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 ) A主张民贵君轻 B反对掠夺战争 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主张政治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墨家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兼爱 ”、 “非攻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答案: A 试
2、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千多年前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我国盛行 “钟鼓之乐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的编钟最为珍贵,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屈原和 “钟鼓之乐 ” 成都平原被称为 “天府之国 ”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及其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负责修建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3、“天府之国 ”的美称,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下图人物中,在诸子百家中主张 “民贵君轻 ”的代表人物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 “仁政 ”治国,提出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主张,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学派的著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而 A、 C、 D选
4、项都是孔子本人整理的著作,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仁 ”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 “礼 ”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 “法治 ”,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 “为政以德 ”,分别是 A、 B、 C的阐述, D主张法治的应为法家的韩非,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
5、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百家争鸣 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文明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 A为商朝的司母戊鼎,通体高 133厘米、口长 112厘米、口宽 79.2厘米,重达 832.84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 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
6、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 “连坐法 ” D推行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建立县制的措施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的影响,今天我国的行政单位当中仍然有县这一级别,可见其影响深远,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7、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其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因此农民获得爵位的方法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所以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 “合纵 ”“连横 ”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西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合纵 ”“连横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
8、争 战国七雄 下列关于下图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内江之水通过 “飞沙堰 ”引入支流,灌溉农田 D 2000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内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且在2000年被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A、 B、 D都正确, C向阐述将内江、外江用途颠倒,错误,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的故事蕴含了对
9、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福和祸,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思想家老子 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文化和历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
10、都是商代著名的青铜器,而商朝又称殷朝,题述都代表了商朝的历史,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妇 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文字 “甲骨文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代时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甲骨文 ”,主
11、要用于占卜记事,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 “公作则迟 ”, “分地则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容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 “公作 ”到 “分地 ”,体现了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D选项,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正是当时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表现,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12、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失败和成功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体现了两者的相互转化,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思想家老子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夏
13、朝最后一个王桀和商朝最后一个王纣都是有名的暴君,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也非常昏庸,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导致灭亡,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烽火戏诸侯 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 “人文初祖 ”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的有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联合打败蚩尤后结成以黄帝部落为主的部落联盟,经过
14、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海外华侨常以“炎黄子孙 ”自称,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战蚩尤、黄帝 “ 人文初祖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通过元谋人遗址发现的粗糙石器和大量炭屑表明它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
15、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小米又称粟,是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的作物,弓箭属于磨制石器,北京人时代使用的是粗糙的打制石器,钻木取火是山顶洞人开始掌握的技能,可见 A、 B、 C表述都是错误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洞穴里,会使用天然火, D正确,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山顶洞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
16、活 下列器具中,夏朝人不曾使用的是( )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玉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夏代文明的表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青铜器、玉器、陶器在夏朝时都已出现,而铁器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大变革的含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一种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形成,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泰兴市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