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2年 12月 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雪预报: 河北东部、天津、山东北部、辽宁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部地区有暴雪;陕西北部和东南部、华北、内蒙古中东部、黄淮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的搭配,正确的是 A河北省 冀 武汉 B山东省 鲁 济南 C辽宁省 辽 长春 D陕西省 秦 太原 【小题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雨夹雪的是 【小题 3】下列省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山东省 C辽宁省 D河北省 【小题 4】
2、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辽宁省的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哈线 【小题 5】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D 【小题 5】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A选项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是石家庄, C选项辽宁省的行政中心是沈阳,D选项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正确; 【小题 2】 A、 B、 C选项表示天气分别是小雪、中雪、大雪,只有 D选项表示雨夹雪; 【小题 3】 A选项内蒙古自
3、治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B、 C、 D选项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都是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小题 4】四条铁路线中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都是我国由北京往南的南北纵向铁路,只有 D选项京哈线从北京向东北经过辽宁省。 【小题 5】我国是一个东半球、北半球的国家,不跨南北半球,也不跨东西半球,所以 A、 C选项错误, D选项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所以选择 B。 考点: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和行政中心;常用的天气符号;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重要铁路枢纽;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点评:本题通过天气预报引入试题,考查知识面广,涉及地理知识多。其中第4小题难度较大,中国铁路线的分布记
4、忆可以参照三横五纵进行,三条横向铁路有:京包 -包兰线,陇海 -兰新线,沪杭 -浙赣 -湘黔线,五条纵向铁路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 -成昆线。 将一吨活螃蟹从姜堰水产品批发市场运往上海,最合理的运输工具是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答案: C 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选择 A;而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导;其他产业更不具备基础条件。 考点: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点评:本题需要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去回答问题
5、,因为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各行各业都需要农业作为支撑。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所以 中国的农产品不能完全依赖于进口。 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棉区的是 A新疆南部 B黄河流域 C东南丘陵 D长江流域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的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所以本题选择C,东南丘陵以丘陵地形为主,为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 考点:我国经济作物分布概况。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记住我国的棉花产区,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地图册加强对我国经济作物分布区的记忆,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做出选择,棉花的生长需要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6、,排水好。 泰州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畜牧业 B种植业和渔业 C林业和渔业 D林业和畜牧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泰州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应该大力发展种植业,同时水资源丰富,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也可以发展渔业,所以选择 B。 考点: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 点评: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可以回答问题,本试题中还隐含了泰州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等一些条件,泰州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多河湖所以也可以发展渔业。 下列发展农业生 产的做法中,不符合 “因地制宜 ”发展理念的是 A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 B在
7、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上海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选项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是错误的,内蒙古地区具有大面积的草地应该发展畜牧业,同时内蒙古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不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生产能导致土地荒漠化。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点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既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在上海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主要考虑的就是上海地区人口多对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 下列区域的工业分布中,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是 A铁路沿线 B黄河流域 C长江沿线 D沿海地区
8、 答案: B 试题分析: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工业应该分布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黄河流域工业发展应该以能源开发为重点。 考点: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地理分布。 点评:我国工业部门的地理分布需要考虑到 资源分布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工业部分需要能源资源丰富,对四个选项比较,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能源考虑的方面可以有水能、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也可以是新能源。 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地理位置优越 D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 D 试题分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科技力量。高新技
9、术产业对自然资源,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是很高,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选择 D; C选项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考点: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的条件。 点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技术的要求高,可以联系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对其形成条件进行分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高新产业区是美国的 “硅谷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技术。 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业人员中,管理人员所占的比重最大 B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高 C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 D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选择 B, A选项中从业人
10、员中,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C选项分布总体是大分散、小集中; D选项产品的更新速度快。 考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点评:要多观察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图。地理学习要充分利用好书本插图和地图册。世界上最著名的高新产业区是美国的 “硅谷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技术。 能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大量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修建水库能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丰水期蓄水,枯水期供水,所以 A正确; D选项是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B选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C选项不是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考点:我国为
11、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 点评:在解决我国水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方面,解决时间分布不均需要修建水库,空间分布不均需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的目的是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供水,能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分配情况,解决的是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方地多水多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南方地多水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水土资源的组合状况不合理,水资源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土地资源则是北方相对较多,所以本题应该选择 C,南方地少水多。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
12、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记忆,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我国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地区水少地多,所以我国有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有利条件是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 D土地资源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选项正确,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有利条件, A、 B、 C选项都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但不是利用中的有利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利用现状。 点评:回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只要认真分析题干,
13、是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其中人均耕地矛盾突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林地比重小等是对土地利用中不利条件的表述。 阅读下列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回答题。 材料 1:泰州市总面积为 5793平方千米左右。第六次全 国人口普查表明,登记常住人口 461.89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 16.69万人,下降 3.49%,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到外务工人数增多。全市普查登记户籍人口为 501.11万人,比2000年增加 0.13万人,增长 0.03%。 材料 2:泰州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现有 50个族别 26000名少数民族同胞。 【小题 1】按普查登记户籍人口计算,泰州市人口
14、密度大致为 _人平方千米 A 130 B 797 C 220 D 865 【小题 2】导致泰州市登记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登记户籍人数在减少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到外务工人数增多 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小题 3】泰州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汉族 B壮族 C苗族 D藏族 【小题 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_的特点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分散、小集中 C大杂居、小聚居 D大集中、小分散 【小题 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东部多,西部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西部多,东部少 【小题 6】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傣族人文特色的是 A长鼓舞 B泼水节
15、C摔跤 D集体舞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B 【小题 6】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密度 =户籍人口总数 总面积 =50111005793865,所以选择 D; 【小题 2】根据材料一可以知道:泰州市登记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到外务工人数增多所以选择 C; 【小题 3】泰州少数民族人数约为 26000人,所以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小题 4】因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小题 5】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早,所以东部 人口多,西部人口少,选择 B;
16、【小题 6】傣族的著名风俗是泼水节,长鼓舞为朝鲜族风俗,摔跤主要为蒙古族,集体舞在许多少数民族流行。 考点:本题考查了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人口流动的原因;中国人口分布的概况;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与风俗。 点评:第 1小题容易选错,要注意是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而不是登记常住人口计算;第 2小题需要认真阅读材料;第 3小题要注意是选择人口最多的民族,不是特指少数民族;其他试题的回答需要结合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对我国的区域特点进行分析。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表形态比较单一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平原面积比重最大 答案: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姜堰市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