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安徽省芜湖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徐新 ( 20分) 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个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 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达到 30米的高度,在六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溯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
2、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的时间内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后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 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却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而正是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才能够坚强立于岩石之上,虽经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毛竹在蓄势后的 “魔法生长 ”,黄山松在风雨中的 “气定神闲 ”,都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才有了黄山松悬崖峭壁上的从容。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逆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
3、困难吓倒;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成就辉煌的人生。 十九世纪,一个美国男孩靠在火车上卖报纸和雪茄烟为生,可是当旅客们谈起有关投资方面的事情时,他总会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梦 想成为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交易商。为了这个梦想,他长大后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万根的K 线一根根画到纸上,并对着这些 K 线静静地思索、潜心地研究。后来他干脆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整整六年,他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预测方法,命名为 “控制时间因素
4、”。于是,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五亿美元,创造的理论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他就是威廉 江恩 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 “波浪理论 ”的创始人 。 其实, 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 “伏笔 ”。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地积聚力量,不断坚实人生基础,才会在最恰当的时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顺利地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度。(摘自思维与智慧 2010年 10月上半月)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4分) 【小题 3】第 段中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分) 【
5、小题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段的内容。( 3分) 【小题 5】作者说 “生命是一个 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 ”伏笔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是怎么做的?( 6 分) 答案: 【小题 1】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3分 ) 【小题 2】作者直接用标题点明论点,在文中先写毛竹和黄山松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从而成就了生命的奇迹,再运用类比联想传入对人生的感悟,突出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这一中心论点。 (4分 ) 【小题 3】起到了引出下文、深入论证的作用。由上文的毛竹、黄山松转入到论点的提出与论证。 (4分 ) 【小题 4】威廉 江恩在潜
6、心的研究中实现了人生梦想。 (3分 ) 【小题 5】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充实自己的过程,生命就在每一天的进步中成熟起来,丰盈起来,每个人走过的经历都在书写自己的未来。我每天认真地学习、积极地锻炼,都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身体基础。 (6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认真体会作者写 “毛竹 ”的生态特征 以及举美国男孩子的故事与 “
7、论点 ”的关系,抓住第四段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理解作者证明论点的思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在文字段与段之间此类的 “反问句 ”或 “设问句 ”一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要具体说明由什么内容(承上)引导到什么内容的论证(启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概括内容,不需要评述,提及人名和主要的事迹,简要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题 5】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 “创造的过程 ”“积淀的过程 ”两个关键,联系文章,可从
8、自己现在 “积淀 ”知识为将来大有作为的 “创造 ” 积蓄能量这个角度谈。要注意的,此类题要联系文意和自己的现实生活。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特别奖励( 20分) 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教英语的姓宋的老头。 第一堂英语课,宋老师将一张偌大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壁上,虽然是手写的,但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逐个地教我们: “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 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他说对此次测验
9、成绩优秀的学生,将给予特别的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前,眼望着门外出神。 20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立即收上试卷,并很快阅完了所有试卷,然后拍拍手,轻松地宣布: “很好!除了一个同学写 错了 3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 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前,我不得不警告这个学生 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 张小哲是一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不惹人注目。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宋老师对他说道: “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而独有你一个弄出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 ” 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 ”宋老师一反之
