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图形是几家电信公司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四个图形,同一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 180,只有 C选项可以做到同一平面内,旋转前后的图形能互相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点评:学生需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4, 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DCBA ,设 P点经过的路线为 x,以点 A
2、、 P、 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y与 x的函数关系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P点运动的方向是 ADCBA ,而三角形以 APD为顶点 可以发现,当 P点运动在 AD上时,构不成一个三角形,对应 B选项的在之前 y=0 而 P运动到 DC时, DP会不断变大,而高 AD不变,对应 B选项的 4到 8 P运动至 BC时,底与高都不会变化,对应 B选项的 8到 12那一段 P运动到 AB上时,底 AB慢慢变短,高 AD不变,对应 B选项 的 12到 16的那段 A错在 P点在 AD上没有构成三角形,没有面积。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数形结合 点评:根据动点变化,
3、考生要分类代入,数形结合,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是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考点: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需要熟悉掌握基础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就本题而言,举出反例就可得出答案:。 如图,在 ABC中, AB=AC, AD是 BC边上的高,点 E、 F是 AD的三等分点,若 ABC的面积为 12,则图中 BEF的面积为( ) A 2 B 3 C 4
4、D 6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知, ABD和 ACD的面积相等 ,是三角形 ABC面积的一半,即是 6。又因为点 E、 F是 AD的三等分点 ,AE=EF=FD, AD是 BC边上的高 ,所以 AEC和 EFC和 CFD的高都是CD,所以同底等 高, AEC 和 EFC 和 CFD 的面积相等,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点评:基础题目,根据三等分点和面积公式中同底等高可以得出几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面积公式: 关于一次函数 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B向下平移 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 C 随 的增
5、大而增大 D图象经过点( -3, 0)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次函数 ,可知 k=5,b=-3 因为当 k0, b0时,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易选出答案: C。 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 40,则它的底角是( ) A 40 B 70 C 40或 70 D 40或 50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当已知的 40角为底角时,顶角为 100;当已知角为顶角时,底角为 70,所以选 C 考点:三角形 内角和,等腰三角形性质 点评:基础题目,需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此题没有明确该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故有两种情况,需要考生特别注意。 将点 A(
6、 2, 1)向左平移 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A,则点 A的坐标是( ) A (2, 3) B( 0, 1) C( 4, 1) D( 2, -)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左平移 2 个单位,也就是横坐标减掉 2,纵坐标不变,得出( 0,1) 考点:点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点评:基础题目,学需生掌握点在坐标中的平移:将 P向左平移 a个单位推出P2( x-a, y)。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是由所有分数,整数组成,它们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因此,排除 A、 B、 C 考点:无理数的概念 点评: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
7、数,如圆周率。 填空题 如图,梯形纸片 ABCD,已知 AB CD, AD=BC, AB=6, CD=3. 将该梯形纸片沿对角线 AC折叠,点 D恰与 AB边上的 E点重合,则 B= . 答案: 试题分析: 由 AD=BC可知是等腰梯形,所以 DAB= CBA。 根据已知 AE=AD,而 DC=CE,可知 DAE= DCE。 由此得出: DCE= CBA,而 AB CD 所以 BEC= DCE EC=BC=3 BC=AD=AE=3 则: BE=AB-AE=3 所以 BEC是等边三角形 得出 B=60 考点:图形的对称,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对称
8、问题,利用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几何图像性质可以简单得出答案:。 如图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矩形草地 ABCD,若 AE FC, AB=60m,BC=84m, AE=100m,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m2. 答案: 试题分析:在矩形中,因为 AB=60m, AE=100m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BE=80,所以 EC=4 长方形面积 为 6084= 5040 2个三角形的面积和 为 260802=4800 路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减去 2个三角形面积 5040-4800=240 考点:勾股定理的运用 点评:基础题目,根据图像和勾股定理的运算,易得出答案:。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 A
9、BCD, AD 5, AB 9,点 A 的坐标为( -3, 0),则点 C的坐标为 答案:( 9,4) 试题分析: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AB=CD,AD=BC 点 A的坐标为( -3, 0),所以 AO=3,又因为 AD=5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DO=4 因为 AB CD,所以点 C的纵坐标为 4 又因为点 D在 y轴上,所以 CD=AB=9就是点 C的横坐标 综上得出 C的坐标为( 9,4)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坐标的位置 点评:数形结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以简单得出答案:。 已知菱形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 6cm、 8cm,那么该菱形的周长为 cm. 答案:
10、试题分析:由于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知菱形内 直角三角形俩条直角边分别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半 即 3cm 和 4cm。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其斜边为 5cm,也就是菱形的边长为 5cm,则菱形的周长为 4x5=20cm 考点:菱形的性质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需要掌握菱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加以勾股定理等简单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一个正数 的平方根是 和 ,则这个正数 是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所以 求出 m=1,代入得出该正数的平方根分别为 1和 -1,所以该正数为 1 考点:平方根的性质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需要掌握,一个有理数 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
11、可得出答案:。 已知 EF是梯形 ABCD的中位线,且 EF=9,上底 AB=6,那么下底 CD=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梯形的中位线长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除以 2,根据题意, 92-6=12 考点:梯形的中位线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需要掌握梯形的中位线的运算公式,代入得出答案:。 小明的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是 90分、 86分和 88分,学期总评成绩是由这 3项成绩分别按 30%、 30%和 40%的比例计算,那么他的学期总评成绩是 分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考点:加权平均数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只要掌握了加权平均数的原理,按照比例计算,易得出答案:。 在 ABC中,
12、C=90, AB=5cm, CD是 AB边上的中线,则 CD= cm. 答案: .5 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 CD为 AB的一半,即 2.5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只要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 韩国 Psy去年以舞曲江南 Style暴红,该曲 MV截止至 2013年 1月 1日在影音网站 YouTube点阅次数突破 115500万次,该点播次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万次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答案: 试题分析: 115500=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考点:数学计数法的运用 点评:基
13、础题目,学生需掌握数学计数法的原理,此题还需特别注意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这个关键题意。 -1的相反数是 答案: 试题分析: -1的相反数是 考点:相反数的概念 点评:基础题目,学生只要掌握了相反数的基本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题 已知:如图, 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OABC为矩形, A(10, 0), C(0, 4),点 D是 OA的中点,点 P在 BC上以每秒 1个单位的速度由 C向 B运动 (1) 求梯形 ODPC的面积 S与时间 t的函数关系式; (2) 在线段 PB上是否存在一点 Q,使得 ODQP为菱形若存在求 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仪征市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