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辽宁葫芦岛十七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辽宁葫芦岛十七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辽宁葫芦岛十七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辽宁葫芦岛十七中九年级(上) 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雾霾的形成 B沙尘暴的形成 C电流的形成 D五月的十七中校园内到处都能闻到花香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理论以及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 A、雾霾是由无数小颗粒组成的,每个小颗粒都是由无数分子组成,故雾霾的形成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 A错误; B、沙尘暴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故沙尘暴的形成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 B错误; C、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属于电荷的移动,无法用分子动理论
2、解释,故 C错误; D、在校园里,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在各处可以闻到花香,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要注要区分是分子运动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 t ,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 t , 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 C 甲 和 C 乙 ,则有( ) A C 甲 =C 乙 B C 甲 C 乙 C C 甲 C 乙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乙两金属球,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由题意可知,两次水升高的温度相同,也就
3、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不计热量损失,由热平衡方程可知,甲乙两金属球放出的热量相同;而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放热后,甲金属球比乙多降低了 t ,则甲金属块的末温比乙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降低的温度多,则可知甲金属与乙金属的比热容关系 解:先后将甲乙两金属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不计热量损失, Q 吸 =Q 放 , 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 由题知,甲金属球比乙多降低了 t ,即甲金属球的末温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 故
4、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热平衡方程、热量公式,能确定甲乙两金属块的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 2014 江西)舌尖上的中国 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 2)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
5、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 转移过程; (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 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 2009 自贡)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6、)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别流经两个灯泡,经过一个灯泡后,直接回到负极,经过另一个灯泡后,再经过开关,回到负极,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一只灯泡,对各选项逐一分析 解:在 A中,两只灯泡串联,不合题意 在 B中,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在 C中,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一只灯泡,符合题意 在 D中,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两只灯泡,不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就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分析实物图中电 路的连接,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 2014 菏泽)小聪家里有一台透明门的电冰箱,当他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灯就亮;
7、当他关闭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灯就熄灭,但压缩机依然工作小聪断定冰箱门上有一个开关 S,下面小聪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串联 B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在干路上 C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和照明灯串联 D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 S和压缩机串联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解:当冰箱门打开时,制冷电路关闭,同时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制冷电路启动,同时冰箱内的照明灯
8、熄灭由此可知冰箱内照明和压缩机能独立工作,所以属于并联电路,并且冰箱门上的开关 S与灯泡串联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串、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特点的了解 ( 2014 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 D 试题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 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
9、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 2013 济阳县模拟)下列有关温度、内能、热量和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收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 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
10、种特性,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与物体是否吸收热量、温度的高低、物体质量的大小无关 解: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说明分子的动能越大,但热量不一定越多,故说法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此项说法错误; C、物体的内能越大,可能是做功改变的,也可能是热传递拉改变的,所以不一定是吸收热量,此项说法错误; D、影响内能的因素是物体的温度,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 热量、温度、内能、比热容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2014 黄冈)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
11、的是( ) A温度为 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内能,且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 A、温度为 0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 A错误; B、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12、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 B错误;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 C错误;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影响内能的掌握,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以及描述热量相对应的术语的理解,是热学的难点,是中招的热点 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
13、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解: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 A正确; B、热值大小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无关,故 B错误; C、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还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程度有关,故 C错误; D、锅炉的效率与燃料的热值高没有关系,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热值及效率的定义 ( 2012 龙岩) 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不变 B比热容增大 C内能不变 D内能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
