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不能证实地球是球形的; B选项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地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出发地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C、 D选项是近现代科技水平提高后通过科技手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所以本题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 点评:地球的形状证实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科技水平落后的事情,中国一直认为是天圆地方。但是欧洲
2、航海家通过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近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进一步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四季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而 B、 C、 D选项都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 点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在学生学习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平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记忆,可以记住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或者记住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然后用排除法回答问题。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
3、本初子午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所以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划分。 点评: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 160E。所以回答本题需要明白南北半球分界线是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经线。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 3厘米,图上比例 1: 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 300千米 B 3000千米 C 30千米 D 3千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地距离=310000000=30000000厘米 =300千米。所以选择
4、 A。 考点:本题考查了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点评:本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地实地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所以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计算结果一般需要将厘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一年 B一天 C一月 D一季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 24小时,为一天。所以本题选择 B。一年为地球公转的周期。 考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周期 点评: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周期要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1天,地球公转一周约为 1年。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能分清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A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
5、左西右东 ”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图上方向的确定如果有指向标应该根据指向标来确定。如果没有指向标有经纬网,那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此时可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所以本题选择 C。 考点:本题考查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该有三个步骤: 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判断。 有经纬网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无指向标,无经纬网,根据上北向南、左西右东判断。 西经的代号表示为 A “E” B “W” C
6、 “N” D “S”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符号 “E”来表示,西经用符号 “W”来表示,所以本题选择 B。 “N” 、 “S”分别是北纬和南纬的表示符号。 考点:本题考查东经、西经、北纬、南纬的划分。 点评:经纬线的划分与表示方法要记住纬度分南北,经度分东西。 “E”是英文“East”东方的简称; “W”是英文 “West”西方的简称。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 B回归线 C南极圈 D赤道 答案: B 试题分析: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所以热带和温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五带的划分。 点评:五带的
7、划分主要是几条重要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度与寒带的分界线。 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 1600000 B二百万分之一 C 0 40千米 D 1/5000000 答案: A 试题分析: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比例尺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根据 1600000200000040000005000000,得出分母1600000最小, A选项比例尺最大,表示内容最详细。 考点: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及运用。 点评: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容易出错,学生错误的认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本题比例尺大大小比较首先需要将各个选项的比例尺表
8、示方法变成统一格式,如1: 1600000、 1: 2000000、 1: 4000000、 1: 5000000。 地球赤道周长约是 A 20000千米 B 40000千米 C 60000千米 D 50000 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 4万千米。根据地球的半径大约是 6400千米,直径大约是 12000 千米,所以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 4 万千米。所以本题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点评:地球赤道为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可以通过地球半径计算。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古诗句加强记忆,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八万里就是 4万千米。 下列有关经线
9、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地球仪上可画 180条经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地球仪上经线有无数条。所以本题选择 A。 考点:本题考查的经纬网知识。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对经线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其中容易错误的选择 D选项,经度最大为 180度,但不表示地球仪上的经线只有 180条,地球仪上经线应有无数条。 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五带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 D四季变化 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扬州市 第一 中学 年级 学期 阶段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