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到 2014年 2月,全国共 19名省部级官员、 200余名厅局级官员、数十名国企高管落马。李克强总理指出,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实行 “零容忍 ”。在中国,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这说明(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任何人都应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查处和惩治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2、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要依法办事,其中 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法律的特征 经我市教育局、市知识产权局审查,全市共有 123名初中学生获国家发明专利,可享受高中招生录取优惠政策。这一政策( ) 保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 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题文中保护初中生的专利权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中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C 考
3、点: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70位知名音乐人的 55首音乐作品未经允许被制成同一首歌 mp3100 首出售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将发行方和制作方告上法庭。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材料中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同一首歌 mp3-100首作者的( ) A肖像权 B隐私权 C智力成果权 D知悉真实情况权 【小题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要( ) 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 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 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努力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
4、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题文中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保护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作为青少年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有损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智力成果权;怎样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王某将自己拥有的一套合法 房产出租给张三使用,并每月收取 1000元钱的费用。这表明,王某对自己的合法财产( ) A享有收益权
5、B享有使用权 C享有占有权 D享有处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财产所有权是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题文中王某在其经营和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收益的权利,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受益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财产所有权 李某身患绝症,担心自己死后 10岁的儿子无人照顾,便决定将自己财产的1/3留给父母父母,以满足父母的生活需要,另外 2/3由儿子继承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对自己财产行使 ,选择的财产继承方式是 。( ) A处分权、遗嘱继承 B使用权、法定继承 C收益权、法定继承 D占有权、遗嘱继承 答案: A 试题分析
6、: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方式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财产所有权是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题文中的李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属于处分权。李某将自己的财产以遗嘱的方式进行分配,属于遗嘱继承。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财产所有 权和继承方式 某贫困县为建形象工程, 10天内强拆千户民房,而这些拆迁都是在没签订补偿协议,没对群众进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 A财产继承权 B智力成果权 C合法私有财产权 D生命健康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民房属于公民个人的合
7、法财产,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处置,所以题文中做法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合法财产所有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与最有效的手段分别是( ) A刑事法律手段和民事法律手段 B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 C民事协商手段和民事诉讼手段 D行政法律手段和民事法律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 未经本人同意利用公
8、民肖像做广告 冒用他人姓名写信控告他人 偷看他人的日记 用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其中 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格尊严权的内容 在一些重要路段,威海市公安和交通部门联手张挂了这样一些标语, “喝酒过多伤身,酒后驾车要命 ”, “驾车容易,上路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些温馨提示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建议权 B生命健康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 答案: B 试题分析
9、: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题文中的酒驾会伤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生命健康权 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有( ) 青年小丁符合征兵条件,便主动报名参军 工人老杨遵纪守法,从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学生小明和同学成立废电池回收小分队,在多个社区上门回收废电池 教师老张积极参与镇人大代表选举,认真投出神圣一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如何履行义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自觉履行了服兵役的义务; 履行了遵纪守法的义务; 履行了保护环境的义务; 行使了选举权。所以排除 ,
10、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依法履行义务 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人代会上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公交车上谴责不让座行为 C因盗窃罪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获认可的;法律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中 A不符合题意; D是不道德的,没有违法,C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法律的基本特征 下列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后承担义务 C公民的权利和
11、义务是一致的 D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体现的是( ) A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B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C国家执法机关的意志 D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本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律体现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现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不符合题意, AC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法律的本质 “新华社发布
12、”客户端快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张曙光受贿 4700余万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任何人都不得有超出法律的特权 高官犯罪从重处罚 法律通过惩治违法犯罪来维护人民的利益 A B C D 【小题 2】对本案认识错误的是( ) A这样的处罚维护了公民、国家利益 B权利的行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C不遵守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D这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维护公民权益 【小题 3】对张曙光的处罚属于( ) A刑事
13、制裁 B民事制裁 C违宪制裁 D行政制裁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处罚,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通过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权利。所以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如何法律的作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判决 “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是通过刑事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权利的,所以错误的选 D 【小题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类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
14、识,题文中对张曙光 “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属于刑事制裁。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的行为的分类 我国刑法规定,年满 14岁的人,一次盗窃 500元以上的财物,即构成盗窃罪。或者在 12个月之内累计盗窃三次,哪怕每次只有 1元,也构成盗窃罪。此规定说明( )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所禁止的事坚决不做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违法必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法律保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山东 威海 环翠区八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