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民家中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doc
《2011年民家中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民家中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民家中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doc 选择题 小明同学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形状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答案: C 如图 3所示,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 图 3 答案: D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输电铁塔下挂有 “严禁攀爬 ” B汽车的尾部标有 “保持车距 ”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 “小心碰头 ” D景区水池边立有 “水深危险 ” 答
2、案: B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 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桂冠,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 A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网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 D飞行的网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 B 学习物理时经常要
3、进行估测,下面是小明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他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B升一次国旗的时间大约是 50s C他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 1.0g/cm3 D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答案: A 从下列图 1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图 1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C图丙表示做匀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图丁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 l00g密度为 0 8X103kg 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4、) A 500mL 10mL B 100mL 2mL C 250mL 5mL D 50mL 2mL 答案: C 实验题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事例:投掷铅球时,铅球被举起一定的高度后再斜向上用力推出去,铅球会落到很远的地方;投掷标枪时,标枪被举起一定的高度用力甩出去,标枪会落到很远的地方 ( 1)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 。 ( 2)这些事例应用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 。 ( 3)李娟看到投掷铅球场景后,思考:铅球投掷的远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她提出猜想一:铅球投掷的远近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请你另提出一个猜想二:铅球投掷的远近与 有关。 ( 4)小芳找来弹弓模拟 “投掷铅球 ”来验证猜想一
5、。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把弹弓的橡皮用 力拉长到一定的长度后,以一定弹射角度 1将弹丸弹射出去,测出水平射程为 S1。 b把弹弓的橡皮用力拉长到另一长度后,以另一个弹射角度 2将同一弹丸弹射出去,测出水平射程为 S2。 c通过比较两次射程 S1, S2的远近,得出结论。 ( 5)请对小芳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估,指出她本次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 答案:)投掷手榴弹、向远处投掷石头等;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利用了惯性; ( 3)铅球的质量、铅球的体积、投掷的角度等; ( 4)两次没有控制弹射的角度相同等;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
6、实验和论证 ”等环节。在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7分) 猜想 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 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运动。 ( 2)由图 和图 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 3) 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 4)为了验证猜想 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7、: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 C是 (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 ( 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 1) 匀速直线 ( 2) 甲、乙 ( 3)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4)错误 ( 5) B 以下是小红和小明测量海水密度的实验过程。 (7分 ) ( 1)小明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进行测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两处错误是: _, _。 ( 2)小红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海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海水样品倒入玻璃杯中,称出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民家 中学 学期 九年级 期中 测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