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第三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第三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第三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第三单元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 ”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冰 ”是纯净物 B “热冰 ”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 “热冰 ”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 “热冰 ”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 A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 “热水浴 ”,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及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的液体物质受热比较均匀 (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 C如果试管中为酒精,加热后酒精的体积增大,是由于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所致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
2、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答案: D 在常温下,镁和碘化合时,速度非常缓慢,如果滴加几滴水,则反应变得异常剧烈,形成美丽紫色烟雾。在这个反应中,水是 A氧化剂 B催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答案: B 明矾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明矾外,还可用下列中的物质达到净水目的是 A活性炭 B高锰酸钾 C二氧化碳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A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答案: C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
3、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答案: D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A 保持双氧水( H2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氧分子( O2)和氢分子( H2) B水分子 C双氧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 C 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答案: B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答案: D 填空题 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然后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请回答: ( 1)该装置图中存在着明显错误,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 。 (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 (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
5、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他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 答案: (1) 一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二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 液面高出滤纸的边缘(只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答一点得 1分) (2) 滤纸破损或液面超出滤纸的边缘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3)不正确;因为河水中还溶解有其他可溶性杂质。 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 ”。下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 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河南省 息县 九年级 第三 单元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