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单元检测.doc
《人教新课标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单元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单元检测.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单元检测 选择题 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12.62g的食盐 B用 10mL量筒量取 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D用 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答案: D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 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答案: C 家庭厨房中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未吃完的饭菜变馊 B天然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答案: C 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
2、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欲量取 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 A 10ml量筒 B 10ml和 20ml量筒 C 50ml量筒 D 100ml量筒 答案: C 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研制新药物 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棉、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 B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火箭的外壳 C用砂子、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 D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答案: C “低能耗 ”、 “低废弃物 ”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
3、合 “低碳 ”理念的做法是: A使用节能灯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答案: B 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答案: A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D 答案: D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 =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 +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现生成的氢气排入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发热发光 B生成新物质 C颜色发生变化 D状态发生变化 答
4、案: B 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 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量筒 B烧杯 C试管 D燃烧匙 答案: C 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答案: C 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 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三 D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量程 答
5、案: C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 1535。 C,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答案: D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 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 C等于 10mL D无法确定 答案: A 实验室加热 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烧杯 试管 酒精灯 石棉网 试管夹 铁架台 A B C
6、D 答案: A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D 文言同学在化学课上发现蜡烛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 B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答案: C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玉为床,金作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夜来风
7、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有关 “化学之最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答案: A 对物质变化或其性质的利用解释错误的是: A铁钉生锈(化学变化) B干冰营造舞台云雾(利用物理性质) C蜡烛熔化(物理变化) D活性炭除去鞋柜里的异味(利用化学性质) 答案: D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 下列做法中错
8、误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伏低身子逃出 C成站立姿势跑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答案: C 在反应: H2 + Cl2 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 C 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通常显 +2价 B粒子 和 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C粒子 是阴离子 D粒子 和 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A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在任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答案: D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9、 A用食盐溶液可以将硬水软化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答案: A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与盐水 (看颜色 ) B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 C O2和 CO2 (澄清石灰水 ) D白酒和食醋 (闻气味 ) 答案: A 以下是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答案: B 有些人在登高
10、山旅游中,出现了头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最适宜的应急措施是 A输盐水 B输氧气 C加强运动 D喝水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A石墨 B铁 C金刚石 D石灰石 答案: A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 N B H2O C O2 D N2 答案: D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D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排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答案: C 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
11、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答案: B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B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B在反应中 X 、 Y 、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12 C若 X和 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和 N,则 Z的相对
12、分子质量为( M+N) D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答案: C 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 7.6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22 g二氧化碳和 7.2 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B 实验题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并有 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 题】为什么橡皮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 容器内瞬间产
13、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 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得知各小组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 1)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_。 ( 2)实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初三 第一 单元 走进 化学 世界 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