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通过共同纲领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采用民国纪年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年 9月 21日至 9月 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 662人参加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中国
2、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 1949年 9月 27日改名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国歌未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定为五星红旗。会议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了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 56人。采用民国纪年法是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规定的,本题选 B. 考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
3、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改革,目的是要把这些企业推向市场
4、,也说明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D是计划经济的内容, C,项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本题选B 考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进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歌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中,带领中国人民 “站起来 ”和 “富起来 ”的伟大领袖分
5、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周恩来、邓小平 D江泽 民、胡锦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题目中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根据所学知识是指新中国的成立,开创者是毛泽东,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是指 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本题选 A。 考点: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设计问题自然巧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歌曲中就能学到历史知识,是道好题。 提出 “走自己的路,建设 有中国特
6、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二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82年 9月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B项 1987年 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 C 1992年 10月在北京举行党是十四大,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D项党的十五大提出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7、本题选 A。 考点:党的十二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识记能力,党史上有很多次会议,其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的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有: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党章并确立为指导思想。同学 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五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82年 9月在北京召开
8、,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B项 1987年 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 C 1992年 10月在北京举行党是十四大,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的决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D项党的十五大提出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本题选 D。 考点:党的十五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识记能力,党史上有很多次会议,其中有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
9、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党章并确立为指导思想。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的两位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史实创建了武装割据道路,邓小平根据中国建设道路的史实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的相同点在于能够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A,B 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 D 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
10、人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识记,学生还要知道,两位伟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创建新的革命和建设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在党的七大和党的十五大上分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根据 “一国两制 ”的构想,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地区是 新疆 西藏 香港 台湾 澳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一国两制,即 “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 ”,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目前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宣称只
11、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和统一以后的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分析题目 , 项表述错误,排除,目前台湾还没有挥刀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虽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香港,澳门却首先实现了统一,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和运用,本题选 C。 考点:一国两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 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 ”,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
12、,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 1997年 12月 24日 B 2012年 10月 1日 C 1999年 12月 20日 D 1997年 7月 1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香港回归的史实的认识,从图片来看,判断是香港回归,根据所学知识,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却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实践,中英两国经过谈判,最终决定在 1997年 7月 1日,中国恢复中国对香港香港行使主权,本题选 D。 考点:一国两制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 也有利
13、于祖国和平统一 ,学生还要知道,一国两制提出的时间,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影响等。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 统一 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马关条约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台海关系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把历史事件和历史史实结合起来,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1945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就造成了现在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中华民国建立与台海关系无关,排除,本题选 D。 考点:台海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
14、能力,台湾和大陆同属炎黄子孙,实现统一是两岸儿女共同的心愿,实践证明,两岸合则对中华民族有利,分则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愿两岸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李登辉搞 “台独 ”,身败名裂;陈水扁搞 “公投 ”,违背民心。事实证明 A台湾问题单靠中国人民无法解决 B武力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C维护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台湾岛内不存在 “台独 ”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实现台海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 识,目前阻碍台海统一的两大因素是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但是台独分子搞台独不得民心,遭到了人民的反对,证明了维护祖国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
15、的共同心愿,本题选 C。 考点:祖国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和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但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力的增强,两岸炎黄子孙的这种心愿越来越强烈,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来看,合则利,分则伤,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祖国的 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协会与海基会于 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三不 ”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八项主张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九二共识的认识,根
16、据所学知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 1992 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 项不符合题意, C 项是江泽民提出的, D 项不是九二共识提出的,本题选 B。 考点:九二共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达成的一个共识,两岸统一的基础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践证明:两岸合则对中华民族有利,分则对中华民族有伤害,我们要坚决反对分裂势力,坚持一个中国,努力学习,为实现两岸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期间,被外国人称之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的是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汕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
17、放的城市深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已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 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奇迹。深圳是中国口岸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深圳被称为 “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故选 A 考点: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除了海南省以外,还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的格局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我国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18、 C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到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A,B,C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D。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
19、为人们的共识。 1982年,我国颁布第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82年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题干给了一个很简单的史实性问题,既在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几部,其实是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和颁布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 1954年 9月 20日、 1975年 1月 17日、 1978年 3月 5日和 1982年 12月 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 1982年宪法,并历经 1993年、 1999年、2004年三次
20、修订。所以这是我国第四部宪法,答案:为 D。 考点: 1982年宪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相关内容清楚了解,另外对于 1954年宪法的时间,内容,性质意义等也要掌握识记清楚,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十月一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开国大典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了开国大典的一个情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 1949年 10月 1日 15: 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 21: 00 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江门 福泉 奥林匹克 学校 初二 期中 质量 检测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