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
《2015学年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D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选项 A错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项 B正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选项 C 正确;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而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选项 D正确;故选 A. 考点:力的概念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 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
2、过程中 ( )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C 试题分析:小球受重力、斜面支持力 F1和挡板支持力 F2,将 F1与 F2合成为 F,如图 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 F1和 F2合成的合力 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绕 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F1越来越小, F2先变小,后变大;故选 BC 考点:平行四边形法则。 物体 A、 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 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
3、数分别为 A、 B,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 F分别拉物体 A、 B,测得加速度 a与拉力 F的关系图象如图中 A、 B所示,则 ( ) A AB B AMB D MAB; 是直线的斜率,故 MAMB,故选项 AD正确, BC错误;故选 A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 70.0 kg的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 20.0 kg的建筑材料以 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建筑工人对绳子的拉力 F1及对地面的压力 F2大小分别为 (g取 10 m/s2) ( ) A F1=200N B F1=2
4、10N C F2=490 N D F2=700N 答案: BC 试题分析: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F1=m( g+a) =20( 10+0.5) N=210N;再对人研究,则得地面对人支持力大小为: F2=Mg-T=700N-210N=49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2=F2=490N,选项 AD错误, BC正确故选: B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 (物体与弹簧不连接 ),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
5、加速运动,拉力 F与物体位移 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 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5 N/cm C物体的质量为 2 kg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 答案: CD 试题分析: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故 A错误;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 mg=kx ;拉力 F1为 10N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kx-mg=ma ; 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 F2为 3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ma 代入数据解得 m=2kg; k=500N/
6、m=5N/cm; a=5m/s2故 B 错误, C D 正确;故选:C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胡克定律 . 如图所示, A、 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 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gsin B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gsin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 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 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 A、B两球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平衡可知,细绳的拉力为: T=2mgsin;在细线被烧断的瞬
7、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故 B的加速度仍为零, A的加速度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 AD错误, BC正确;故选 B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如图所示,质量为 m2的物体 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 m1的物体 1,与物体 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保持 角不变,则 ( ) A车厢的加速度为 gsin B绳对物体 1的拉力为 C底板对物体 2的支持力为 (m2 m1)g D物体 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 m2gsin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物体 1受力分析如图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tan=ma,解得a=gtan,选项 A错误;
8、 由图可知,绳对物体 1的拉力为 ,选项 B正确;底板对物体 2的支持力为 N=m2g T,选项 C错误;对物体 2研究,分析受力如图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2a= m2gtan,选项 D错误;故选 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2012年 9月 16日,济南军 区在 “保钓演习 ”中,某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该伞兵从高空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 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 3t0时刻以速度 v2着地他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在 0 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 t0 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 t
9、0 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D若第一个伞兵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v-t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在 0 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 3t0 时间内加速度减小,选项 A 正确;降落伞打开后,因为加速度越来越小,根据 可知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选项 B正确;在t0 3t0的时间内,因为位移小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故平均速度,选项 C错误;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比第二个伞兵跳下时速度大,所以两者距离逐渐变大,后来第二个人的速度大于第一个跳伞运动员时,两者距离又减小,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 v-t
10、图线;牛顿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运动。 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等的 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为 g不变,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正确;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为 g不变,故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 ,选项 B正确;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选项 C正确;落地时间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而落地时的速度与
11、抛出点的高 度和初速度都有关,选项D错误;故选 D. 考点:平抛运动 . 力 F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a1=3m/s2,力 F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a2=4m/s2,则 F1和 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为 ( ) A 8m/s2 B 5m/s2 C 1m/s2 D 7m/s2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物体为质量为 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a1, F2=ma2;则 F1和 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合力范围为: F2-F1F合 F2+F1,代入得: mF合 6m;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的范围为: 12m/s2a6m/s2 所以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甘肃兰州 第一 中学 上期 期末考试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