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美韩进行联合军演,令朝鲜半岛的气氛更加紧张。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 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橘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本题按照选项中的修改内容一一
2、对应判断即可。 A项 A中缺少主语, “使 ”字多余; C成分赘余,去掉 “大约 ”或“左右 ”; D项句式杂糅。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晴天蜻蜓清晰 B跻身药剂济南 C脉搏博士赤膊 D捅进汹涌木桶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的形近字的读音的。日常学习中对于形近字一定要注意其读音,容易发生混淆的,更要强记、巧记。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请选出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 2分) A cho zho zhng chng B cho zho chng zhng C zho cho zhng chng D zho cho chng zhng 答案 : A 试题分析:这是姜女庙的一幅对联,这副对联一定要按照意思来考虑,并且要考虑到同音字,这样才能将这副对联正确的读出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 “硕士 ”“ 博士 ”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 “高智商的野蛮人
4、。 ” D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 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引号用法的题。选项 C中的引号因为是间接的引用的结束,因此引号应该在句话的里面。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 “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B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C春节期间,在泰州望海楼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D老师对大家历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同学之间就不要胡乱猜疑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
5、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用在此处,是不恰当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李志林的向生命鞠躬,完成后面的题。 ( 1)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 2)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
6、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 ( 3)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绝对是山上唯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 4)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 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 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它用前腿揽刮着,那是它的血。 ( 5)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 “这叫蚂蚱
7、,专吃庄稼,是害虫。 ” ( 6)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或许他在指望从土里刨出点什么东 西来。 ( 7)我点着一支烟,眺望远景。 ( 8) “跑了!跑了! ”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 ( 9)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
8、 10)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 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它每爬行一毫米,都要停下来歇一歇,或许是缓解一下身体里的巨大疼痛。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 11)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一个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当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
9、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蹬,从所抱的草茎 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生命所赋予它的最后一点儿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 ( 12)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3)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 来源 :Z#xx#k Com ( 14)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 “别,别,别动它!它太厉害了! ”我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 15)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小题 1】第 2段是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小题 2】第 8段儿子曾急切
10、地 “叫起来 ”,第 14段儿子连忙 “喊 ”。这一 “叫 ”一“喊 ”分别表现了儿子这样的思想感情?( 6分) 【小题 3】第 11段作者为什么将蚂蚱的逃生称之为 “生命的奇迹 ”?( 4分) 【小题 4】阅读全文后,你怎样理解小说结尾 “鞠躬 ”一词的含义 你的视野中有没有值得你鞠躬的人或物,请举出一例,并简要陈述。( 6分) 答案:【小题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 烘托出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为下文的悲壮作铺垫; 引出 “我 ”和 “儿子 ”发现一只还倔强活着的蚂蚱而感到惊恐、惊讶。(答 1 点给 2 分,答到两点即可) 【小题 2】 “叫 ”是因为蚂蚱跑了
11、,表现了儿子希望爸爸再次捉到蚂蚱的急切心情; “喊 ”是因为儿子被蚂蚱逃跑的过程所震惊,害怕爸爸再次捉蚂蚱,从而阻止爸爸。(各 3分) 【小题 3】在初冬季节,还能看到这山上唯一还活着的蚂蚱;( 2分)一个受到如此重创的蚂蚱竟能挣脱束缚,获得自由,这就是一个奇迹。( 2分) 【小题 4】 “鞠躬 ”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对伤害蚂蚱的愧疚、歉意;对生命的敬畏;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答到 2点即可给 3分);示例:司马迁, 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写出了光耀史册的史记;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 “第九交响曲 ”。 【小题
12、1】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写蚂蚱的求生,那么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就与此有关。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此处 “叫 ”是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 “喊 ”是 害怕我再去捉蚂蚱,可见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也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使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运用的题型。首先,这只蚂蚱是这山上唯一至今还活着的生命就是 “奇迹 ”;其次,这只本已很衰老孱弱的蚂蚱在受到摧残后,为了挣脱束缚,获得自由而顽强的抗争的精神更是一种 “奇迹 ”。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章的题目的理解,这必须要联系文章的内容考虑,要有原文意识。鞠躬,就是深深地经 一个鞠躬礼的意思,表达一种敬意或一种愧意,联系文章内容可知,是对蚂蚱坚强的毅力的钦佩,是对自己伤害蚂蚱的一种愧疚。后一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一定要对事例陈述正确,不能张冠李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14、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李复兴的饮水与健康,完成后面的题。( 10分) 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 ”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人体内 2/3 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 )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人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喝足够 的水有利于
15、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废物, 使患者早愈。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 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玲的增长,水占人体
16、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 ,大体如下:胎儿 90%、初生婴儿 80%、少年 75%、成年男子 70%、老年男子小于 65%。 所以, 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 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 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 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 ,每日 必须补充 2560 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 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
17、 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 6-8 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 1/3的饮水量。 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小题 1】这段文字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 “饮水与健康 ”之间的关系的?( 4 分) 【小题 2】文章第 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3分) 【小题 3】第 段加点的 “美国科学家测定 ”这几个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分) 答案:【小题 1】 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
18、心情; 喝足够的水,可延缓衰老,利于长寿。 (答对一点计 1分) 【小题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分),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2分) 【小题 3】不能( 1分), “美国科学家测定 ”说明结论的来源和根据( 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 “四个方面 ”,缺一不可,从文中找出四个说明 “饮水与健康 ”关系的方面即可。文章中各段有中心句: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第 段虽没有中心句,但内容要点比较易总结。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区七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