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上栗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上栗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上栗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上栗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及汉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谀 辞 (y)凌驾气冲 斗 牛 (du)味同嚼蜡 B 襁 褓 (qing)睿智 恪 尽职守 (g)不言而喻 C田 圃 ( b)潮汛强 聒 (gu)不舍一代天骄 D狡 黠 (ji) 隔膜五 行 (hng)缺土断章取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读音和字形两个点上判断。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用反选排除法, B项
2、“襁 ”“恪 ”拼音错误, C项 “圃 ”拼音错误, D项“黠 ”“行 ”拼音错误。故 A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种思维模式, 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根深蒂固 。 B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 雨后春笋 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C如果看一张地图,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 天衣无缝 。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 莫衷一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了解成
3、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D句 “莫衷一是 ”意思是不知哪个是正确,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后, “企业公民 ”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捐款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B禽流感疫情出现 20多天以来,我省家禽养殖业遭受重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亿多元。 C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能够有效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消灭乃至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D为了弘扬民族的传统养生文化,加多宝一直在不断丰富加多宝凉茶品牌。 答案:
4、A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用反选排除法, B 句 “超过 ”与 “多 ”意义重复, C句 “有计划地 ”与 “利用疫苗 ”、 “消灭 ”与 “控制 ”词序颠倒, “免疫水平 ”应该是 “免疫能力 ”, D句 “一直 ”与 ”“不断 ”意义重复,第二个 “加多宝 ”多余,故 A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以下承接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尤其在当下,收益分配不合理,贫富悬殊, 道德失陷,公信力降低,人的
5、生存成本和压力空前巨大。 人人都焦虑,都有饥饿感,注意力被牢牢绑架在 “物质 ”大风车上。 从国民精神上讲,现在到了太实的时期,很物质、很物理、很生理的 “实 ”。 像蜗居中刻画的那样,一套住房就让你人生透支,一辈子没别的心思了。 A 3421 B 2431 C 3124 D 2413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比如本题句中的 “尤其 ”“像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依照下列画线句
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 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 ,步入歧途 ; 走出困境, 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 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答案: B 试题分析:抓住例句填空后 “走出 ”一词,思考其陈述的主体应该是 “沼泽 ”而
7、不是 “雪山 ”,以此排除 AD两项,而 C 句中 “沼泽地 ”与 “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没有意义的逻辑关系,排除,故 B对。 考点: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对下面这则小故事中所隐含的道理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陶渊明归隐时,有一少年书生曾来向他请教求知之道。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 “你仔细地看一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盯着稻秧看,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陶渊明接着说: “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正所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道理! ”少年听后,似
8、有所悟。 A学习求知如同插秧育苗,要细心观察。 B学习求知不能拔苗助长,要顺其自然。 C学习求知要持之以恒,勤于积累。 D学习求知要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陶渊明说说的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了解故事的中心意思,即可选出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 14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
9、叙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 “文 革 ”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 1978年 5月,光明日报冒出一篇文章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出一
10、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 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 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 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 ( )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 ( )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达到了一种 ( )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
11、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 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 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 求个性,务求最新。 “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 “专家 ”,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的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小题 1】请找出文章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对这一观点进
12、行阐释。( 2分) 答: 【小题 2】结合上下文,第 2段画线句子中的 “种籽 ”指 _,“枝干花叶 ”指 _。( 2分) 【小题 3】参照第 2段开头有 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文中方格内应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 和 。( 3分) 【小题 4】请写出第 3段画线句中的 “这 ”所指代的内容。( 2分) 【小题 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 2分) A第 2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意图。 【小题 6】阅读选文后,结合你的写作实
13、际,简要谈谈你悟到了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为思想而写( 1分);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新的思想并进行交流( 1分)。 【小题 2】 文章的思想 文章的文采 【小题 3】描写(叙述) 意境 哲理 【小题 4】 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 传播知识 讲述故事的任务。 【小题 5】 B 【小题 6】实例: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作家 思想家,但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立意新有创意。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不是只要求找出作者观点,而是要求对作者观点加以理解,用自己的话 “阐释 ”,即解释作者观点的内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前
14、后句子 “可 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 ”“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 ”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开头句三个 “之美 ”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文中 “这 ”的指代内容一般是在前后句中找。本题即前一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将各项与文章内容一一比照,找到有出入的地方。第三段中作者是说 “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 ”,不是指所有人。故
15、 B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6】 试题分析:可以从作者所说的三个 “之美 ”方面感想,也可以从作者所说的 “新思想 ”方面谈写作如何创新写出新鲜的内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文( 16 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 “五香花生要吗? ”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
16、吗? ”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 “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 ”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 “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 ” 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 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
17、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 凛地训斥: “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 ” 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 “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 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 ” 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
18、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 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 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
19、,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 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 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母亲!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位 “卑微的母亲 ”的事件。( 3分) 【小题 2】文章第 段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这句话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2分) 【小题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中的 “卑微 ”有哪几层含义?( 3分) 【小题 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4分) ( 1)她只好 尴尬 地站在一旁,失望 和忧愁 爬满 了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上栗县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