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23-200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pdf
《GB 50423-200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423-200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pdf(1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23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Codeor design of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pipelinecrossing engineering20071023发布 20011一一Ol实施:华芰民龛和量国萎质:监暑检萎检萎总詈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pipelinecrossing engineeringGB 504232007主编部门:中国石油
2、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o 8年3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3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23-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34、359、4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3124号)的要求,由中国石
3、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主编,会同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共同编制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油气管道穿越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并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征求国内有关单位的意见,在多次召开协调会、研讨会的基础上修改形成。本规范保留了行业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穿越工程SYT 0015198中行之有效的条文外,细化了定向钻穿越设计部分内帮,增加了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隧道设计及公路穿越计算等方面的内容。本规范共分8章,2个附录,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挖沟法穿越设计,水平定向钻法穿越设计,隧
4、道法穿越设计,铁路(公路)穿越设计,焊接、试压及防腐等方面的规定。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22号,邮编:065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1参编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西南分公司主要起草人:刘嵬辉邹大庆甘继国詹胜文2张怀法安玉红任亮李志勇赵炳刚蒲高军荣士伦陈杰程梦鹏张邕生向波王晓峰陈文备王立暖孙克玉李强目 次1总 则-(1)2术 语-(2)3基本规定(4)31基础资料(4)32材料(5)33水域穿越(6)34山地、冲沟穿越(9)35铁路(公路)穿越(1 0)36隧道穿越位置的选择一(1 1)4挖沟法穿越设计(1 3)41埋设要求-(1 3)42水下管段稳定(1 4)43荷载与组合(1 6)44管段计算(1 8)45防护工程设计(2 0)5水平定向钻法穿越设计一(2 4)51敷设要求(2 4)52管段计算(2 5)6隧道法穿越设计-(2 7)61一般规定(2
6、7)62荷载一(2 7)63作用组合与作用计算(2 8)64矿山法隧道设计(3 0)65盾构法隧道设计(3 3)66顶管法隧道设计(3 5)167竖井工程68斜井工程69工程材料610防水与排水611通风与照明612隧道内管道安装7铁路(公路)穿越设计71敷设要求72无套管穿越设计73有套管穿越设计8焊接、试压及防腐81焊接、检验82试压。83防腐一附录A偏压隧道村砌作用(荷载)计算方法附录B浅埋隧道衬砌作用(荷载)计算方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2(3 7)一(4 2)f 4 2)f 4 3、-(4 5)f 4 5)“(4 7)(4 7)-(4 8)(5 6)(5 8)r 5 8、(5 8
7、)-f 5 91(61)(6 3)(6 5)(6 7)1总 贝101为了在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确保工程做到安全、环保、经济合理、适用可靠,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在陆上穿越人工或天然障碍的新建和扩建工程设计。103穿越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管道穿越工程pipe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油气输送管道从人工或天然障碍下部通过的建设工程。202穿越管段crossing section穿过人工或天然障碍地段的管道,其长度包括穿越障碍物的长度和两侧连接过渡段的长度。203水域water
