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俗话说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震耳欲聋 ”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 B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力是使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 答案: C 上海世博会很多的照明灯是 LED灯, 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
2、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 A陶瓷材料 B金属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纳米材料 答案: C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 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1A,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 A不变 B增加到 2A C减少到 0.5A D增加到 4A 答案: A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 答案: A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N的物体在 1s内匀速上升了 0.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为 5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0.3 m B做的有用功是 0.8J C拉力 F的功率是 0.8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
3、0 答案: B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答案: D 在物理学习中,为了探究问题的方便,教科书出现了: 在探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 “光线 ” 在探究声音传播时,引入了 “介质 ” 在探究热的传递时,引入了 “热量 ” 在探究磁场时,引入了 “磁感线 ”。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
4、手提塑料袋能 ( )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答案: A 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红色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答案: C 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
5、,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 ( ) A铝合金 B橡胶 C干木材 D陶瓷 答案: D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答案: C 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答案: A 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 “白气 ”是蒸发现象 B把糖放在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 答案: C 实验题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
6、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_能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 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 固定,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小车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车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下图左侧的虚线框内为小明添加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_。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
7、的小车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 这说明猜想一是 _(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 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 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上表。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斜面倾角 的增大,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s_。(选填 “变大 ”、 “变小 ”、 “先变大后变小 ”或“先变小后变大 ”) 答案: (1)_重力势 _ (2) 虚线框中画出斜面即可得分 _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 _ _错误 _ _先变小后变大 _ 在探究 “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若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
8、系,可以把 5的电阻换成 10电阻并向 _(选填 “左 ”或 “右 ”)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 _,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和改变 (选填 “电源 ”、 “变阻器 ”或 “定值电阻 ”)两端电压。 (3) 乙、丙两图是该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 “乙 ”或 “丙 ”)。答案: (1) _右 _ _电压表示数与原来相同 _ (2) _定值电阻 _ (3)_丙_ 小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 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9、 (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_处,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_g。 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 ( 3)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_cm3。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_kg/m3;答案: (1)_零刻度线 _ (2)_52_ (3)_20_ (4)_ _2.610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江阴市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