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化学选择题(21-25)专项训练(北京) (带解析).doc
《人教版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化学选择题(21-25)专项训练(北京) (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化学选择题(21-25)专项训练(北京) (带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人教版 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化学选择题( 21-25)专项训练(北京) (带解析) 选择题 (顺义 2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 1合理、方案 2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 1 方案 2 A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用适量稀盐酸洗 用适量稀硫酸洗 B 鉴别 NaOH和 Na2CO3固体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干燥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固体 Ca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检验 NaOH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答案: D (怀柔 21) 21. “纸火锅 ”(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
2、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答案: C A、纸张是可燃物,故 A错误;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降低,故 B错误; C、加热时,水蒸发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纸不会燃烧,故 C正确; D、加热时,空气充足,故 D错误; 故选 C (怀柔 22)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 + Fe2O3 Al2O3 +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2O3为氧化
3、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x为 3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答案: C A、氧化铝中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满足氧化物的定义,故 A 错误, B、反应物中铝是单质,氧化铁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铝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满足置换反应的定义,故 B错误, C、先将方程式进行配平是: 2Al+Fe2O3 Al2O3+2Fe,所以 X 是 2,故 C 正确, D、从题中可以知道,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D错误, 故选 C (怀柔 23)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
4、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 剧烈程度的影响 答案: A A、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即 10%的盐酸溶液比 5%的稀盐酸反应更剧烈;故 A正确; B、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 B不正确; C、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
5、酸的浓度不相同,而温度不同,无法以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故 C不正确 D、;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 D不正确; 故选 A (怀柔 24)下列所表示的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D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应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A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
6、粉,溶液的质量不能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B错误;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C错误; 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坐标图正确,故 D正确 故选 D (怀柔 2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及现象 A 验证某固体是碳酸钠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 验证某溶液的溶质是碱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C 检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D 检验二氧化碳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 答案: C A、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可能是金属,此项错误;
7、 B、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但它不属于碱,故此项错误; C、羊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正确 D、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此项错误 故选 C (延庆 21)汽车尾气中的 CO 在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 O2反应生成 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 Co3O4化学性质改变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答案: D A、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 A错误 B、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所以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B错误 C、反应前为一
8、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而反应后为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故说法错误 D、通过 Co3O4的催化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 D说法正确; (延庆 2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 NaCl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 加 Na2CO3溶液 C 除去 NaCl中的 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除去 CO2中的 CO 通入足量 NaOH溶液 答案: B 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无法检验 NaCl 中是否含有 Na2CO3,故
9、 A错;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可以鉴别,故 B正确; C、除去 NaCl中的 Na2CO3加入稀硫酸,反应后会带入硫酸钠杂质,达不到除杂目的,故 C错; D、将气体通入足量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 B (延庆 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CH2 B丙中 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 答案: D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
10、化学式为 C2H4;故结论 A不正确; B、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则该物质中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 16) =12: 3=4: 1;故结论 B不正确;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乙物质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故结论 C不正确; D、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1;故结论 D正确; 故选 D (密云 25)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
11、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 1:9的 H2和 O2 B质量比为 3:6的 C和 O2 C质量比为 1:6的 CH4和 O2 D质量比为 7:2的 CO和 O2 答案: A A、 2H2+O2 2H2O 每有 4份质量的氢气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所以质量比为 1: 9的 H2和 02反应后,常温只有氧气这种气态物质;故正确 B、不完全燃烧时生成 CO, 2C+O2 2CO 中 C与 O2质量比为 3: 4,而 B项中C与 O2质量比为 3: 6,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 C、 CH4与 O2反应: CH
