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 A甲通过的路程为 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 20米 B甲通过 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 1200米 C甲在 30分钟内通过 40千米,乙在 2.5小时内通过 150千米 D甲的速度为 54千米 /时,乙的速度为 20米 /秒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A.甲通过的路程为 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 20米 不合题意; B.甲通过 1000米的同时,乙通
2、过路程 1200米 不合题意; C.甲在 30分钟内通过 40千米,乙在 2.5小时内通过 150千米 符合题意; D.甲的速度为 54千米 /时,乙的速度为 20米 /秒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快慢。 点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三者都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声音的振幅不同,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
3、是响度。 点评:了解响度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科学研究表明,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 300次,养蜂人就可以通过听觉知道蜜蜂采蜜的情况。那么,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 “嗡嗡声 ”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 “嗡嗡声 ”( ) A音调要高 B音调要低 C响度要大 D响度要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科学研究表明,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 300次,养蜂人就可以通过听觉知道蜜蜂采蜜的情况。那么,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
4、的 “嗡嗡声 ”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 “嗡嗡声 ”的频率高,声音的音调就高。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音调。 点评:了解音调跟频率有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课外玩的 “土电话 ”表明固体能传声 B两人潜泳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水)能传声 C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A同学们课外玩的 “土电话 ”表明固体能传声 不合题意; B两人潜泳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水)能传声 不合
5、题意; C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声现象。 点评:了解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人们常说的 “引吭高歌 ”与 “低声细语 ”中的高低是( ) A “高 ”指响度, “低 ”指音调 B “高 ”指音调, “低 ”指响度 C都指音调 D都指响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人们常说的 “引吭高歌 ”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低声细语 ”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中的响度。
6、点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了解声音的特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减弱噪声的办法是( ) 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 B只能在传播过程减弱 C只能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措施都可以 答案: D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办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减弱噪声。 点评:了解减弱噪声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减弱噪声的办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 )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太空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在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传播。
7、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 点评:了解声音的传播是此题的关键。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音色。 点评: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
8、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是利用回声的。符合题意;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是光速远大于声速,不合题意; 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不合题意;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是如何隔音,不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声现象。 点评: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 A听到发令枪声计时 B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看到举枪时计时 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如果听到发令枪声计时,计时员会晚计时成绩有偏差。 A听到发令枪声计时 不合题意; B
9、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符合题意; C看到举枪时计时 不合题意; 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 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计时。 点评: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 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选定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以岸边的
10、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不合题意; 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不合题意;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不合题意;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知识。 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先选定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 v甲 v乙 v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 A地面 B甲机 C乙机 D丙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乙、
11、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 v甲 v乙 v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丙机为参照物。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 点评: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是因为他选择比他速度大的丙机为参照物。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20米,它在第 4秒内的速度( ) A 2.5米 /秒 B 20米 /秒 C 5米 /秒 D 8米 /秒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 8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20 米,它的平均速度是 2.5m/s,它在第 4秒内的速度还是 2.5m/s。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速度
12、。 点评: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它和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不合题意;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
13、静止的 不合题意;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不合题意; 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它和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14、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总的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符合题意;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不合题意;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不合题意;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 点评: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总的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枣庄市 城区 年级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