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 1月调研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中放入生石灰 C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明矾只能用作净水剂,不能用于消毒剂, A错误; B、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用作干燥剂, B 错误;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 C错误; D、高铁车厢大
2、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分析判断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将茶叶灼烧灰化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 过滤得到的滤液 检验滤液中的 Fe3 。下图是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品。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步需选用仪器 、 和 , 的名称叫钳埚 B第二步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 用 、 和 C要完成第三步,需选用 、 和 ,除夹持仪器外还缺滤纸 D第四步,若滤液中含有 Fe3 ,加入 中的溶液后滤液会显红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 A 不正确;
3、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B不正确; 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另外还需要滤纸, C正确; 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 KSCN溶液,但 中的溶液不一定 KSCN溶液,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仪器的选择和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某溶液中含有 HCO3 、 CO32 、 SO32 、 Na 、 NO3 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 CO32 、 NO3 B NO3 C SO32 、 NO3 D CO32 、 NO3 、 Na 答案: B 试题分析:过氧
4、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同时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则 HCO3 转化为 CO32 , SO32 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NO3 ,答案:选 B。 考点: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 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 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 50 min之间, pH 2和 pH 7时 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 R的降解速率越小 C 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 20 25 min之间, pH 10时 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 mol L 1 min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图像可知在 0
5、 50min内, pH 2时, 20min时, R已经降解完了,因此 R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 0 20min;而 pH 7时, 40min时, R已经 降解完了,因此 R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 0 40min,通过计算在 0 50min之间, pH 2和 pH 7时 R的降解百分率是相等的, A正确; B、根据图像可知溶液酸性越强,即 pH越小时,线的斜率越大,这说明 R的降解速率越大, B错误; C、由于图像中无法比较同一 pH条件下, R的起始浓度与降解速率的关系,因此 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是错误的, C错误; D、在 2025min之间, pH 10时 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410 6
6、mol/(L min),故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C、 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A、 C同主族, A的气态氢化物比 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 A在 C的上一周期; B、 C、 D同周期, B的阳离子比 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 B在 D的右边; B的阳离子比 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即 B是金属, C是非金属。则 A、原子序数: CBD A, A错误;B、单质熔点: D B, A C, B 错误; C、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住增大,则原子半径: DBCA, C正确; D、简
7、单离子半径: CADB,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 (反应物和产物均为 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Mg与 F2反应的 SMgBr2MgCl-2MgF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Mg与 F2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则反应的 S 0, A 正确; B、反应的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根据图像可知 MgF2( s)的能量低于MgBr2( s),所以反应 MgF2(s)+Br2(l) MgBr2(s)+F2(g)的焓变等于 524kJ/mol( 1124kJ/mol) 600KJ/mol, B正确
8、; C、根据 B中分析可知 MgBr2与Cl2反应的 H 641.3kJ/mol( 524kJ/mol) 117.3kJ/mol 0, C正确;D、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象数据分析可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 MgBr2 MgCl2 MgF2, D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应用 分子式为 C9H18O2的有机物 Q,在稀硫酸中经加热转化为一种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 A,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 B,若不考虑立体异构 ,则 Q的结构最多有 A 16种 B 8种 C 4种 D 2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 C9H18O2的有机物 Q,在稀硫酸中经加热转
9、化为一种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 A,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 B,这说明 Q 是酯类,其中酸是丁酸,醇是戊醇。丁酸有 2种,戊醇有 8种,则相应酯类物质有 28 16种,答案:选 A。 考点:考查 实验题 ( 14分) 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极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还用作食品的着香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 181 ,受热温度超过 95 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试剂以任意比混溶;实验室可用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 88,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微溶于水,沸点 77 。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
