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14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这
2、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 “不要取笑!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 ”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
3、呢! ”到中秋可是没有说, 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孔乙己) 【小题 1】概述选文叙述的内容。( 3分) 【小题 2】联系下文,分析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这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分) 【小题 3】断腿后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两次,朗读时若要把重音放在 “用这手走来 ”时强调了手的什么特点?若把重音放在 “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又传达出何种复杂的感情?( 2分) 【小题 4】有人说,比天气更冷的是掌柜的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掌柜 “冷 ”的两处表现。( 6分) 答案: 【小题 1】叙述了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到酒店喝酒遭嘲笑,
4、及一去无踪无人关心 (1分 ) 【小题 2】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凉意四起的天气 (1分),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小题 3】前一种强调满是泥的手,后一种表达出对用这手走路的孔乙己悲惨境况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抨击。 【小题 4】掌柜的 “冷严表现在 :其一,当伸出头看见孔乙己已黑瘦不堪的惨状时,掌柜无视孔乙己的身体,而是劈头一句向他索债,其二,掌拒不仅对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漠不关心,还一如既往地加以嘲笑,其三,只惦记着钱,而对孔乙己生死漠不关心 (每点 3分,答出两点即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文段把握关键词语“打折了腿 ”“ 到酒店
5、 ”“嘲笑 ”“无人关心 ”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要求学生在课下牢记常用描写方法的作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氛围,展示时代背景,塑造人物特点,深化主题等然后根据语境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注意 “泥手 ”的原因,是因为它替 代了脚。如此艰难也换不来其他人同情,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关键语句 “索债 ”
6、“嘲笑 ”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23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 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那刻敲响,即使风雨夜也不间断。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
7、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就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但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 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苍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
8、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随着道路的颠簸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人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才知 道那只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 “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 “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 ”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
9、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 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和老人熟了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又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 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 ,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
10、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这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入夜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木鱼在馄饨摊子 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略删改) 【小题 1】本文围绕 “木鱼馄饨 ”展开故事情节,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回忆木鱼馄饨的过程 作
11、者的感受 不识老人听木鱼 失望 熟识老人悟木鱼 【小题 2】为什么最初卖馄饨老人的木鱼声会给作者带来 “一种神秘的感觉 ”? (3分 ) 【小题 3】第 9段说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木鱼的可爱?请分条概括。( 6分) 【小题 4】文章第 10段 “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请简析这一句话的含义。 (3分 ) 【小题 5】下列有关文章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本文作者由对木鱼声的误会和探究,引出了卖馄饨老人的故事,从而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构思巧妙到不着痕迹的程度。 B文章前面写自己
12、冬日雨天读金刚经颇有感悟,结尾说 “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意在表明现实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 C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卖馄饨老人的崇敬,也使前后文形成自然的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 D本文写一个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充满了人性美的温情和馨香,更充满了生活的哲思和厚重感。 【小题 6】卖馄饨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卖馄饨老人 ”的两个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神秘 (1分 ) 初识老人问木鱼 (2分 ) 美好 (1分 ) 【小题 2】因为作者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附近是否有人每天在念经,更不知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
13、么 【小题 3】 1)清越的木鱼声带给我神秘的玄想, (2)木鱼声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境变得空明澄澈, (3)木鱼声沉重有力,可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 ;(4)木鱼声成了老人和顾客生活的需要 ;(5)木鱼声里寓含着老人美好的品质 ;(6)木鱼胜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 【小题 4】木鱼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谋生的重要方式对吃馄饨的人来说可以从老人淳朴勤劳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 【小题 5】 B 【小题 6】 平凡勤劳 (“30年 ”, “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 ”卖馄饨, “一袭布衣 ” ) 真诚朴实(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 )( 3)心灵高贵有尊严、为他人着
14、想(用木鱼做讯号,让远近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 ) 手艺好 “ 连大饭店的厨子者爱吃 ”, “人尽皆 知 ”, “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文段,把握关键语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下文即可得知 “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附近是否有人每天在念经,更不知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所以神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仔细阅读课文,逐条找出作者认为木鱼的可爱之处即可
15、。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两方面理解,从老人的生活,从吃混沌的人们的角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根据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可以看出 B项中 “意在表明现实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 ”是错误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总结,从其语言上,行动上和他人的衬托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
16、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6分 )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第三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