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 【小题 1】 kn( )察 【小题 2】摩( ) su 【小题 3】含 xn( )茹苦 【小题 4】问鼎苍 qing( ) 答案: 【小题 1】勘察 【小题 2】摩挲 【小题 3】含辛茹苦 【小题 4】问鼎苍穹 试题分析: 【小题 1】 “勘察 ”的 “勘 ”在书写的时候,不能写成同音字,要注意 “勘察 ”的意思。 【小题 2】 “摩挲 ”的 “挲 ”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 “挲 ”是 “沙 ”字头。 【小题 3】 “含辛茹苦 ”的 “茹 ”要写成 “草字头 ”,不能写成与
2、之同音的字。 【小题 4】 “问鼎苍穹 ”的 “穹 ”要写成 “穴 ”字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对于积累的误读误写字,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2分 ) 这样的中国人 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如果没有梁思成,早 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
3、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 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出身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 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因国恨
4、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出: “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 所以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 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 “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 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
5、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 ”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 “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 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感到另一种感觉,那就是 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荣有大海的男人。谁
6、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 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线上挣扎, “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 ”。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 林徵因在回答 日本人来了怎么办 这句话时,平静而言 :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 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 的准
7、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徵因。 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 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 欲罢不能 。 (选文有删改 ) 【相关链接】 梁思成 :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申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林徵因 建筑学家和作家。 【小题 1】从叙述顺序来看,第 (5)、 (6)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 【小题 2】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补 写( 15)段 他们说 的内容。 (2分 ) 【小题 3】( 16)段林徽因的回答,
8、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或情感 (2分 ) 【小题 4】第( 19)段中的两个 竟然 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 【小题 5】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3分 ) 答案: 【小题 1】 (1)交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亲人都在与日军抗争中壮烈殉国的惨遇 (1分 );( 2)衬托出梁思成夫妇提出并支持对日本的京都、奈良实施保护这一行为的高尚与可贵 (2分 )。 【小题 2】( 1)中国在受难 (1分 );( 2)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 (1分 )。 【小题 3】表达 了林徽因随时准备在危难之时与祖国同生死共命运的决心 (2 分 )。 【小题 4】不能删。 “竟然 ”有出人意料的意思,连用
9、两个 “竟然 ”突出了梁思成夫妇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取得成就之大、钻研热情之 (1分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执着钴研精神与敬业精神的敬佩 之情 (1分 )。 【小题 5】对日军充满愤慨与仇恨;富有仁爱与责任;追求心中的真理;热爱祖国。 试题分析: 【小题 1】插叙的作用(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示例:(1)交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亲人都 在与日军抗争中壮烈殉国的惨遇;( 2)衬托出梁思成夫妇提出并支持对日本的京都、奈良实施保护这一行为的高尚与可贵。 【小题 2】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对爱国夫妻,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
10、生活而离开苦难的中国,所以,当有人邀请他们去美国定居的时候,他们会说: “中国在受难,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与祖国一起沉浮。 【小题 3】根据文章的描述,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亲人一个继一个在战火中为国捐躯,面对现实,他们选择了与祖国共沉浮的决定,所以他们随时准备在危难之时与祖国同生死共命运的决心。 【小题 4】为了突出了梁思成夫妇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取得 成就之大、钻研热情之 ,作者在 19段连用了两个 “竟然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执着钴研精神与敬业精神的敬佩 之情。 【小题 5】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梁思成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1)对日军充满愤慨与仇恨;( 2)梁思成提出保护日本京都、奈良这一行为,显
11、示他的高贵品质,富有仁爱与责任;( 3)在疾病缠身、物质匮乏的困苦环境下依旧潜心研究,追求心中的真理;( 4)热爱祖国,拒绝定居美国的邀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一定要理解所写的内容,理解时要注意看本段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本段与下文有什么 联系,在反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等。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
12、,又要突出重点。题目的含义一般从表面义和深层的意思相两方面去回答。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文章内容,并联系全文主旨做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才会准确、全面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6分 ) 植物激素 在古代,人们把青的梨子采摘下来,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会很快变甜变软;采了生的猕猴桃,老人们也会说,把它们跟苹果放在一起,会软得更快。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无花果结果之后,会在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认为这样可以让果实更大、成熟更快。 而在中国的农村,许多核桃树上布满了伤
13、痕,都是人们故意砍的,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了近代,科学家们发现,古人或许是 “歪打正着 ”了。这 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 “植物激素 ”中的一种。随着乙烯的面纱被揭开,那些 “传统智慧 ”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熏香时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从而促进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苹果会不断释放乙烯,也就能促进猕猴桃的软化;砍伤无花果树和核桃树促进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伤害会让无花果树或者核桃树释放出大量乙烯。 划伤果树是为了让它自己产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处理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这就是 “植物激素 ”促进生长的原理。在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乙烯利的东西,它被
14、植物吸收之后转化成乙烯,从而产生 “激素 ”效应。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当你听说 “激素催熟果实 ”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黑心农民 ”的非法操作。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它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周期。 经常看到记者揭露 “黑心商贩 ”用 “化学药品 ”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变熟的 “黑幕 ”。其实,葡萄和香蕉这样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产地把这些果实提前采摘,运送到远方或者保存到另一个季节,拿出来施以乙烯利,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就可以进一步 “成熟 ”。且不管这样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树上成熟的一样 美味,这至少让远方的人们或者在
15、不同的季节吃上这些水果。 人们总是担心这种能够催熟水果的 “激素 ”会促进人的发育。想想,它本来就是植物生长中会自然产生的气体,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够让人 “早熟 ”,那么天然的也一样 人体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产生。 实际上,任何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对植物才有刺激作用。合理使用植物激素,不仅对生产者有利,对于消费者也是有利的 归根结底,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 (选文有删改 ) 【小题 1】第 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分 ) 【小题 2】第 段 “歪打正着 ”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 ) 【小题 3】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消费者
16、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全文分析。 (2分 ) 答案: 【小题 1】举例子( 1分)以 “古埃及人划伤无花果树 ”为例,说明砍伤果树能促进结果,引出说明对象 “植物激素 ”( 1分 )。 【小题 2】某些看似不科学 (或 “不恰当 ”)的习俗或方法 (1分 ),却恰好能证明其科学性 (或 “合理性 ”)的 结果 (1分 )。 【小题 3】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吃上相同的水果 (1分 ),商品的价格会因此降低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为了说明砍伤果树能促进结果这一特点,也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植物激素 ”,作者运用了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以 “古埃及人划伤无花果树 ”为例,准确的说明了这一特点,
17、同时也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小题 2】古人在不知什么原因的情况之下,在树上划口子,以便促进果子的成熟,但是正是这一做法,确是很有科学原理的。示例:某些看似不科学的习俗或方法,却恰好能证明其科学性的结果。 【小题 3】根据文章的第 3段和第 4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消费者有哪些好处即可。示例: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吃上相同的水果;商品的价格会因此降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点评:本题中涉及到概括内容、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方法等类型。概括内容做到 “在审清题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语段,从前向后寻找关键语句,并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出它们的特点。提倡分条作答,但要注意分数
18、的设置,一般一分对应一点 ”。说明文语言以及说明方法做到 “说明文语言一般考查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 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说明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 ”。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6分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苏州市 高新区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