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0231-2016 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pdf
《Q GDW 10231-2016 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0231-2016 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Q/GDW 10231 2016 代替 Q/GDW 231-2008 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 The technical guideline of unattended substation 2017 - 03 - 24发布 2017 - 03 - 24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0231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和术语 . 1 4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基本要求 . 2 5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 . 3 编制说明 . 6 Q/GDW 10
2、231 2016 II 前 言 为进一步完善无人值守变电站 的 技术要求,总结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调试、运行维护和改造的最新要求, 制定 本 标准。 本标准代替 Q/GDW 231 2008,与 Q/GDW 231 2008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变电运维班(站)、信息联调等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等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要求; 删除 了监控中心 的基本要求和 功能要求 等相关内容 ; 删除 了附录 A; 删除 了附录 B。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 并解释 。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国网冀北电
3、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吕志瑞、孙云生、黄彬、张雷、肖云峰、蔡超、 冀肖彤、孔湧、 孙杨、 朱晓岭、刘亚新、 张国亮、果淼、付连杰、刘广振、苗俊杰、李云飞、劳凯峰、陈洲、季剑、高志、王顺江、曲妍、苏磊、张梦瑶、周海鹏、霍海英、石静、李鹤、杨大伟、 赵盟、 毛婷、王建亮、黄小龙 、杨国庆、杨凌辉、周健、陆文宇、李宝兴、冒烨颖、傅晨钊、赵海生、高凯、付艳华、王锐、李胜川、马峰、贾志辉 。 本标 准 2009 年 6 月 22
4、日首次发布, 2015 年 12 月第一次修订 。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 部 。 Q/GDW 10231 2016 1 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设计、施工、运行应遵循的 技术要求, 未述及 标准 的技术要求仍然参照常规变电站的规程规范执行。 本 标准 适用于 220kV及以上无人值守变电站, 220kV以下的无人值守变电站 可 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5、/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 35 22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 5149 220kV 55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 220kV 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人值守变电站 unattended substation 在 调 控中心的管辖范围内,具备向 调 控中心上传相关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的遥控、遥测、遥信、遥调、遥视等功能,站内不设置固定监控值班人员,由 调 控中 心负责完成运行、监视、控制工作的变电
6、站。 DL/T5430 2009,定义 3.1 3.2 变电运维班(站) sub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am 负责所辖变电站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的班组。 3.3 程序化控制 program control 利用计算机系统等自动化设备,根据编制的程序或预设的条件所进行的控制行为。 Q/GDW 1947-2013,定义 3.4 3.4 Q/GDW 10231 2016 2 信息联调 information joint debugging 通过变电站设备、远动通道、调控主站 进行联合调试,验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二次回路、信息传输的正确性,以及传输规约一
7、致性。信息联调范围包括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的联调以及远动通道切换试验等。 Q/GDW 1947-2013,定义 3.5 4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基本要求 4.1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遵循 GB/T 14285、 DL/T 5103、 DL/T 5218 等相关标准 的要求 。 4.2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和设备选择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原则,优先采用 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少维护的高可靠性产品。 4.3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 具备恢复有人值守的条件, 适当考虑检修、保电、防灾等特殊需要 , 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盗等措施。站内建筑应满足安全工器具等的存放需要。 4.4
8、 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 可 适当简化接线方式。同一地区在同一电压等级上宜采用统一的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原则。 4.5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满足保护双重化配置等反措要求,并应具备信息远传功 能。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远方操作应满足“双确认”要 求。 4.6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功能完善的实时监控系统。 变电站监控信息采集应符合Q/GDW 11398 要求, 完成与调控主站的联调验收,满足远方监视、控制的运行要求。 4.7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配置应能支撑无人值守站各分系统对通信的需要,至调控中心的通信配置满足双通道的要求
