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攒 ( zn)聚五 行 ( hn)缺土 B寒 噤 ( jn) 消声 匿 ( n)迹 C 殷 ( yn)红 郑 ( zhn)重其是 D阔 绰 ( chu ) 一 筹 ( chu)莫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有两个考查点,读音和书写。了解词义,用普通话拼读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辅助判断字的读音,注意声韵母和标调有无错误,声母的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的前后鼻音是易错点,要注意。 A项中 “行 ”声母为 x,B项中 “噤 ”韵母是前鼻音 in, “消 ”为 “销
2、 ”, C项中 “是 ”为 “事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 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 是呵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 “跌倒是一次纪念 ”,又把这种 “纪念 ”比喻成 “花 ”,生动 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 “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 ”,运用对偶,句式工整
3、,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 “走呵 ”,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 “我们 ”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 “直上云霞 ”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 “我们 ”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从 “方法 ”和 “作用 ”两点上判断, C句的对偶,是表达 “坚持不懈不言弃 ”的含义,不是表达 “同甘共苦的友谊 ”,故错。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 B “宫廷游戏
4、”发生在大人国, “简化言辞,以物示意 ”发生在飞岛国。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和寓言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 国等地的经历。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中关键信息,回顾所读小说,仔细判别。 C 句中 “简化言辞,以物示意 ”是发生在慧 国,故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词类活用常常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以下加
5、点词语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2分) A我流着泪微笑,泪水 纯洁 我的心情。 B长久地凝视初绽的花苞,让缤纷的色彩 亮丽 小生命的肌肤。 C千百双小草的手,在 拭干 了岁月的忧伤之后,终于失手破碎了那颗烘烫的太阳。 D长在泥土味中,滚爬在泥土味中,妈妈的毛线针已长成一片竹林, 青翠 我的童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谓 “词类活用 ”就是改变原来的词性用作其它词性, C句 “试干 ”却是保留了原来的动词性,不属于活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 被坚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 社
6、稷 ,功宜为王。 ” 陈 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 刑 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A被:通 “披 ”,穿 B坚:铁甲 C社稷:国家 D刑:刑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比如本题中 “被 ”是通假字, “坚 ”是形容词名用, “刑 ”是名词动用,故 D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在全国连续发生几起校园安全事故后,各
7、地中小学纷纷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前几年下海的他现在事业有成,开了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 3050岁之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 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可采用排除法,将显明有错误的句子先行排除。 A句 “能否 ” 与 “是 ” 主谓搭配不当, C句 “因为 ”“而且 ”关联词搭配不当, D句 “平均年龄 ”应该是确数,与 “之间
8、”矛盾。故 B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偷 秋 李雪峰 农历八月的月亮将圆时,大地已经熟透了,风变得浓稠了,庄稼的腥香和村庄中桂树的浓香混合着弥漫着,似乎村庄就像一只烤熟得飘溢着野香的玉米棒。八月十五夜里,夜空澄明,圆圆的玉盘似的月亮还未从村庄东边的山岗上升起时,村庄里许多人家的晚饭已经摆上了,一盘月饼,几个烤熟的玉米棒,一盘花生,三五碟又香又辣的菜肴,一坛新开封的稠米酒或玉米烧,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树下,边笑声盈盈地说话,边滋滋溜溜地咂酒。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9、, 惹得 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 但一般人家是不多喝的,酒至微醺,月上中天时,大家还要披着夜色去偷秋呢。 月亮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 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庵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 “偷秋了! ”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 “偷 ”,任他们坐在果树下嚓嚓嚓嚓香甜地吃去。当然,果园里的 老头也是要去偷一把的,去邻地里扯几秧颗粒已经饱满的花生,去旁边的玉米
10、地里偷掰来一个玉米棒,或者坐在庵前的月色里偷偷想一些遥远的往事儿。 这个夜晚,许多人到中年的人也往往夫妇俩肩并肩或一前一后潜入月色中去,他们的婚姻大多靠的是媒婆之言,年轻时很少这样浪漫过,很少在月色下这样悠闲地肩并肩甚至手携手逛荡过、沉醉过。但他们今晚是出来偷秋的,在庄稼地里转悠了半夜;总不能空着两手回去吧,于是他们掰了别人的一个玉米棒,或者扯了一棵别人菜地里的葱就回家了。 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 ,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 “偷 ”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庄子里常常
11、有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例如庄东头的靳四爷早看上了刘老六家的一个金黄色牛腿大南瓜,偷秋时偷回来了,第二天一看,不是金黄色的那个,而是另一个嫩嫩的绿皮牛腿瓜,他空欢喜了一场。还有庄中央白金贵的楞小子白坤子,趁偷秋跑到邻庄去和姑娘幽会,恰被出庄偷秋的姑娘父亲撞上了,限令他几天后央媒去攀亲。在我们米家庄最笑人的偷秋趣事儿是,庄甫陈贵老头眼老昏花去偷秋,竟偷到自 家的菜地里,把家里人留在地里留做瓜种用的几根老黄瓜给偷回来了。 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
12、运气。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 ”字的,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 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 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 注: “偷秋 ”是岳西的一种传统民俗。 【小题 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极力状写秋天的景象和庄户人晚饭的场面 ( 2 分) 【小题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画线句或加点
13、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 月亮 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 漫过 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 【小题 3】文章第 段插叙庄子里常常有的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小题 1】( 2分)既渲染了偷秋活动的愉快的气氛,又为后文的偷秋作情节上的铺垫。 【小题 2
14、】( 6分)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狗的欢快;从侧面烘托出庄户人宴席的热闹、愉悦。( 3分) “漫 ”写出月光洒满整个山村的景 象,极富动态感。表现了 “偷秋人 ”对山村月色的喜爱之情。( 3分) 【小题 3】( 3分)补叙庄子里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丰富了偷秋的情节,进一步表现了庄户人的淳朴、率真、浪漫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全面、更丰满。 【小题 4】( 3分)对淳朴、豪爽、乐观的庄户人喜爱、赞美;对温馨、幸福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对喧嚣忙碌的现实生活的反思。 【小题 1】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在叙事作品中一般是为了环境烘托和表现人物的情感,阅读全文后,根据内容从这两个方面分析理解。
15、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其作用,第一句是热闹场面的,从以写物从侧面烘托来人情来说明,第二句是写景色的,从写景的特色与表达作者情感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文写的是美好的往事,美好的乡俗乡情,从情节的丰富性和表现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分析理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了解全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调,理解作者对往日生活对家乡人的一片深情。可以用 “表达了 ”“ 赞美了 ” 这样的句
16、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 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 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 28亿至 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 5年内, “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 1/4,居世界第109位。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 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
17、方淡水资源的 1/4。据统计,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 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 “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 智囊机构 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 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 1997年断流 226
18、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 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 600多座城市中,有 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 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 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 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要浇 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 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 2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无锡市 太湖 格致中学 初三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