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次重大庆祝活动中,藏族群众代表边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族群众而言,它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 ”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设通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西藏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从此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
2、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长期以来,西藏实行 “政教合一 ”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达赖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 1951年 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 5月 23日签署了中央 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 “大跃进 ”时期 B “文化大革命
3、 ”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是指当时的全民大练钢铁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本题选 A。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
4、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 “共产 ”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历史教训。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句话表明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经过三大战役的 胜利, 1949年 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
5、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说的我们不再是是个去屈辱的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说明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了 100的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已经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错误,本题选 B。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 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
6、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1956年 1966 年是我国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1955-195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探索中有成功的探索,如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提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也有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本题选 D。 考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7、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阶段的归纳识记能力,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经历的社会阶段同学们要把握清楚: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是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从 1956年底到 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 1966年 -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 1978年至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要遵循经济规律 要认清国情 要实事求是 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在 “大跃进 ”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两者的共同点
8、是违背了客观规律,都是过分夸大了认定主观意识,脱离了客观实际, 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 情错误,应排除,本题选 B。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 “左倾 ”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导致 1959年 1961年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程度,给社会主义建设实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它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借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去人为的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9、 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国际主义精神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王进喜被誉为铁人,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雷锋是党的好战士,他们共同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永远在值得我们学习, 不适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 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以下时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
10、动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时间顺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发生在 1953-1956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 1958年, 土地改革发生在 1950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1978年后,按时间顺序排列是 ,本题选 A。 考点:建国后农村生 产关系变革的时间顺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多种变革,给我们留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很多经验,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依据国情,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看是否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题目中的知
11、识点都是基础知识,同学们要好好识记和理解。 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 “大跃进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C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失误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探索包括一五计划的实行和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如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提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也有失误的探索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党的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本题选 CD. 考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严重失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
12、识记能力,建国后,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依据国情,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看是否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题目中的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同学们要好好识记和理解。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B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 C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 D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答案: C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发生 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
13、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大批工人,农民离开岗位闹革命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革的结束,本题选 CD. 考点:文革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 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正确的
14、有 A它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B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C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B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项是遵义会议的意义, C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选 BD。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转折的一次会议,会议实现了思想
15、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转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教材的基础 知识又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影响同学们要重点把握和识记。 如果以深圳、厦门为参照标准的话,你认为以下城市中哪些符合这个标准呢? A汕头 B珠海 C茂名 D湛江 答案: A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经济特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年 . 我国最早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都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本题选 AB。 考点:我国最早的
16、四个经济特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富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特区的设立扩大了 本国的对外贸易;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 C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 平等和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筹建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得到了各民族的热烈欢迎,现如今,我国已经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因此题目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的是错误的,本题选 B。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个创举,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 主的愿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茂名市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