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打制石器 B钻孔石斧 C骨耜 D铁犁铧 答案: C 试题分析: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文明,铁犁铧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文明,钻孔石斧是半坡人的文明成果,骨耜是河姆渡人发明的,两者都属于我国原始居民农耕文明的成果,但两者相比,石斧仍属于磨制石器,骨耜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大进步,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农耕文明 点评:学生要知道,我国原始居民主要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除了上述钻孔石斧和骨耜
2、外,还有石铲、石刀、石镰等。 今山东省的简称源自中国古代的 A人名 B地名 C河流名 D诸侯国名 答案: D 试题分析:今山东省的简称齐鲁大地,源自中国古代的诸侯国名齐国和鲁国,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五霸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齐国的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还有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其中晋是今天山西省的简称。 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赵之地 ”指的是今天的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答案: C 试题分析: “燕赵之地 ”指的是今天的河北省,燕国、赵国是战国时期的 “七雄 ”之一,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 点评:学生要知道战国时期
3、的赵国、魏国和韩国是晋国分裂而成。除了上述四国外,战国七雄还有最西面的秦国,最东面的齐国和最南面的楚国。 孟子之所以说 “春秋无义战 ”,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进行的激烈竞争 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 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 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孟子之所以说 “春秋无义战 ”,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学生不光要知道其性质,还要能例举出一些典型战役,如:城濮之战、 之战、长平之战、桂陵之战
4、、马陵之战等。 初一二班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探究的题目应为 A周朝的分封制 B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C齐桓公称霸的过程 D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图反映的是战国七雄形势图,所以可以判断他们探究的题目应为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点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实,学生还要公元前 475年 前 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赵国、魏国和韩国是由晋国分裂而成;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合纵 ”;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合纵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5、 A “千耦其耘 ”状况逐渐消失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 C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包括: “千耦其耘 ”状况逐渐消失,导致地主阶级兴起,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分封制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无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 劳动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
6、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 点评: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知道,其出土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 有着渊源关系。 下图中材料记载的内容反映了 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B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C我国有
7、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D尚书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意思是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所以材料内容反映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殷朝就是商朝。因为商王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活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 “智慧 ”被整理成 A尚书 B论语 C道德经 D左传 答
8、案: B 试题分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部书,成为儒家经典,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孔子的史实 点评:关于孔子,学生还要知道,他思想的核心是 “仁 ”和 “礼 ”;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为政以德 ”,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以 “礼 ”治国。教育方面,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他还提出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 ”等理论。 下列各项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秦国实力的加强 士人的解放 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士人的解放,各国竞相改
9、革的风潮,秦国实力的加强属于政治范畴,与思想领域无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 点评:关于百家争鸣,学生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及其观点。如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 “民贵君轻 ”、 “施行仁政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的 “兼爱 ”、 “非攻 ”;道家庄子提出的 “道法自然 ”、 “无为而治 ”等。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 “百家争鸣 ”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 “损坏公物 ”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假如用法家 思想去解决应该是 A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损坏公物属
10、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损坏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答案: B 试题分析: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 “损坏公物 ”的行为,假如用法家思想去解决应该是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 点评:关于法家思想,学生要知道,韩非子主张实行 “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离 2008年 5月 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失,你知道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此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答案: C 试题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修
11、筑于战国时期,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 点评:关于都江堰,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它修筑于长江的支流岷江流域,由 “分水鱼嘴 ”、 “飞沙堰 ”、 “宝瓶口 ”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 齐桓公成为 春秋时期霸主的原因主要有 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 注重发展经济 任用贤臣,改革内政 加强军队建设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原因主要有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注重发展经济,任用贤臣,改革内政,加强军队建设。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是越王勾践,故
12、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 点评:关于齐桓公称霸,学生还要知道,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很快实现了齐国的富强;公元前 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下图中的商朝文字反映的是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制定的严酷刑法 C礼仪教化的形式 D宗庙祭祀的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图中的商朝文字属于甲骨文,反映的是商朝制定的严酷刑法,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 点评: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知道,其出土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
13、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2008年 8月 8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经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北京人, 他们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前。元谋人位于云南省境内,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属于原始聚落居民,不属于早期古人类,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 点评:关于北京人,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有: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会直立行走,会制造不同用途的打制石器
14、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另外学生还要知道,生活在周口店的还有距今约 1.8万年的山顶洞人。 下列各项叙述与下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图是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像,北京人会直立行走,会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但他们不会人工取火,只会使用天然火,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 点评:关于北京人,学生还要知道,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前的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 “农耕文化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
15、特点有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有成熟的文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但他们没有成熟的文字,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 点评: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学生还要掌握两者的一些不同点:半坡人发源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发源于长江流域;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相传是炎帝,他号称
16、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相传是炎帝,他号称 “神农氏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炎帝 点评:关于炎帝,学生还要知道,相传他发明医药,是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他还发明陶器。另外学生还要知道,炎帝和黄帝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叙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尧传位给舜 C舜传位给禹 D禹传位给启 答案: D 试题分析:礼记里的这段叙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禹传位给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故选
17、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确立 点评:关于世袭制的确立,学生还要知道,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在夏朝时期,这是生产力提高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 2006 年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殷墟 遗址向人们展现的社会风貌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所以河南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商朝的社会风貌,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商朝的史实 点评:关于河南殷墟遗址,学生还要知道,该地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殷墟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临清市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