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的认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
2、与反抗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盟会的认识。题干中出现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2010年 5月 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中有( ) 发起 “公车上书 ” 提出三民主义 成立中华民国 创办黄埔军校
3、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贡献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康有为领导的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可排除 选项。故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4、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陈独秀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先生 、 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即题干中所说的 德先生 、 赛先生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5、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的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屈辱 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 D复兴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究五四 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可以查阅的文献史料是( ) A鸦片战争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甲
6、午战争惨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题干里的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即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1919年 6月 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学生领导人们在天安门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7、学生对五四运动结果的认识。分析此题时,紧扣题干的关键词 “1919年 6月 20日,十几岁的学生领导人们在天安门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 ”, 五四运动的结果是: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罢免卖国贼的职务等。所以此题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 “向西方学习 ”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B学制度 学思想 学技术 C学思想 学制度 学技术 D学技术 学思想 学制度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
8、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 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 训练新式陆海军 开放言论 发展农工商业 创办新式学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准确识记。 1898年的戊戌变法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故此
9、题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维新变法 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 B “公车上书 ” C维新派人士制造变法舆论 D 1898年 6月 “明定国是 ”诏书颁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识记。从题干中我们捕捉到 “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 ”这一重要信息,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著名 的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所以此题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维新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
10、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 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此题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 ,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
11、百般苦难。 ”文中的 “这场战争 ”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在谈到道光皇帝( 1821 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 “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 “土地 ”是指( ) A广州 B台湾 C香港岛
12、D辽东半岛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准确识记。鸦片战争中,1842 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当时在位皇帝是道光皇帝。所以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 “圆明园 ”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 “圆明园 ”,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即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我们通过学过
13、的知识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 1856年,英法联军在 1860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还使中国许多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 “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 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14、参加反帝活动。可以看出,清政府以变成洋人的朝廷。故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 “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辛说: “我参加过维新变法。 ”王平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902年,王平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泰兴市 西城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