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
《2009-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9-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选择题 一只普通白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 ) A 0.6瓦 B 6瓦 C 60瓦 D 600瓦 答案: C 如图 4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 m的大小关系为( ) A p 甲 m乙 C p 甲 p 乙 , m甲 m乙 D p 甲 p 乙 , m甲 =m乙 答案: C 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 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
2、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是电阻 R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一定是灯 L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可能是电阻 R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 可能是灯 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 D 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铅球、铜球和铁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水杯里后,再将三水杯装满水,且无水溢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已知 铅 铜 铁 ) ( ) 放铅球的水杯盛水较多 放铜球的水杯盛水较多 放铁球的水杯盛水较多 三个水杯盛的水一样多 答案: A 如图 2所示,体积相等的物体 A、 B、 C浸入某种液体中,平衡后如图 2所示,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 FA、 FB、
3、FC ,则 ( ) A FA FB FC B FA FB FC C FA FB FC D FA FB FC 答案: B 在如图 1所示的敞口容器中不断加水,静止后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 容器 A的顶端 B 容器 B的顶端 C 容器 C的顶端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 B 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这是采用了( ) A 等效法 B 建模法 C 类比法 D 控制变量法 答案: C 我们能观察到:体育课上已使用过多次的铅球,其表面被磨损,则下列物理量未发生改变的是( ) A 密度 B 体积 C 质量 D 形状 答案: A 实验题 小丽和小华在做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的实验。
4、( 1)请你帮助他们在实物连接图 1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9)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 2)当小丽完成电路连接后准备闭合开关时,同伴小华提醒她电路还有一处不妥当,你认为是: ( 10) 。 ( 3)在测量中小丽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 14所示,则 (11) 安。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2.5伏 ,则电阻的阻值为 _(12)_欧。小华建议她还应多次测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_(13)_。 ( 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
5、 ( 14) 。 答案:连线画图(右端);小丽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 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左端); 0.5; 5;可以减小误差;待测电阻处断路 小敏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 (1)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在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 5) A 向左调平衡螺母 B 往右盘中加砝码 C 向右调平衡螺母 D 向左移动游码 (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 1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 6) 厘米 3; ( 3)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 189.7克
6、, 则矿石的密度是 ( 7) 克 /厘米3;从图 12A 到图 12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 8) (选填: “偏大 ”、“偏小 ”或 “不变 ”) 答案: D; 70; 2.71 ;偏小 如图 10所示是 U型管压强计,它是用来研究 ( 1) 的仪器,当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液体内部的深度增大时, U 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 ( 2)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在探究 “压力的形变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 11 所示的实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形变效果与 ( 3)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形变效果与 ( 4) 有关。 答案:液
7、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小);变大;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某同学把电压表(三只)、电流表(两只)、定值电阻 R1、 R2(阻值已知)等器材按图 15所示连接成实验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实验中测得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表: 序号 R1阻值 (欧 ) R2阻值 (欧 ) A1表示数(安 ) A2表示数(安 ) V1表示数(伏 ) V2表示数(伏 ) V表示数(伏 ) 1 5 10 0.4 0.4 2 4 6 2 3 9 0.5 0.5 1.5 4.5 6 3 2 8 0.6 0.6 1.2 4.8 6 ( 1)根据表中 ( 15) 的示数关系(填写表中的电表符号)
8、,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 2)根据表中电压表 V1、 V2和 V的示数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 _(16)_。 ( 3)根据表中 R1、 R2的阻值和电压表 V、电流表 A2示数比值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17) 。 ( 4)分析实验次数 1、 2和 3中电压表 V1和电流表 A1示数的比值及电阻 R1的阻值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18) 。 答案:( 1)电流表 A1和 A2; (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 4)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比值越大,该导体的电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2010 上海市 松江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