12、4+2O2 CO2+2H2O,其中 CH4与 O2的质量比为 16:64=1: 4,所以质量比为 1: 6的 CH4与 O2反应后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 D、 2CO+O2 2CO2每有 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质量比为 7: 2 的 CO 和 02完全反应,一氧化碳有剩余,同时含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错误 (密云 2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电解水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C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而图象的
13、纵坐标是质量,质量比不等于体积比,所以图象错误 B、因为锌少量,所以硫酸锌的质量随硫酸的加入逐渐增加,当锌反应完后,硫酸锌的质量不变,但硫酸的量在增加,即溶液质量在增加,所以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当锌反应完后逐渐减小,所以图象不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所以此图正确 D、因为氢氧化钠少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增加,氢氧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一直到完全反应,所以图象不正确 (密云 23)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 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 粉状物质 “ 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
14、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 D A、干水吸收的 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错误; D、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顺义 25)将足量的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物质数量关系的是答案: D A、 Fe+CuSO4Cu+FeSO4 56 160 64 152 根据反应中个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生成铜的质量比铁重,固体质量增加,故错误 B、随
15、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全部反应,故 B错误; C、 Fe+CuSO4Cu+FeSO4 56 160 64 152 根据反应中个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原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小,故 C错误; D、随着反应的 进行,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逐渐增大,其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 D正确 (平谷 2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答案: D A、图中甲
16、、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错误,丙表示的氧气属于单质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 类均没有改变,错误,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正确,甲属于化合物,乙、丙属于单质 故选 D (平谷 22)向 Na2CO3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稀盐酸里滴加 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Na2CO3跟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2HCl 2NaCl
17、H2O CO2 D 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HCl NaHCO3 NaCl 答案: D A、 Na2CO3跟盐酸可以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Na2CO3+2HClH2O+2NaCl+CO2所以 A 不正确 B、盐酸挥发是在溶液表面发生的,不会产生气泡所以 B不正确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少量,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所以 C不正确 D、当碳酸钠全部转换为碳酸氢钠时继续加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有 CO2气体放出所以 D正确 (平谷 23)图 3中甲、乙、丙、丁表 示相邻两物质相
18、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 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平谷 2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Fe Fe2O3 稀盐酸 CO CO2 NaOH溶液 CaO CaCO3 H2O NaCl溶液 Na2CO3 Ca(OH)2溶液 A B C D 答案: A (平谷 25)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 C4H5O5Na)。每日食用 5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的 A 18.7 B 26.7 C 37.5 D 43.1 答案:
19、C (密云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 O2 点燃 CO2 B H2CO3H2O CO2 C H2 CuO 加热 Cu H2O D HCl AgNO3 AgCl HNO3 答案: D (密云 22)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下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 “喷泉 ”产生,则 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 答案: C A、氯化钠和水不反应,不能使 A瓶中的压强增大,故此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 A瓶气压减小,此项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
20、压,使 B瓶导管口产生 “喷泉 ” D、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此项错误 故选 C (延庆 24)氨基钠( NaNH2)是合成维生素 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 97 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 NH3),再加热至 350 360 生 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化合价为 0价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 A是由 Na、 N、 H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C A、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 0价,正确 B、铁的熔点是 1535 比钠的熔点高,正确 C、维生素 A的化学式为: C20H30O 是由 C、 O、 H元素组成的 ,错误
21、 D、根据题意可得,金属钠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3 2NaNH2+H2,故正确; (延庆 25)下列 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 KMnO4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 Na2CO3溶液 向盛有 MnO2的烧杯中加入 H2O2 溶液 答案: D A、铁和稀盐酸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反应,产生氢气的反应时间应从 0点开始;故 A错误 B、高锰酸钾分解要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所以分解的过程中氧气逸出,而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仍然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
22、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可能为零,故 B错 C、澄清石灰水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并且是在常温下就能反应,所以只要这两种物质相互接触即可产生沉淀,即曲线的起点为原点,故 C错; D、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在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只要是不断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会不断产生氧气,故 D正确 故选 D (燕山 2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 5.0g氢氧化钠,溶解在 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 5.0g生石灰,放入 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 5.0mL浓盐酸,倒入 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 5.0g碳酸钙,放入 95mL水中,充分
23、搅拌 答案: A (燕山 2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M与反应时间 t的关系图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 C (燕山 24)现有盐酸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 C (燕山 25) A、 B、 C三种物质各 20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 40 g的新物质D。再增加 5 g B,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12 年中 考一模 试题 化学 选择题 21 25 专项 训练 北京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