几吨,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C一只小猫质量大约是 0.5kg,此项不符合题意 ; D、一只蚊子的质量大约有 1.5mg,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估测。 点评:本题考查单位换算和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估测,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多积累经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18、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不合题意;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不合题意;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符合题意;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微观和宏观世界。
19、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物质的组成是关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实验题 ( 4分)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质量 /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 /cm 2 3 4 5 6 7 7.5 7.5 (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 。 ( 3)小华做出了如下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B C 答案:( 1)弹簧测力计 (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 3) B 试题分析:此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
20、度和外力(重力)的变化的联系,结合表格的数据可解答前两问。 第三题中,首先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当 F=0N 时,弹簧长 2cm; 当 F0.310=3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为7.5cm。 ( 1)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50 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 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 ( 3)由表中数据知:当 m=0g,即 F=G=0N 时,弹簧的长度 s=2cm; 当 m300g,即 F=G0.310=3N时,弹簧的长度
21、 s=7.5cm;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 B图,因此正确的是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点评:此题的实验过程揭示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 ( 5分)杨光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操作: 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 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标号 )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22、偏向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 “左 ”或 “右 ”)调节 (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该矿石质量为 g;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体积是 cm3。最后经过计算可知,该矿石的密度= kg/m3。 答案:( 1) C B D E A ( 2)左 ( 3) 62 20 3.1103 试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再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是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量筒测体积时,要平
23、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用公式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 1)用天平测矿石质量的步骤是先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最后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 V1,再将小矿石浸没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V2,物体体积 V=V2-V1; ( 2)现在指针在刻度盘中间偏右,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 3)矿石的质量 m=50g+10g+2g=62g; 矿石的体积 V=80cm3-60cm3=20cm3 矿石的密度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测量。 点评:测固体密度的常用器材是天平和量筒,这两个器材是初中物理种基本的测量工具,要从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使用时的操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无锡市 中学 年级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