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礼 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没有重点体现敬天法祖的思想,排除 C。中央集权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是在秦汉之后才逐步形成和巩固的,所以应该排除 AD。材料中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设置不同 ,体现的是中正有序的特征,应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周礼、
2、中正有序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 A罗马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所学,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所以 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全 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的大权 B使民众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正式宣告君主制的废除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并批准了权利法案。这个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物中
3、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这种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 君主立宪制 。 ”可知,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故选 D。 A选项独掌大权,表述错误,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 执掌; B错在自由选举; C君主制仍然存在,没有废除,排除 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意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 “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她能做的事隋有 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4、 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英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 治,主要是做一些象征意义的事情:比如代表国家出访; 任命首相。真正决定英国政策的事议会,议会是英国的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他们的去留有议会决定,所以 A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王权利 英国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的关系是 A都由国王任命产生 B内阁监察首相 C内阁和首相的地位是平等的 D共同进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首相行使权力的工具。首
5、相是内阁首脑,居实际行政首长的地位。按照惯例由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所以,实际上首相拥有三重身份:政府首脑、议会领袖和党魁,这三重身份也赋予了他巨大的权力。首相均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提名内阁成员,首相和内阁成员均须经国王任命。首相与内阁共同构成责任制政府。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须与首相共进退。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首相与内阁关系 美 国 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 州都不得 “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未经国会同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6、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宪法的条文当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即是联邦制的原则。故选 B。共和制是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 析的;分权制和权力制衡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因此 ACD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制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1875
7、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 D 19世纪晚期的德国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的总统对宪法负责,所以 B表述错误, ACD三项表述均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法国和德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个重要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屈辱和灾难 B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C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个重要转折
8、点,转折的含义主要指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由独立之自主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工业革命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英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比中国强大 D清朝统治腐朽国内矛盾尖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此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地大物博而又封闭落后的中国必将成为英国的侵略目
9、标,这决定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项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第 10款规定:英商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而在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则进一步分别规定为 “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10、”和 “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把外国的 “议允 ”提到突出的地位。 B不对,形式上英国应与中国商定; C 不对,海关由外国人管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不对,关税税率降低不一定是主权遭到破坏;主权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因此 A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影响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 ”要求 指 A实施 “以华治华 ”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答案: B 试
11、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 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此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正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故选 B。 A项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 C项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 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影响 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协定关税 北京设立使馆界,由各国派兵把守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 江各口岸通航 A
12、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 1895; 协定关税,出自南京条约 1842; 北京设立使馆界,由各国派兵把守,出自辛丑条约。 1901;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出自 1858年的天津条约,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影响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该题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2年
13、,孙中山颁布了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等权利和自由。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 亥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B使人民获得 些民主自由的权力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A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推翻了清王朝的二
14、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 BD也是功绩,但不是最主要的。 C不是功绩。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功绩 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法只包括习惯法 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强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的法律,从形式上既包括习惯法也包括成文法,所以 A表述错误。 BCD表述都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公民
15、法 促使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法学家的编撰整理 B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的需要 C罗马皇帝的高度重视 D对外扩张、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罗马帝国领土的日益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公民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发展到万民法,所以D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万民法 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 部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是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 部成文法典,所以 B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表明 A商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夏朝的制度 B周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商朝的制度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相沿袭的 D夏、商早期制度对西周的影响微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孔子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可知 C正确
17、; AB表述绝对化; D没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制度沿袭 能够正确表达宗法制内涵和特点的材料,不包括 A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 B立子以贵不以长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 D “兄终弟及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A“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体现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C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与题干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含义特点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段材料说
18、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通 过题干中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知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同姓亲族,当然还有分封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但那些事少数的,所以 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郡县制是秦朝统 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天津 和平区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