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 B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C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D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有些不能在实验室重现,但大部分都可以在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进入实验室,不要急于进行实验,需要先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量程、分度值 任何正确结论的得出,都建立在大量实验和客观事实之上,科学家掌握的知识也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 完整的实
2、验过程应该包括实验器材的整理,所以完毕后要对器材进行整理,不能一走了之此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在开始物理实验探究之前,需要掌握实验的意义和基本的注意事项 据报道:城南某街道安装了一种新型太阳能路灯。该路灯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能路灯,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多余的要储存在蓄电池里,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 B
3、。 考点:能量的转化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定能量的转化。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
4、 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有关;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措施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答案: D 试题
5、分析:地震后,当我们被埋在废墟下时,大声呼救或静下来等待营救等都不能使外界的营救人员知道,可以通过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让声音通过固体传播出去,向外界发出信息求救。 考点:声速 点评: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 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龟兔赛跑是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然后到达同一地点,所以路程是相同的,但乌龟先到,所以乌龟用
6、的时间短,所以平均速度大,所以乌龟运动的快,这是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兔子没睡觉前,兔子跑在前面,所以一开始兔子速度大。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点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3,速度之比为 32,则它们行驶时间之比为( ) A 98 B 89 C 21 D 1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 ,根据速度公
7、式,得故选 B。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的应用。 甲、乙、丙三人的运动速度分别为 V 甲 =3m/s, V 乙 =0.2km/min, V 丙 =10km/h,三人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V 甲 V 乙 V 丙 B V 乙 V 甲 V 丙 C V 丙 V 甲 V 乙 D V 甲 V 丙 V 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 V 甲 =3m/s=33.6 km/h=10.8 km/h; V 乙 =0.2km/min=0.2 =12 km/h,所以选 B。 考点:速度单位的换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进行单位换算。 如果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共运动了 6s,已知它在
8、前 4s内通过 20m的路程,那么它在第 6s的速度是( ) A 20m/s B 10m/s C 5m/s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在 4s内通过 20m的路程,速度为 ,由于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 6s的速度也是 5m/s。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人和岸边的树
9、木之间由位置的改变,所以人是运动的;漂流者与水流保持相同的速度,所以相对于河水来说,人是静止的;同理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故选 B。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点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有一个 “小虫 ”,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 B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 C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运动的 D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 答案:
10、D 试题分析:子弹在飞行员身旁,飞行员能够用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故选 D。 考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要测量 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 10个 1分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个 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硬币的厚度较小,所以可
11、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选 C。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何时使用累积法。 工人师傅用游标卡尺测得某工件长 0.07530m,如果你用手中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A 0.07m B 0.075m C 0.0753m D 0.07540m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角板的分度值是 0.1cm用厘米做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用米做单位就要保留四位小数故选 C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长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记录 正确的是( ) A 2.20cm B 2.2cm C 13.40cm D
12、 2.40cm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中的刻度尺可以看出其分度值为 1mm,起始端刻度值为11.00cm,终端刻度值为 13.20cm,木块的长度为 13.20cm-11.00cm=2.20cm;故选 A。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刻度尺不是 0起点的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的示数与刻度尺测物体的起点读数的差就为物体的长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 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 50cm的课桌的宽度 C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测量值和
13、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 15cm,也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 50cm的课桌的宽度;测量时并不是仪器越精密越好,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尺子 ,可以从其他整刻度开始。故选 D。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刻度尺的使用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与声音有关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图像表示通过该桥梁 的机动车辆质量不能超过 30t; B中图表示禁止鸣笛; C中表示注意安全; D中表示通过此路段的机动车速度不能超过20km/
14、h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同时也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 实验题 某同学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选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取物理书内 100页叠齐、压紧 量出一叠纸的厚度 L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 d L/100 上述步骤中有一步是错误的,它是第 步,应改为 。( 2分) 答案: d=L/50 试题分析:取了 100页的纸张,即 50张纸,每张纸的厚度应该是 d=L/50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别纸张也页数。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 12.82cm,乙测得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四川省 遂宁 中学 年级 第一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