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4213-201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
《AQ 4213-201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Q 4213-201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非正式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AQ 4213-201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井场及泵站设计防尘防毒要求 2 5.1 选址. 2 5.2 布局. 2 5.3 建(构)筑物. 3 6 防尘防毒技术措施 3 6.1 地面煤层气开采. 3 6.2 煤矿瓦斯抽采. 3 6.3 生产材料的储存与运输. 4 6.4 尘毒物质检测. 4 7 个体防护 4 8 管理 4 8.1 机构. 4 8.2 制度. 5 8.3 教育与培训. 5 8.4 体检. 5 9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 AQ 4213-2011 II 前 言 为更好的保护煤层气开采企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和
2、健康,做好防尘防毒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启文、孙明闯、白新华、姜锡慧、史小卫。 本标准 2011 年 7 月 12 日首次发布。 AQ 4213-2011 1 煤 层 气 开 采 防 尘 防 毒 技 术 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开采企业防尘防毒的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开
3、采企业在进行地面和井下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防治粉尘、毒物危害的工程技 术和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部门对煤层气开采企业生产过程中防治 粉尘、毒物危害工作的监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50383-2006 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4、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1-2007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 1027-2007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Y 6322-1997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库安全技术要求 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层气 coal bed methane 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
5、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 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 AQ 4213-2011 2 3.2 地面煤层气开采 coal bed methane drainage on surface 在地面向井下煤(岩)层打钻孔开采煤层气。 3.3 瓦斯抽放 gas drainage 采用专用设备和管路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出或排出的措施。 4 总则 4.1 煤层气开采过程防尘、防毒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控制、过程可控、综合治理的原则, 优先选择尘毒危害小的工艺和设备,优先采用无毒或低毒原(辅)料, 应坚持以无毒代替有毒、以低 毒代替高毒的原则选配物料,并对尘毒危害进行综合治理,使其危害控
6、制符合 GBZ2.1-2007 要求。 4.2 煤层气开采过程防尘防毒工作应持续改进,不断降低作业场所尘毒物质浓度。 4.3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应设置防尘防毒设备、设施,设计应符合 GBZ1、 GB 50383-2006 的要求,应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4 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应保证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浓度符合 GBZ 2.1-2007 的要求。在生产场所气象 条件、洁净度要求与防尘、防毒措施有矛盾时,应采取其他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健康。 4.5 煤矿井下作业时,粉尘、有毒气体监测和防治等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4.6 引进的国外防尘防毒技术和设备应符合我国职
7、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设计内容应符合国家、地方 和行业有关防尘防毒的规定。 4.7 接触尘毒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并符合 GB 2894, GBZ 158 的要求。 5 井场及泵站设计防尘防毒要求 5.1 选址 井场和瓦斯抽采泵站选择应远离居民区和其他建筑群,并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 上风侧。 5.2 布局 5.2.1 井场布置合理布局,应遵循下列原则: a)满足防喷、防爆、防火、防尘、防毒、防冻等安全要求; b)有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理设施或措施。 5.2.2 瓦斯抽采泵站宜设在回风井工业场地内,地势开阔和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泵房距井口和主要 建筑物及居住区不得小于
8、50m。 5.2.3 井场和瓦斯抽采泵站宜建在交通方便和有水源的地方,其内部布置应避免尘毒的交叉污染。 5.2.4 井场和瓦斯抽采泵站布置应遵守缩短工艺流程和减少产尘毒点的原则,并有利于建筑物通风。 AQ 4213-2011 3 5.3 建(构)筑物 5.3.1 井场建筑物群应避免构成封闭形式,以免妨碍井场的自然通风。 5.3.2 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采系统的设置,瓦斯抽采泵房的面积、高度和通 风孔口的设计能满足通风净化的要求,应符合 AQ 10272007 的相关要求。 5.3.3 瓦斯抽采泵站应采用不燃性防爆材料、耐火等级为二级,泵站周围应设置栅栏或围栏,放空管 管口要
9、高出泵站房顶 3m以上。 5.3.4 瓦斯抽采泵应具备粉尘过滤功能。 6 防尘防毒技术措施 6.1 地面煤层气开采 6.1.1 施工前应向当地公用地下管线部门查询、了解施工区域的受文物保护区域、地下管线、光缆情 况,防止施工时破坏。 6.1.2 地面煤层气井、特别是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气井应安装井控装置。 6.1.3 钻井、录井、测井、固井、试井、完井、压裂排采过程中,洗井液、压裂液中含有腐蚀、毒性 物质时,应做好防护工作,对作业液体进行控制、限制排放,人身安全防护应符合 SY/T 6277-2005 的相关要求。作业现场应设置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并应具备报警功能,监测系统 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Q 4213 2011 煤层气 开采 防尘 防毒 技术规范 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