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答案: B 有关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绝大多数居民讲英语 B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C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中东就是西亚,处于三洲五海之地 答案: B 俄罗斯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是( ) A摩尔曼斯克 B圣彼得堡 C苏维埃港 D符拉迪沃斯托克 答案: A 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B矿产、森林、草原都
2、很丰富 C国土都在温带和亚热带 D自然条件利于工农业,三面临海多良港 答案: C 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 ) A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B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C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D鄂毕河、伏尔加河、叶尼塞河 答案: C 俄罗斯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工业是( ) A核工业,宇航工业 B农业 C纺织工业 D食品工业 答案: A 位于恒河口附近,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 )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 答案: B 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是( ) A吴哥窟 B泰姬陵 C冬官 D佛光宝塔 答案: B 下关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
3、绝大部分是黄种人 B印度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工业区集中在国土的东南部 D印度入口众多,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 答案: B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 A鄱阳湖 B维多利亚湖 C苏必利尔湖 D密歇根湖 答案: C 下列海域,位于印度洋到太平洋航运要道上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答案: A 当南亚地区盛行如下图所示的风向时,对该地区的判断正确是( ) A正盛行东南季风 B正值旱期 C此时气候凉爽宜人 D正是洪涝灾害多发期 答案: D 欧洲西部某国要从波斯湾地区进口一批石油,选择最近的路线,运油的货轮要经过的地理交通要道是( )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4、 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 C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两个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和中山站建设时间选在 2月份的主要原因 是( ) A是暖季,气温高 B是暖季,降水多 C是冬季,气温高 D是冬季,降水多 答案: A 中东地区的太多数民居房屋墙厚,窗小、色浅,这是因为( )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宗教习惯的影响 C抵御冬季的寒冷 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答案: D 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国家众多,全都都是发达国家 B由于欧盟的成立本区国家间贸易往来减少了 C欧盟国家的商品局限在内部流通 D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5、 答案: D 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答案: B 某地向西是西半球,向东是东半球,向北是离纬度,向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 A 160W, 23.5S B 20W, 60S C 20W, 60N D 160E, 30N 答案: C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济南球迷上午 9: 00观看美国当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东省 胜利 七中八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