10、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近似残酷的威严, “惭愧,还是不惭愧? ” “我不惭愧。 ”张小哲轻声地说,但他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脸 绷得紧紧的。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难道大家错了而你一个是对的?快说!什么理由? ”宋老师近似歇斯底里地吼道,并一步步向他逼近,脸上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我们不再幸灾乐祸,心里都有些紧张地为张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 ”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你不要逼我,我不会说的,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 ”他真的提起了书包。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朝张小哲走过去,双手放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暴怒,
11、温和地说道: “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 ” 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语重心长地说道: “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我并不急于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但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所以才有今天的这个测验。请大家再次抬头仔细看看我身后的那张字母表 你们以为我忘记摘下的字母表,它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而除小哲外,你们全部照抄不误。他虽然没有得到一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人,所以,他敢于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人能在强大的逼迫下坚持真理,威武不屈。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要有品德。这,这就是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 励! ” 那一刻,全班 54名同学有
12、 53名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小题 1】监考过程中,老师为什么要 “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前,眼望着门外出神,20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 ”?( 4分) 【小题 2】老师给学生的 “特别奖励 ”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分) 【小题 3】选文中两次提到那张挂在墙上手写的字母表,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最后,那 53名同学为什么 “低下了头 ”?( 4分) 【小题 5】文中表现了张小哲哪些可贵的品质?( 5分) 答案: 【小题 1】老师有意考验学生是否诚实。( 4分) 【小题 2】重要的不只 是成绩,更要有品德。( 3分 ) 【小题 3】前后呼应。 (4分 ) 【小题
13、 4】为自己的抄袭而感到惭愧。 (4分 ) 【小题 5】诚实,坚持真理,不屈服。 (5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老师说的 “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和老师故意挂一张有错的字母表这一细节即可理解老师要考验学生是不是诚实。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注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老师说的话直接引述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 “结构上的作 用 ”,就要从这方面考虑。文前文后两次提到 “字母表 ”,从结构上讲不外乎联系前后文的照应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
14、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最后一般老师说的话 “而除小哲外,你们全部照抄不误 ”这个侧面分析此时学生们的愧疚心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结合老师讲的话,可从小哲坚持不作弊和不愿 “认错 ”两个方面来概括其品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1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 ”陈胜、 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分 ) 会 天
16、大雨 度 已失期 失期, 法 皆斩 等 死 扶苏以数谏 故 今 或 闻无罪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 【小题 3】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 (2分 ) 【小题 4】陈 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 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3分 ) 答案: 【小题 1】适逢 估计 按照法律 同样 缘故 有的人 (6分 ) 【小题 2】 全国百姓苦于秉朝统治已很久了。 (陈胜 )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意对即可 )(4分 ) 【小题 3】直
17、接原因: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分 ) 【小题 4】答案:要点: (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 (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意对即可 )(3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会 ”“等 ”“或 ”是古今异义字词, “故 ”“度 ”是多义词, “法 ”是名词动用,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概括语境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把 “苦 ”“间 ”“之 ”“次所 ”等关键词理解清楚( “苦 ”是意动用法,直接译成 “苦于 ”即可),准确翻译,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18、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问题是课堂上老师必讲的,根据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注意不要错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 析:从陈胜分析形势和安排起事准备谋划和操作两个方面来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语言表达 短文修改 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 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 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 读得好不好,要看 _(实验、实践、实力)。 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 “百无一用是书生。 ” 但是如果
19、是个 “读书种子 ”,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小题 1】文中第 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方法。( 2分) 【小题 2】从第 句的括号内三个备选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 2分) 【小题 3】第 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答案: 【小题 1】将句号移到引号外 【小题 2】实践 【小题 3】在 “书中 ”后加 “精华 ” 试题分析:小题 1 引号与句号在一起的用法是,引句后有语句,句号在引号外,引句后没有语句,句号在引号内。小题 2“读书 ”是平日中一种活动, “实践 ”符合其义,而 “实验 ”指在在指科学学术上的研究活动,不是指一般的日
20、常活动。 “实力 ”所具备的能力。小题 3“吸收书中 ”缺少宾语的中心语,所以要加 “精华 ”。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 “雨的诉说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小题 1】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 “当鱼塘寒浅留滞( d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 n)哑歌不成调子。 ”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 “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 “滞 ”应该读 _ , “喑 ”应该读 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 2分