14、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与物质所处状态有关;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能,它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解: A、 B、水的比热是 4.2103J/( kg ),冰的比热是 2.1103J/( kg )选项A错误,选项 B正确; C、 D、 0 的水和 0 的冰,温度相同,说明分子动能相同,而体积不同,说明分子势能不相等所以内能不相等同时,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所以, 0的冰熔化成 0 的水,温度虽然不变,但 内能增加选项 C、 D都错误 故选 B 点评: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和比热是一定的,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当状态发生变化时,
15、由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密度、比热都会改变 实验题 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后,九年级 2班和 3班的同学将探究走廊应急灯的两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它们同时熄灭 ( 1)如图所示,电路接线情况不可见请你不借助其它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 2)实验时,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有时会出现不亮的现象请你在表格 中填写简单的检修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 示例:灯泡的灯丝断了 换灯泡 电路中的导线断了 电池没电了 ( 3)在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的实验中 连接串联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
16、要的是 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 C必须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 S,灯 L1和 L2,最后连到电池负极 D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在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的作用是 答案:( 1)拧下一个灯泡,若另一个灯还亮,则这两个灯是并联,若不亮,则是串联;( 2)换导线;换电池;( 3) C; 控制所有用电器; 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试题分析:( 1)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是同时工作、同时不工作,互相之间有影响,某处发生断路时,整个电路不工作;由于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
17、多条,所以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方案 ( 3)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每处连线 必须接牢;连接完电路时,要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开关与它控制的电路是串联的,串联在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串联在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 解:( 1)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中取下来,观察另一只灯泡如果熄灭,则两灯是串联;如果另一只灯泡仍然发光,则两灯是并联; ( 2)电路中的导线断了,换导线即可;电池没电了,换电池 ( 3) 连接实验电路要注意: 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故 A正确;
18、 B、连接电路时,每处线都必须接牢,否则电路不稳定,故 B正确; C、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只要把开关 S、灯 L1、灯 L2接入电路即可,没有必要一定从正极出发,回到负极,也可从负极出发,回到正极,故 C错误; D、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故 D正确; 本题选择没有必要的,即错误的,故选 C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在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的用电器 故答案:为:( 1)拧下一个灯泡,若另一个灯还亮,则这两个灯是并联,若不亮,则是串联;( 2)换导线;换电池; ( 3) C; 控制所有用电器; 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点评:该题考查了串
19、并联电路的判断、电路的故障分析和并联电路中各个开关的作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 2011 惠山区模拟)小王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 (由下而上 /由上而下) (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 (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 J kg-1 酒精 15 35 2.4106 碎纸片 15 25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
20、Kg-1 (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选填 “大 ”或 “小 ”),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1)由下而上;( 2)相等或相同;( 3) 1.2106;( 4)小;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并且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试题分析:( 1)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为: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 2)本实验是用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加热烧杯内的水,通过水温度的变化,比较水吸热的多少,从而得出碎纸片的热值与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再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因此要控制变量(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相等或相同 ( 3)通过水温度的变化值得出水吸热的大小关系,也就
21、知道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热量的关系,又知道燃烧的质量相同,据此得出热值关系,求出碎纸片的热值 ( 4)有两个原因,一是 “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 ”,二是 “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 解:( 1)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由下而上; ( 2)为了比 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二者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 ( 3)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 20 ,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 10 ,可见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 2倍,所以碎纸片的热值为 1.2106J kg-1; ( 4)因为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并且燃料
22、不可能完全燃烧,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故答案:为:( 1)由下而上; ( 2)相等或相同; ( 3) 1.2106; ( 4)小;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并且燃料不可能完 全燃烧 点评:用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加热水,通过水温的变化比较水吸热多少,通过水吸热多少比较放热多少,从而得出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多少,即比热容的大小,较难理解! 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烧杯编号 物质 质量 /g 初温 / 末温 / 时间 /min 1 水 16
23、0 16 26 2 2 水 180 16 23 2 3 煤油 160 16 36 2 4 煤油 160 16 26 1 ( 1)用同样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 ( 2)对比 1、 2两杯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其实验目的是: ( 3)比较 1、 3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 和 都有关 答案:( 1)保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是否有关( 3)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4)物质种类;温度变化 试题分析:( 1)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保证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辽宁 葫芦岛 十七 九年级 10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