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与下列诗句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 1分)( )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是水浒传中的反诗。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人 的 价 值 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
2、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诗仙 ”与 “诗圣 ”。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 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 ”,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
3、,真正为民众留下 “晴空万里 ”,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 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北宋名臣范仲淹说: “先天下之忧
4、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 “浩然之气 ”;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小题 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分) 答: 【 小题 2】选文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此论证方法的作用( 4分) 答: 【小题 3】第 段中为什么说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 ”?( 2分) 答: 【小题 4】仿造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分)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 答案: 【小题 1】人的价值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5、。 (2分 ) 【小题 2】举例论证。( 2分)通过举出李白杜甫诗歌的事例,论证了人的价值在于其创造和贡献,不在于人的权利和地位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可信度。( 2分) 【小题 3】因为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 (3分 ) 【小题 4】言之成理即可。如: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 (3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话,或根据文章大意总结。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论
6、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其中举例论证是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需要学记住常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主要分析句子在文章中所处位置,后面的句子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仿照例句,能够证明中心论点的 人物事例即可。注意论据是为证明论点而存在的。答案:不唯一。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7、合 C。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20分 ) 仰望父亲 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 18岁。从 1岁到 18岁,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到读高中,我是在仰望着父亲忙碌而疲惫的身影中长大的。从小我在山下,看惯了父亲在山上放羊砍柴、开垦荒地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我在树下,看惯了父亲在高高的树杈间腾挪跳跃的矫健身影;晨曦中夕阳下,我在院子里,看惯了父亲站在房顶远眺天际的从容身影 到现在,父亲的身影,不时 地在我脑海中映现,使我由时时思念父亲,进而常常思考父亲,心目中更加钦敬父亲。 父亲的孝行,让人仰望。小时候村里一些大人常在我面前讲: “你父亲真是个孝子。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对我奶奶的饮
8、食起居特别在心。父亲为了使奶奶活得心气顺、活得有精神,过段时间总要给奶奶买些好吃的,每天再忙都要和奶奶说会话,在精神上抚慰奶奶。父亲在世时,每年清明,引领家族男人上坟祭祖,心态虔诚,行止敬重。在我爷爷的父亲坟地上的碑楼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深恩堪裕后,下联:至孝在尊亲,横批:追远。我想这肯定是我们家族的良风美德,是影响了父 亲一生的传统孝文化。 父亲的教行,让人仰望。父亲教我做事明理。记得有一年春天种玉米,父亲在前面犁地,母亲在中间撒种子,我和哥哥在后面施粪。偶尔我偷懒不好好施粪。待到秋收之时,父亲把我领到地里,指着长得参差不齐的玉米对我说: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看着因我施粪不匀而长势不
9、好的庄稼,我心里十分懊悔。父亲在教我做这些农家活的过程中,使我明白许多事理。父亲教我明志。记得我 12岁那年,父亲领我在山上开垦荒地,我累得精疲力竭。坐下休息时,父亲问我: “天山,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尽管我当时的回答不切实际,但父亲没有嘲笑我 ,却深情地抚摸着我的头,眼望着远方,颇有感触地对我说: “生在山村里,要有走出深山的想法才行。山外的世面大着呢! ”现在想起来,正是父亲的那一问,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父亲的力行,让人仰望。 a 。 50年代后期,爷爷患病,大伯因病早逝,家道中落,家庭一下子跌到谷底。全靠父亲上上下下要照应,里里外外要兼顾。 b 。听哥哥说大伯去世前,曾借了邻村
10、一户人家 300元钱。大伯去世后,人家上门讨债,父亲答应 10天后还。到了第 9天,父亲没有筹到钱,下狠心卖了自家耕地磨面的犍牛,偿还了大伯欠下的外债。 C 。父亲 20多 岁被抓壮丁,经受过枪林弹雨的战场,解放后遭受过不明不白的批斗;父亲 30岁到 40岁,领头创办县级国营黄土坡、老虎沟、马匹凹煤矿,曾任总经理,取得过骄人的业绩,但更遭受过莫大的委屈 d 。 60年代,为了全村人出行方便,父亲带领村民,费尽艰辛,打通了西庄村至武家河村约 2.5公里长的盘山路,那是我们村走出深山通往稷山县的第一条大路。改革开放初期,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经商、创办企业。最后,在为武家河大队创办煤矿的过程中,含
11、辛茹苦、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记得父亲去世当天,我从乡宁一中赶回家,匍匐在炕上给父亲清洗 双脚。 那是怎样的一双脚啊,脚上有土、有煤渣子,脚底的老茧厚厚的一层,脚上的肉很少,骨头和青筋缠在一起 。我知道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人生,就是靠这双脚走过来的。如今,我愈加明白: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 仰望父亲,眼底潮涌; 仰望父亲,心生光明;仰望父亲,行止入常。 (选自 2012年散文选刊第 2期,有改动) 【小题 1】阅读全文,说说 “我 ”曾在哪些方面仰望过 “父亲 ”。( 4分) 【小题 2】仔细阅读第 段
12、,回答下面两题。 ( 6分) ( 1)以下四句话出自第 段,现将其放回原段 a、 b、 c、 d处,正确的顺序为( )( 3分) 父亲是一个支撑门事、忠厚力行的人 父亲是一个历经挫折、坚韧力行的人 父亲是一个心想众人、务实力行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于担当、守信力行的人 A B C D ( 2) “力行 ”一词,出自礼记 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史记 儒林列传也有过类似论述: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请结合语境简要说明 “父亲的力行,让人仰望 ”中的 “力行 ”的意思。( 3 分) 【小题 3】作者以 “仰望父亲,眼底潮涌; 仰望父亲,心生光明;仰望父亲,行止入
13、常 ”的感叹收束全文,可谓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谈谈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 4分) 【小题 4】有人认为第 段划线句对父亲的脚的细腻描写,有损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你赞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本文的理解?( 6 分) 答案: 【小题 1】仰望着父亲的身影;仰望父亲的孝行;仰望父亲的教行;仰望父亲的力行。 【小题 2】 B( 2)努力实践,( 1分)竭力而行( 1分) 【小题 3】( 1)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一生影响之大( 1分),( 2)表达了 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景仰之情。 【小题 4】谈到对父亲的怀念,敬重两方面谈(一点 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因为( 1)父亲粗糙的双脚折射
14、出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一生,这正是父亲值得仰望的伟大之处。( 2)同时父亲的双脚也使我愈加明白: “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 ”的人生哲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总结概括能力,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被仰望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辛斯的理解能力,注意每一句后面的解读和诠释。是与每一句话相对应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与中心意思有关,表达父亲对自己的
15、深远影响,意思对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赞同,然后再根据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说出理由。言之成文。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华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