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全椒县武岗中学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全椒县武岗中学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全椒县武岗中学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全椒县武岗中学初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燃气的使用已惠及千家万户了。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一旦泄漏就能嗅到气味,便于及时采取措施。由此分析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硫醇的分子在不停运动 B乙硫醇的沸点较低有可燃性 C乙硫醇和乙醇一样都是有三种元素组成 D乙硫醇充分燃烧的产物与乙醇相同 答案: D 把 X、 Y、 Z、 Q四种物质放在同一密闭容器内让其发生变化,变化前后质量变化如下表,从中分析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 g) 34 62 5 4 充分反应后( g
2、) 0 m 5 20 A、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B、 Z未参加反应 C、 m的值为 25 D、 Y和 Q物质中所含的元素与 X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一定相同 答案: D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例是 1:1:1:1 D此反应时分解反应 答案: CD 下列实验室的药品标签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下列过程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铁生锈变重 B用分离空气制得氧气等于空气中氧气质量 C煤燃烧后变轻 D铁放进硫酸铜溶液中后
3、溶液质量变轻 答案: C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化学现象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从中获得许多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不变 B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C化学变化是原子的一种运动形式 D分子、原子都保持着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 D 2010年新春佳节喜庆的日子里,发生在海南的毒豇豆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阴影,也给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经科学家分析,造成此事件的祸首是使用了国家早以禁用的剧毒农药克百威( C12H15NO3)所致。下列克百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克百威是由 31个原子构成 B克百威
4、是由碳、氢、氮、氧原子构成 C克百威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5 D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 D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 A 2Fe+6HCl=2FeCl3+3H2 B 2Al+6HCl=2AlCl3+3H2 C C2H5OH+3O2=2CO2+3H2O D BaCl2+Na2CO3=BaCO3+2NaCl 答案: B 宋朝王安石咏梅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看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能正确解释暗香来的化学道理是 ( ) A分子间有一定间隙 B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答案: C 碧云湖是全椒美丽的风景之一,她是襄河的源头,那里山清水
5、秀碧波荡漾,她的甘泉哺育着全椒人民。对由她制得的蒸馏水的组成和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它是氧化物 D它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D 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喷射大量火山灰,使世界很多国家的航空业停运,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网上谣传火山灰能致癌,也给人们带来了恐慌。科学家分析火山灰的化学成分主要为 CO2、 SO2、 HF和高纯度硅的颗粒,在这些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 CO2 B SO2 C HF D硅 答案: D 位于全椒城西南的程家市那儿有千亩生态桃园,三月桃花烂漫,五月硕果累累,是游玩和休闲的好去处。据分析此鲜桃内含有丰富的维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安徽省 全椒县 中学 初三 第二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