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七年级3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七年级3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七年级3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七年级 3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小题 1】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 想起这些,我多么 o hu( ) ! 【小题 2】他并不 jd( )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 【小题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n shng dng fi( )。 【小题 4】这是荒园, rn j hn zh(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答案: 【小题 1】懊悔 【小题 2】嫉妒 【小题 3】人声鼎沸 【小题 4】人迹罕至 试题分析: “懊悔 ”两字形似字多,要注意,两字都与心情有关,都是竖 “心
2、”旁;“嫉妒 ”不为写成 “妒忌 ”,意思相同,写法不同; “鼎 ”不要写成 “顶 ”, “迹 ”不要写成 “渍 ”, “至 ”不要写成 “致 ”。 考点:汉字拼音字形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辨识汉字拼音与字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多识多记,特别要注意课文注释中的生字,对易错字要强化记忆。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自从妈妈给明明买了游戏机,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 我们圆满完成了对教室垃圾的清理工作。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
3、社会有贡献的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句 “经过 使 ” 是常见病句形式,缺少主语,应删去一个词;C句 “会不会 能不能 ”与 “是 ” 主谓搭配不当,前者是双向的,后者是单向的,应删去 “会不会 ”“能不能 ”; D句语序不当, “将来 ”是修饰 “成为 ”的,应在“成为 ”前面。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易于判断。句子的正确使用,是表达理解的需要, 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份是残缺,再看关键的词语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文 童年 (8分 )
4、 ( 1)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 2)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 3)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 4)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 5)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 6)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
5、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 ( 7)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 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 ( 8)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 ( 9)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 ”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 10)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 11)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小题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
6、养在外祖父 家。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 (填职业) ,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 。以上节选内容写的是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 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童年的悲剧是以 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4分) 【小题 2】分析画线部分语言的表达作用。 答: ( 4分) 答案: 【小题 1】卡什林、纤夫、雅科夫、母亲之死( 4分) 【小题 2】( 4分)这两个比喻 (1分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 (2分 )流露出 “我 ”对外祖父和舅舅极端厌恶的情感 (1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 作品在中国影响很广。 考点:名著内容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书中的一些人物并不是主要人物,学生难以记忆。这样的考查完成是没有必要的,了解名著中的几个次要人物,并不能让学生对名著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对名著,要求学生了解大概的情节即可。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修辞手法的表述效果上分析,理解作者用此修辞手法对人物刻画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考点:赏析语言 点评:本题不难,作者描写性语言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比较明显。 “赏析语言 ”,即分析语言中的写作手法及表达作用,理解语句描写的特点,作点评价。 阅读现代文 成全一棵树 (15分 )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
8、栽在门前。 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 “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这棵树苗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脚,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 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 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的都大、都深。 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
9、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吗? 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 不久,母亲惊异地发现,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 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难有这个能力也不想让这
10、个孩子去学校的。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 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 更青春更挺拔。 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11)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12)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
11、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 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站着,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 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14)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次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 “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15)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 “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
12、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给它浇一泡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浇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浇那棵树啊! ” (16)他一下子怔住了。 (17)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18)他明白了母亲,他理解了母亲的心。 【小题 1】文中的孩子为小树作了哪些事情 (4分 ) 答: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 “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 (4分 ) 答: 【小题 3】第 (12)段中 “一拐一拐 ”共出现 5次,作者为什么要突出
13、这一细节? (4分 ) 答: 【小题 4】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母亲决定送残疾的儿子去读书,是因为儿子天天为小树浇水的执著打动了妈妈。 B母亲决定送残疾的儿子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让孩子去学校的。 C题目成全一棵树以树喻人,体现了身残志坚的积极向上的人生志度,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 D文中母亲成全的 “一棵树 ”一语双关,既指本来已被母亲丢弃的那棵瘦弱枯萎的树苗,也指身子残疾原来不被母亲重视的儿子。 答案: 【小题 1】 (1)恳求母亲栽下这棵被母亲丢弃的树苗; (2)刨坑种树苗; (3)每天浇水; (4)半夜给那树浇尿 (4分 ) 【小题 2】
14、(1)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 (2)母亲觉得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结果没意义 (3)母亲为残疾孩子的将来忧虑 (4分 ) 【小题 3】一是突出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突出孩子的身残志坚 (4分 ) 【小题 4】( B)(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按照情节的发展 ,抓住孩子的主要行为,找出情节点,依次概括。要点要涵盖内容,语言要精练。 考点:梳理情节,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章分段较多,没有明显的情节过渡,学生难于概括。梳理情节,概括要点,一要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写作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注意三个变化,时间变化,地点变化,人物变化,每变化一次就是一个情节段,可以归纳出一个叙事点,
15、注意文中提示语,比如中心语,过渡句等。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母亲的心理活动 “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吗 ”来分析,再根据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来理解在母亲的 心里,自己的残疾孩子就是像这棵小树苗,母亲希望与担心同在。 考点:人物描写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阅读全文,不难理解在母亲心中小树苗与孩子的关系。在一些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常有丰富的意义蕴含其中,所以理解时,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在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其字里行间的意义。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第 11段中 “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一句来理解,残疾的孩子终于战胜了厄运,获得成功。 “一拐
16、一拐 ”富有深义,指孩子成长为作家,一路走来是艰难的。 考点:细节描写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虽然学生知道有细节 描写这个方法,但在阅读实践中对其具体的作用难有清楚的了解。在人物描写中,细节描写,最能刻画人物的形象,细节丰富,人物形象就更真实可亲,要学习掌握这种方法。 【小题 4】 试题分析:找到相关的文字比较分析,第八段中是这样说的, “而在此之前,她是难有这个能力也不想让这个孩子去学校的 ”,并不是 “完全没有能力 ”,所以 B项的陈述是错误的。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找到相关文字阅读便知。理解此类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 “发生 ”处,然后阅读前后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现代
17、文 阳光下的守望 (10分) 我见过一个母 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
18、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她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 “看我怎样弄醒她。 ”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 “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 “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 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阳光下的守望) 【小题 1】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3分) 答:
19、 【小题 2】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4分) 答: 【小题 3】第 段中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 “微笑 ”呢?对此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母亲全身被汗水浸湿的样子非常好笑。 B看到大家都来帮助这个昏倒的母亲,医生感到很欣慰。 C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D因为母亲的孩子在考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医生为她感到高兴。 答案: 【小题 1】( 3分)烈日下的母亲干渴难忍,虽然不远处有个茶摊她也不忍心离开半步,说明此时她的心中只有正在紧张考试的儿子。 【小题 2】( 4分)在场的家长们和这位母亲一样,为了子女愿意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江门 福泉 奥林匹克 学校 年级 质量 检测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