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楼塔镇中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楼塔镇中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楼塔镇中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楼塔镇中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羸弱( li )聒噪( gu )一 g黄土( pu) B慰藉( j )污秽( hu )毛骨悚然( sng) C伧俗( cng)佝偻( gu)即物起兴 (xng) D佳醅( pi)戏谑( nu)叱咤风云 (zh )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玷污恻隐吹毛求疵害人听闻 B羁绊萧瑟鞠躬尽瘁藏污纳垢 C缄默报怨义愤填膺冥思遐想 D琐屑陨落引颈受戳重峦叠嶂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
2、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还有明澈澄净的蓝天。这些自然成了一幅画,古老, 而悠远。 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 “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出来。 ” 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水旱灾害,其结果是 。 A空灵训诫不堪设想 B空灵告诫不可思议 C空旷告诫不堪设想 D空旷训诫不可思议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应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日趋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等四大工程。 B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有害信息的影响;
3、上网不当导致上瘾,有人因此而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C海南媒体援引市民的说法对三亚湾改造工程提出质疑:这次台风没有直击三亚,但一 夜间,三亚面目全非,是不是豆腐渣工程,这些硬化路面铺设如此薄弱,投入的大笔资 金用在何处。 D李冶字季兰,乌程人(今浙江吴兴人),是唐时颇负诗名的女冠(女道士),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 “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 ”。 答案: D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是( 3分) A我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贬为滁州知州时,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出自这篇山水游记。 B桃花源记一文中虚构了 “世外桃源 ”这个故事,鲜明地反映了
4、当时的社会现实。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都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 C在世界文学长廊里,有四大吝啬 鬼形象,其中之一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D智取生辰纲选自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围绕 “智取 ”二字逐步展开,悬念迭起,明写杨志警惕性之高,暗斜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热岛效应 1810年代,英国业余气象学家路克 霍德华发现,伦敦城市和郊区存在温差现象,并将此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此后,科学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现热岛效应。那么,城市的热岛效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
5、境学院气象学专家速炯教授认为,城市与郊区的温差主要是由水泥路面蓄热和密集的高楼大厦之间散热不畅造成的。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打了阳伞戴了帽子,一位遮住了最大的热源 太阳,可是地面却发射着更强的太阳光,烤的双脚如同在焦炭上行走。没错,热岛效应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脚下的水泥地面。为了美观整齐,城市的建筑使用砖石、水泥和沥青等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有较大的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的热量,更糟的是,这些材料不吸收水、不透水。热量不易蒸发,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更多,导致温度升高。 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我们居住的高层大楼也参与了 “加热 ”空气的过程。原来,太阳光主要是短波辐射(波长主要为
6、 0.154 微米,其中最大辐射长平均为 0.5微米),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吸收太阳光后向外辐射的红外光(波长主要为 3120 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 10 微米),这部分是热辐射,比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温度更高。而高层楼房的 “悲剧 ”在于,楼层过高会使空气流 通受阻,热辐射在建筑物之间反复折射不断加热,热量散不出去,因此楼层越高,楼宇之间空地的温度越高。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 “人为热 ”也加入到给城市 “加温 ”的行列中来。人为热当然不是指生物的呼吸作用,地球上自从有陆生生物起,动物就在呼吸了,何况村庄里的居民也都在呼吸,不会造成太大温差,人为热主要指工厂化石燃料的燃烧、室内运行的空
7、调和路上行驶的汽车产生的热量。城市里的汽车越来越多,除了造成交通拥堵、浪费时间,更严重的危害是,汽车的尾气排放正日益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尾气排放形成了大量的有害气体、温室气体和粉尘,给城市升温的同时还污染了生存环境。而越来越多的空调运转与热岛效应形成了恶性循环,城市的户外环境早已不堪重负。 对于全球变暖而言,城市热岛现象只是局部现象,一般在对全球变暖进行研究时,需将城市对温度的局地影响消除掉。然而如今,水泥路面已经铺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不仅如此,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都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大片的农田绿地变少,这已经很难说是局部现象,而是区域现象了。 【小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
8、含义。( 2分) 而高层楼房的 “悲剧 ”在于,楼层过高会使空气流通受阻。 越来越多的 “人为热 ”也加入到 给城市 “加温 ”的行列中来。 【小题 2】根据文意,给 “城市的热岛效应 ”下一个定义。( 4分) 【小题 3】城市的热岛效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简要回答。( 6分) 【小题 4】我们该如何改善日益严峻的城市热岛效应 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 2分) 答案: 【小题 1】 楼层过高会使空气流通受阻,热辐射在建筑物之间反复折射不断加热,热量散不去,楼层越高,楼宇之间空地的温度越高。 人为热主要指工厂化石料的燃烧、室内运行的空调和路上行驶的汽车产生的热量。( 2
9、分)( 2分,每点 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小题 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地区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而形成的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 【小题 1】( 1)水泥路面蓄热( 2)密集的高楼大厦之间散热不畅( 3)工厂化石燃料的燃烧、室内运行的空调和路上行驶的汽车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 【小题 1】( 1)提倡低碳生活( 2)控制城市高楼的建造( 3)顺应自然气候的规律,规划和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使城市不 在 “侵略式 ”
10、地发展,市区应该保留相当多的绿地和河流来调节城市气候。( 2 分,写出其中 2 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 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说明中心的把握。 【小题 1】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说明。 “城市的热岛效应 ”本质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而形成的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 4 分,每点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 1】在原文中找出依据。( 6分,一点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 1】只要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阅读下面的
11、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初冬月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
12、 ,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 “偷清 ”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 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 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浙江省 杭州市 楼塔镇中 初三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