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芜湖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芜湖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芜湖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芜湖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徐新 ( 20分) 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个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 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达到 30米的高度,在六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溯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
2、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的时间内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后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 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却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而正是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才能够坚强立于岩石之上,虽经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毛竹在蓄势后的 “魔法生长 ”,黄山松在风雨中的 “气定神闲 ”,都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才有了黄山松悬崖峭壁上的从容。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逆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
3、困难吓倒;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成就辉煌的人生。 十九世纪,一个美国男孩靠在火车上卖报纸和雪茄烟为生,可是当旅客们谈起有关投资方面的事情时,他总会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梦 想成为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交易商。为了这个梦想,他长大后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万根的K 线一根根画到纸上,并对着这些 K 线静静地思索、潜心地研究。后来他干脆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整整六年,他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预测方法,命名为 “控制时间因素
4、”。于是,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五亿美元,创造的理论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他就是威廉 江恩 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 “波浪理论 ”的创始人 。 其实, 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 “伏笔 ”。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地积聚力量,不断坚实人生基础,才会在最恰当的时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顺利地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度。(摘自思维与智慧 2010年 10月上半月)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4分) 【小题 3】第 段中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分) 【
5、小题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段的内容。( 3分) 【小题 5】作者说 “生命是一个 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 ”伏笔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是怎么做的?( 6 分) 答案: 【小题 1】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3分 ) 【小题 2】作者直接用标题点明论点,在文中先写毛竹和黄山松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从而成就了生命的奇迹,再运用类比联想传入对人生的感悟,突出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这一中心论点。 (4分 ) 【小题 3】起到了引出下文、深入论证的作用。由上文的毛竹、黄山松转入到论点的提出与论证。 (4分 ) 【小题 4】威廉 江恩在潜
6、心的研究中实现了人生梦想。 (3分 ) 【小题 5】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充实自己的过程,生命就在每一天的进步中成熟起来,丰盈起来,每个人走过的经历都在书写自己的未来。我每天认真地学习、积极地锻炼,都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身体基础。 (6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认真体会作者写 “毛竹 ”的生态特征 以及举美国男孩子的故事与 “
7、论点 ”的关系,抓住第四段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理解作者证明论点的思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在文字段与段之间此类的 “反问句 ”或 “设问句 ”一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要具体说明由什么内容(承上)引导到什么内容的论证(启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概括内容,不需要评述,提及人名和主要的事迹,简要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题 5】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 “创造的过程 ”“积淀的过程 ”两个关键,联系文章,可从
8、自己现在 “积淀 ”知识为将来大有作为的 “创造 ” 积蓄能量这个角度谈。要注意的,此类题要联系文意和自己的现实生活。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特别奖励( 20分) 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教英语的姓宋的老头。 第一堂英语课,宋老师将一张偌大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壁上,虽然是手写的,但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逐个地教我们: “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 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他说对此次测验
9、成绩优秀的学生,将给予特别的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前,眼望着门外出神。 20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立即收上试卷,并很快阅完了所有试卷,然后拍拍手,轻松地宣布: “很好!除了一个同学写 错了 3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 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前,我不得不警告这个学生 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 张小哲是一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不惹人注目。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宋老师对他说道: “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而独有你一个弄出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 ” 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 ”宋老师一反之
10、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近似残酷的威严, “惭愧,还是不惭愧? ” “我不惭愧。 ”张小哲轻声地说,但他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脸 绷得紧紧的。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难道大家错了而你一个是对的?快说!什么理由? ”宋老师近似歇斯底里地吼道,并一步步向他逼近,脸上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我们不再幸灾乐祸,心里都有些紧张地为张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 ”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你不要逼我,我不会说的,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 ”他真的提起了书包。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朝张小哲走过去,双手放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暴怒,
11、温和地说道: “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 ” 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语重心长地说道: “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我并不急于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但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所以才有今天的这个测验。请大家再次抬头仔细看看我身后的那张字母表 你们以为我忘记摘下的字母表,它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而除小哲外,你们全部照抄不误。他虽然没有得到一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人,所以,他敢于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人能在强大的逼迫下坚持真理,威武不屈。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要有品德。这,这就是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 励! ” 那一刻,全班 54名同学有
12、 53名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小题 1】监考过程中,老师为什么要 “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前,眼望着门外出神,20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 ”?( 4分) 【小题 2】老师给学生的 “特别奖励 ”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分) 【小题 3】选文中两次提到那张挂在墙上手写的字母表,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最后,那 53名同学为什么 “低下了头 ”?( 4分) 【小题 5】文中表现了张小哲哪些可贵的品质?( 5分) 答案: 【小题 1】老师有意考验学生是否诚实。( 4分) 【小题 2】重要的不只 是成绩,更要有品德。( 3分 ) 【小题 3】前后呼应。 (4分 ) 【小题
13、 4】为自己的抄袭而感到惭愧。 (4分 ) 【小题 5】诚实,坚持真理,不屈服。 (5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老师说的 “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和老师故意挂一张有错的字母表这一细节即可理解老师要考验学生是不是诚实。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注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老师说的话直接引述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 “结构上的作 用 ”,就要从这方面考虑。文前文后两次提到 “字母表 ”,从结构上讲不外乎联系前后文的照应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
14、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最后一般老师说的话 “而除小哲外,你们全部照抄不误 ”这个侧面分析此时学生们的愧疚心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结合老师讲的话,可从小哲坚持不作弊和不愿 “认错 ”两个方面来概括其品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1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 ”陈胜、 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分 ) 会 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芜湖县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