10、验步骤】 1加热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 32 mL( 28.5g, 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 1.6 g( 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 1.53小时,直至金属钠消失。 2产物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缓慢的加入 32 mL 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 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3蒸出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至 100 。然后改用减压蒸馏,得到产品 2.0g。 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反应原理看,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 ( 2)反应装置中加
11、干燥管是为了 。两个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 (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冷却水进水口分别为 和 (填图中的字母)。 ( 3)产物后处理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 ,稀醋酸不能加多了,原因是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 。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加碳酸钾的目的是 。 ( 4)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 ( 5)本实验所得到的 3-丁酮酸乙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 A 10 B 22 C 19 D 40 答案:( 1)催化剂( 2分) ( 2)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 1分); 不相同( 1分); b( 1分); d( 1分)。 ( 3)中和生成的 钠盐,使之变成产物
12、( 1分);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1分);分液( 1分);中和醋酸( 1分);干燥( 1分)。 ( 4) 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 1分)。 ( 5) B(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方程式可知加入无水乙醇后又产生乙醇,这说明乙醇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反应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挺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压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却蒸发出的蒸汽便于得到产品。为充分冷凝,使冷水充满冷凝器, 因此冷却水的流向分别是 b和 d。 ( 3)由于产物中含有钠盐,因此产物处理后
13、,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由于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醋酸不能滴加的过多。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分液。酯类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所以为出去酯中的醋酸,需要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钾吸水,因此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产品。 ( 4) 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而受热温度超过 95 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所以需要减压蒸馏。 ( 5)根据反应物的用量可知钠不足,因此理论上生成产品的物质的量是0.07mol,其质量是 0.07mol130g/mol 9.1g,所以产率是 ,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的实验方案设与探究 填空题 14分 )亚磷酸( H3PO3)是二
14、元酸, 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H3PO3 H+ H2PO3 。亚磷酸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生和 Na2HPO3。 ( 1) 写出亚磷酸与少量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根据亚磷酸( H3PO3)的性质可推测 Na2HPO3稀溶液的 pH 7(填 “”、 “ ( 2分) c( H+) c( H2PO3-) c( HPO32-) ( 2分) .310 3mol/L( 2分) ( 2) H3PO3+ I2+H2O = 2HI+ H3PO4 ( 2分) ( 3) 2H+ 2e H2 ( 2分) HPO32 + 2H+ H3PO3( 2分) (或: HPO32 + H+ H2PO3
15、、 H2PO3 + H+H3PO3(各 1分) 试题分析:( 1)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与少量 NaOH溶液反应生成酸式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3+OH H2PO3 +H2O。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相应的正盐 Na2HPO3在溶液中水解溶液显碱性,则pH 7。 亚磷酸是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又因为水中还存在电离平衡,所以除 OH 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H+) c( H2PO3-) c( HPO32-);根据 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H3PO3 H+ H2PO3 可知,溶液中c( H2PO3-) c( H+) 2.510 2mol L 1, c( H3PO3
16、) 0.1000 mol L 12.510 2mol L 1 0.075mol/L,所以该温度下电离常数 K。 ( 2)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碘水褪色,在反应中被氧化为磷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3PO3+ I2+H2O = 2HI+ H3PO4。 ( 3) 电解池中阴极得到电子,因此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2。 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产生氢离子,氢离子进入产品室与 Na2HPO3反应得到亚磷酸,所以在产品室生成亚磷酸的方程式为 HPO32 + 2H+ H3PO3。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15 分 )氮
17、的氢化物 NH3、 N2H4等在工农业生 产、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1)已知 25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Cu(OH)2 Fe(OH)3 Fe(OH)2 Mg(OH)2 Ksp 2.210-20 4.010-38 8.010-16 1.810-11 向 Cu2+、 Mg2+、 Fe3+、 Fe2+浓度都为 0.01mol L-1的溶液中缓慢滴加稀氨水,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工业上,制备肼( N2H4)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氨气反应。以石墨为电极,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的负
18、极反应为 。 ( 3)在 3 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 4 mol N2和 9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K) 平衡时 NH3的物质的量 (mol) T1 2.4 T2 2.0 已知:破坏 1 mol N2(g)和 3 mol H2(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 2 mol NH3(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则 T1 T2(填 “”、 “”或 “=”)。 在 T2 K下,经过 10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 0 10min内 H2的平均速率v(H2)= ,平衡时 N2的转化率 ( N2) = 。若再增加氢气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湖北省 襄阳 普通高中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