9、。 4.8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交直流电源应根据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4.9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系统,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5 无人值 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 5.1 建筑 5.1.1 无人值守变电站 内 建筑面积和功能设置应适当考虑变电站 恢复少人值守、 应急、保障供电、检修等特殊情况的需要。 5.1.2 变电 运维班(站)所在变电站应考虑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设施要求。 5.1.3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筑物一楼应少设门窗。 5.2 一次设备 Q/GDW 10231 2016 3 5.2.1 所有一次
10、设备 应 安全可靠,应选用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业绩优异的产品。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并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应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 5.2.2 无人值守变电站变压器在满足电网运行需要的情况下择优选取调压方式。 750kV 和 500kV 主变压器宜选用无励磁调压变压 器。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开关的应具备远方调节功能;在条件许可时,应按 ONAN、 ONAF、 OFAF、 ODAF 次序选取变压器冷却方式。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等应可靠性高,维修量少,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5.2.3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主回路应接触良好,操动
11、机构、储能机构、辅助接点应可靠,电动机回路等应故障率低。有条件的应优先选择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设备。 5.2.4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断路器应具备远控和近控功能。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宜具备手动和电动功能,有条件的应优先选择电动操作。电动操作应具备就地、远方 操作功能,变电站操作和 调控中心 远方操作应能相互闭锁。 5.2.5 断路器应选用无油化产品,真空断路器应选用本体和机构一体化产品。投切无功设备的断路器应选用无重燃及适合频繁操作的产品。 5.2.6 隔离开关操作应具有本间隔内完善的电气闭锁。 5.2.7 无人值守变电站 应 采用成熟的在线监测设备 , 优先加强一次主设备的状态监测 ,
12、所配置的在线监测设备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 5.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5.3.1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 5.3.2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通过标准规约与监控系统通信,在满足相关标准、规程、反措要求的基础上,继电保护设备宜具备远方召唤定值、远方复归信号灯功能。保护信号、故障录波启动信号、收发信机信号等宜具备远方遥控复归功能。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记录远方操作功能。 5.3.3 配置远方召唤功能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其所有保护动作信息、定值、定值区号、控制字、压板状态、切换把手状态、通道告警信息等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均应能够送往
13、 相应调控机构 。保护功能压板宜采用软压板方式,具备远方操作功能。 5.3.4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宜具备检修信息闭锁功能,装置检修时可通过报文处理或其他机制避免对 调控中心 的干扰。 5.3.5 继电保护设备宜 具备方式自适应功能。纵联保护应具备通道监视功能,其通道告警信息须传至调控中心;对高频保护应具备通道手动、自动测试功能,并向远方发送告警信息。 5.3.6 220kV 及以上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通过硬接点经监控系统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信息等送往 调控中心 , 较低电压等级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可通过硬接点或报文将保护动作信号送至远动。 5.3.7 对于配置有故障信息系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
14、,宜考虑将故障信息发往调控中心,或在 调控中心设置相应的终端设备调用调度端数据。 5.4 自动化系统 5.4.1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具备功能完善的实时监控系统,具备遥信、遥测、遥控、遥 调功能,与调控中心的通信应支持 DL/T 634.5101、 DL/T 634.5104、 DL/T 476 等通信规约。 5.4.2 站内自动化设备间优先采用标准规约通信,新建变电站保护、测控等需接入监控后台的设备都应采用基于 DL/T860 标准建模和通信的设备。 Q/GDW 10231 2016 4 5.4.3 站内后台或当地监控功能应能满足现场运行和检修要求,要求有 2 台及以上当地监控机 ; 数据通信网
15、关机应采用双主方式运行,双主机参数配置应保持一致 ; 站内监控后台可安装程序化控制等高级应用功能, 调控中心 应能够控制当地高级应用功能的启停。 5.4.4 站内自动化系统采用网络通信,或通过网 络与站内外其他设备相联的,应满足二次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合理 配置 纵向加密认证设备、正反向 隔离设备和防火墙等。 5.4.5 站内 自动化系统 应 部署图形网关机,实现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 5.4.6 自动化系统所采集的开入量、模拟量、报文信息等应满足无人值守的需要。 变电站内 信息采集应 以电气间隔为单元进行连续采集 。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位置采集宜采取双接点方式,新建变电站应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4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0231 2016 无人 值守 变电站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