8、 areas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河流、湖泊、水库、沼泽、鱼塘、水渠等区域。204设计洪水designing flood与工程等级所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相对应的洪水;包括设计洪水流量、设计洪水水位、设计洪水流速等。205冲沟gully水流冲刷形成的沟堑。206水下管道稳定marine section stabilization水下管段不产生漂浮或移位。207裸露敷设laying bare穿越管段直接敷设于水域底床上。208水平定向钻穿越crossing by horizontal direction drillmg用水平定向钻机敷设穿越管段。209隧道穿越pipeline crossing in
9、tunnel在隧道中敷设穿越管段。2010矿山法隧道tunnel by digging2采用一般开挖地下坑道方法修筑的隧道。2011盾构隧道tunnel by shield digging用盾构机掘进建造的隧道。3基本规定31基础资料311穿越工程设计前,应取得所输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其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规定执行。312穿越工程设计前,应根据有关部门对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灾害性地质评估报告、地震安全评估报告及其他涉及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地选定穿越位置。穿越有防洪要求的重要河段,应根据水务部门的防洪
10、评价报告,选定穿越位置及穿越方案。313选定穿越位置后,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53,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取得下列测量和工程地质所需资料:1工程测量资料,包括1:2001:2000,平面地形图(大、中型工程)与断面图;2工程地质报告,包括1:2001;2000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岩土力学指标、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结论意见。314应根据下列钻孔布置要求获取地质资料:l挖沟埋设穿越管段,应布置在穿越中线上。2水平定向钻、顶管或隧道敷设穿越管段,应交叉布置在穿越中线两侧各距1550m处。在岩性变化多时,局部钻孔密度
11、孔距可布置为2030m。31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口o19地区的大中型穿越工程,应查清4下列四种情况,并取得量化指标:1有无断层及断层活动性质、一次性最大可能错动量。2地震时两岸或水床是否会出现开裂或错动。3地震时是否会发生基土液化。4地震时是否会引起两岸滑坡或深层滑动。316穿越管段应有防腐控制的设计资料。32材 料321穿越工程用于输送油气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111或石油天然气工业 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2部分:B级钢管GBT 97112的规定,并应根据所输介质、钢
12、管直径、钢管壁厚、使用应力与设计使用温度等补充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对于管径小于DN300,设计压力小于64MPa的输油钢管或设计压力小于4OMPa的输气钢管,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6479及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有关技术条件要求的钢管。322穿越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323结构工程所用钢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60,许用剪应力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45,支承应力(端面承压)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90。324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钢管,其许用
13、应力应按下式计算。输油 口一F锄。 (3241)输气 口一盹d。 (3242)式中 a输送油气钢管许用应力(MPa);“钢管规定屈服强度(MPa);哥一钢管焊缝系数,符合本规范第321规定的钢管,5西取10;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小于120C时,t值取10F强度设计系数,按表324取值。寰324薯度设计系数输气管道地区等级穿超管段类型 输油管道四、级公路有套管穿越 O72 o6 O5 o4 072皿,级公路无套管穿越 o60 o5 o5 o4I、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有套臂穿越 O60 吼6 O5 O6山地罐道、冲沟穿越 o60 o5 o 4水域小型穿越 O72 06 o5 o4 仉72水域大、
