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 字帖 碑帖 请帖 俯首帖耳 和蔼 和煦 和解 和衷共济 绚烂 炫耀 渲染 顾弄玄虚 精湛 辗转 栈桥 崭露头角 答案: B 字帖 ti 碑帖 ti 请帖 ti 俯首帖耳 ti 和蔼 h 和煦 h 和解 h 和衷共济 h 绚烂 xun 炫耀 xun 渲染 xun 顾弄玄虚 xun 精湛 zhn 辗转 zhn 栈桥 zhn 崭露头角 zhn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 A伫立崛起一丝不苟惊慌失措 B追溯烦躁顾名思义妇孺皆知 C沧桑睿智无与伦比抑扬顿挫 D寒喧筹划山青水秀闲情逸致 答
2、案: D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有 “诗仙 ”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 ”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 12分 )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 “大师 ”,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
3、品,说有 “匠气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把也还是 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
4、。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 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 ;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 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
5、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 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6、 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 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 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
7、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 【小题 2】第 段、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 : 【小题 3】笫 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2分 ) 【小题 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4分 ) 答案: 【小题 1】我们不应满足于敝 “匠人 ”,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小题 1】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 ,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
8、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 【小题 1】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 段阐述的观点是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 。 【小题 1】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小题 1】 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小题 1】 答出一种即可; 一处 2分,共 4分 【小题 1】意思对即可。 2分
9、 【小题 1】意思对即可。 4分。只答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给 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 15分 )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 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
10、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 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 14岁 ,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小题 5】第 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2分 ) 答案: 【小题 1】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 “寻找妈妈 ”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小题 1】示例: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 ”“ 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
11、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 ”“ 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 ”“ 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 么好吃的都留给我 ” 【小题 1】“干净漂亮 ”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 ”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小题 1】过渡(承上启下)。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议论、抒情部分。 【小题 1】委婉地批评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毋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小题 1】一句 l分,意思对即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河南省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