21、) 【小题 2】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 7分)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 润物细无声 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 文段的第 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_ 应改为 _ 。 _ 应改为 _ 。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 _。( 1分) 第 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 _(作者)的 _中
22、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 2分) 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2分) 【小题 3】吴同学总结道: “ 刚才同学们围绕着 雨的诉说 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 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 雨的足音 的录音, 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 4分) 第 _有毛病,应改为: 第 _有毛病,应改为: 【小题 4】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 “雨的功过 ”
23、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 1998年长江发生 了继 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 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 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 3分) 答案: 【小题 1】 zh yn 【小题 2】 晰 淅 魄 魂 春雨 朱自清春 随潜入夜 【小题 3】 改法一:将 “而且 ”改为 “所以 ”。 改法二:同学
24、们不仅准备充分; 改法: “通过 ”与 “使 ”删去其一。 【小题 4】雨对人类有功。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过量的降雨会引发灾难,造成经济损失。 试题分析:小题 1注意两个字不要 “读字读半边 ”,可根据句意协助推断字的读音。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别。小题 2阅读时特别注意文段中形似易错字,根据语境和汉字的形声特点来辨别汉字的正误。根据文段中雨 “细密 ”的特点可判断是写 “春 ”。文学常识根据记忆填写即可。小题 3“由于 ”与 “所以 ”搭配,是因果关系, “不仅 ”与 “而且 ”搭配,是递进关系。小题 4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说到 “功 ”与 “过 ”,二是要结合材料的内
25、容,三是用自己的话说,语言要简洁。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著导读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4分 )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等 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 _、_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 108名好
26、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义旗上写着 “_”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_ ”的主题。 答案:血溅鸳鸯楼、误入白虎堂、倒拔垂杨柳等 替天行道 官逼民反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中空前所提供的材料,选自己熟悉的故事填写,语言要简洁(短语结构最好相同)。引号中要填写书中或评述小说材料中现成的短语。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9分) 【小题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 雪) 【小题 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小题 4】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
27、5】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小题 6】默写刘方平月夜 , 。 , 。 答案: 【小题 1】人迹板桥霜 【小题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题 3】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4】足蒸暑土气 【小题 5】叶底黄鹂一两声 【小题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试题分析:注意易形似和同音易错字的写法,不要写错。 “竞 ”不为 “竟 ”, “折 ”不为 “拆 ”, “零 ”不为 “凌 ”, “碾 ”是 “石 ”字旁, “作 ”不为 “做 ”, “蒸 ”不为 “煮 ”, “暑 ”不为 “署 ”, “鹂 ”不为 “鹤 ”, “ 阑干 ”不为 “栏杆 ”,
28、 “偏 ”不为 “扁 ”, “纱 ”不为 “沙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请以 “那件小事激励了我 ”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 1)考虑内容的充实,不得少于 450字。 ( 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例文: 那件小事激励了我 回首过去,大大小 小的事突然涌上心头。不知是好、是坏、是悲、是喜,有的只是琐碎的记忆。依然清晰的只是一件小事罢了,但是偏偏是这样一件小事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激励着我。 “滴 ”的一声楼下的门开了,我的心里却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怖 大厅里面挤满了人,大小老少在一起面上带的不是笑容,而是愤怒。大家都在议论的火热朝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按电梯
29、,一看原来电梯坏了难怪大家都 心里也愤怒了起来:什么烂电梯嘛简直不可理喻,什么时候不坏偏偏要过年了就坏了。这时只见一位阿姨手拿电话,对着门卫室大声说: “我们大家的电梯坏了了,门卫呢?一个小时前我就给门卫说了,他说打电话让人来修了。可是我们在这儿等了半个小时也不见修理工来修,门卫说自己出去打个电话,打着打着。人就不见了,给他打电话也不接,责任在他心里到底算什么? ” 旁边的人也跟着附和着,顿时间大厅里沸腾起来。我的心里顿时间有了充满两个巨大的字眼 “责任 ”。是的,责任是多重要的东西。你得到了,相当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而失去了,多少金钱也换不回 来一丁点责任。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许岁月会夺取你的美
30、貌,会回收你的激情,但不会要回你的真诚、善良、担当。一个人的最好的品质上帝不会没收,你可以选择去珍惜自己的长处。或许你不是最好的但是你是最努力的,这对于我足够了。 我母亲只淡淡的说了一句: “走楼梯吧! ”不知母亲是怎样想的。只紧跟在后。 或许在经历过一些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有事中的责任,有事后母亲给我的包容。激励我的小事刻在我的心里,永远伴我成长。 试题分析:这篇命题作文是比较好写出怕。要注意是,选材要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此小事对自己有点影 响,即扣住题眼 “激励 ”,小事的具体情况可以不必多写细节,把 “激励 ”自己的让自己感动的某一细节突出即可,文中最好写出在 “小事 ”的激励下,自己有什么变化。文章可以用 “总分总 ”的结构和夹叙夹议方法来写,先说很多生活小事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影响,然后过渡到对一件事的叙述,最后再总的阐明此事对自己的 “激励 ”作用(也可边叙边议,例文就是这样),表达自己某种感情或感悟。所要提醒的是,文章开头不要用 “经历的小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这样俗套的比喻,可直接说自己经过了很多事情,记忆尤深给自己教益的是某件事即可。 考点: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