14、中型穿越 o 60 o 5 o4 0 6拄:1芽越攫槽、桥粱司视其重要性接水域芽越取用世计系藏。2输气管道地区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规定。325穿越管段的钢管壁厚应按下式计算,且选用钢管的径厚比不应大于100。8一而PD, (325)LDJ式中8钢管计算壁厚(ram);P输送介质设计内压力(MPa);D;钢管外直径(mm);a输送钢管许用应力(MPa)。若管段未采取防腐蚀控制措施,钢管壁厚应考虑腐蚀裕量,按使用年限与腐蚀速率计算。33水域穿越331水域穿越工程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6法规的
15、规定。332水域穿越工程应通过水文部门或调研(试验)获得设计所必需的水文资料;其上游建有对工程有影响的水库时,应取得通过水库防洪调度后的设防洪水及水库下游对工程所在位置的冲刷资料。333选择的穿越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对于大、中型穿越工程,线路局部走向应按所选穿越位置调整。334水域穿越工程应按表334划分工程等级。并应采用与工程等级相应的设计洪水频率。桥梁上游300m范围内的穿越工程,设计洪水频率不应低于该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衰334水域穿越工程等级与设计洪水频率穿越水域的水文特征设计洪水频率工程等级 多年平均水位的水面相应承深(m)宽度1114)200 不计承耀 1大型10025m淤泥、糟
16、砂、细砂 D+25 1I 35 1 o 50中砂粗砂 D+20 1l 30 1l 35砂土、含弗砾石土 D+18 1;25 1l 30粉质牯土 D+15 1:20 1:2 5粘土 D+12 1,15 1;20岩石 D+10 11 05 1 l 1 0挂:1管掏底竟指单臂敷设所需净霓,不包括回擀。2在深水区管沟底宽应增加潜水员潜水操作的宽度。3若逄流砂,拘底宽度和边坡由试挖确定。4 D为管身结构的外径。415 当水下沟埋敷设穿越管段达不到本规范第412条要求时,或者不能确定冲刷范围和冲刷深度时,穿越管段应按本规范第422条裸管敷设核算其抗漂浮与抗位移的稳定性。416当水下穿越管段满足不了稳定性要
17、求时,应采用稳管措施。稳管措施间距除满足管段稳定要求外,埋深达不到本规范第412条要求的管段,还应核算其自振频率不与水流涡激振动频率发生共振。417岩石管沟挖深除应满足本规范第412条设计埋深要求外,还应超挖200ram;管段入沟前,沟底应先填200ram厚的砂类土或细土垫层。418穿越腐蚀性强的水域,除管段自身防腐满足要求外,稳管措施所用材料应有抗腐蚀的性能。42水下管段稳定421水下穿越管段敷设后,不应发生管段漂浮和移位。422达不到本规范第412条埋深要求的(或裸管敷设的),水下穿越管段抗漂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4K(F。+Fd,) (4221)FK二孚4-F。4-Fd, (422-2)
18、JFd,一C;hDv2(29) (4223)FdyC,y。Du2(29) (422-4)F。一“h D24 (4225)式中 w单位长度管段总重力(包括管身结构白重、加重层重;不含管内介质重)(Nm);K稳定安全系数,大、中型工程取13,小型工程取1_2;F。单位长度管段静水浮力(Nm);Fd,单位长度管段动水上举力(Nm);F“单位长度管段动水推力(Nm);,管段与河床的滑动摩擦系数,根据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无试验时,采用3层PE涂层的管段与河床摩擦系数可取025;采用其他涂层的管段,可取03;C,上举力系数,取06;G推力系数,取12;D管身结构(含防护层)的外径(m);h所穿水域水的重度
19、(Nm3);。管段处设计洪水水流速度(ms);g重力加速度,取98ms2。在竖向弹性敷设穿越管段时,管段总重力w还应减去管段向上的弹性抗力(即反弹力)。单位长度的弹性抗力按下式计算:口一38i4E丁_sIfo一00246615(D,一8)a(422-6)-型r64 Lf。一R一一(去)4辱j (4228)15一o11-c。os号一式中r弹性敷设管段单位长度抗力(Nm);E钢管弹性模量,取2010”Nm2;I钢管截面惯性矩;D。钢管外径(m);d。钢管内径(m);8钢管壁厚(m);,c弹性敷设的矢高(m);L弹性敷设起点与终点问的水平长度(m);R管段弹性敷设设计曲率半径(m),不应小于1000
20、D;a管段弹性敷设转角(。),宜小于5。423达到本规范第412条埋深要求的水下穿越管段,不计算抗移位,但应按下式进行抗漂浮核算。KF。 (423)式中w,单位长度管段总重力(包括管身结构自重、加重层重、设计洪水冲刷线至管顶的土重;不含管内介质重)(Nm);K稳定安全系数,大、中型工程取12,小型工程取11;F。单位长度管段静水浮力,按式(4225)计算。在竖向弹性敷设穿越管段时,w。应减去按式(4226)计算的弹性抗力。43荷载与组合431水下穿越管段应考虑承受下列荷载,保证管段的强度、刚度、稳定满足安全要求。1 61永久荷载:1)输送介质的内压力;2)管段自重,包括管身结构自重、加重层重、
21、保温层重;3)输送介质重;4)管周土压力;5)静水压力;6)动水压力(裸露时);7)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8)强制弹性变形产生的变形应力。2可变荷载:1)试运行或试压时的水重与压力;2)清管荷载;3)施工拖管或吊管荷载。3偶然作用:穿越管段位于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9地区,地震土压力、基土液化等作用;有活动断层的断层位移作用。432穿越管段结构计算时,应根据敷设形式、所处环境、运行条件及可能发生的工作状况进行荷载组合。1主要组合:永久荷载。2附加组合:永久荷载与可能发生的可变荷载之和。3特殊组合:永久荷载与偶然作用荷载之和。433穿越管段的钢管许用应力,应按本规范第324条的许用应力再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23 2007 油气 输送 管道穿越 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