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pdf
《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pdf(10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北京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的通知建标 号根据国家计委 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计综合 号文附件二 的要求 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经有关部门会审 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编号为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 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
2、九八年十月八日前言国家标准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是根据国家计委于 年以计综合 号 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要求 由水利部负责主编 具体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等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该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 建设部以建标 号文批准 并会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该规范在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我国堤防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检索 参考了国外主要国家的有关设计指标和先进标准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 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在使用过程中 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 并
3、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管理组 地址 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 邮编 以供修订时参考国家标准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的主编单位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南黄河河务局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院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湖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广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河海大学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等参加本规范编制的主要起草人员 王中礼 宾光楣 宋玉杰 徐泳九 王观平 于强生 潘少华 王庆升 杨树林 邬为民 罗桂芬 温义怀 陈银太 李维涛 闫悦玲 谢尤龙 韩丽宇目次总则堤防工程
4、的级别及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基本资料气象与水文社会经济工程地形工程地质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线布置河堤堤距的确定堤型选择堤基处理一般规定软弱堤基处理透水堤基处理多层堤基处理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堤身设计一般规定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堤顶高程土堤堤顶结构堤坡与戗台护坡与坡面排水防渗与排水设施防洪墙堤岸防护一般规定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其他防护型式堤防稳定计算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抗滑稳定计算沉降计算堤防与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的交叉 连接一般规定穿堤建筑物 构筑物跨堤建筑物 构筑物堤防工程的加固 改建与扩建加固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管理设计一般规定观测设施交通与通信设施防汛抢险
5、设施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附录 堤基处理计算附录 设计潮位计算附录 波浪计算附录 堤岸防护计算附录 渗流计算附录 抗滑稳定计算规范用词用语说明E F . (72) . (90) (94) 3 总则为了适应堤防工程建设的需要 统一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使堤防工程有效地防御洪 潮水危害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 加固 扩建 改建堤防工程的设计堤防工程的设计 应以所在河流 湖泊 海岸带的综合规划或防洪 防潮专业规划为依据 城市堤防工程的设计 还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堤防工程的设计 应具备可靠的气象水文 地形地貌 水系水域 地质及社会经济等基本资料 堤防加固
6、扩建设计 还应具备堤防工程现状及运用情况等资料堤防工程设计应满足稳定 渗流 变形等方面要求堤防工程设计 应贯彻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的原则 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位于地震烈度 度及其以上地区的 级堤防工程 经主管部门批准 应进行抗震设计堤防工程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堤防工程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防洪标准 确定 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区内防洪标准较高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 堤防工程的级别应符合表 的规定表堤防工程的级别防洪标准 重现期 年 且 且 且 且堤防工程的级别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
7、大 影响十分严重的堤防工程其级别可适当提高 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的临时堤防工程 其级别可适当降低 采用高于或低于规定级别的堤防工程应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当影响公共防洪安全时尚应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海堤的乡村防护区 当人口密集 乡填企业较发达 农作物高产或水产养殖产值较高时 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 海堤的级别亦相应提高蓄 滞洪区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批准的流域防洪规划或区域防洪规划的要求专门确定堤防工程上的闸 涵 泵站等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 不应低于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 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堤防工程的安全加高值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和
8、防浪要求 按表 的规定确定 级堤防重要堤段的安全加高值 经过论证可适当加大 但不得大于表堤防工程的安全加高值堤防工程的级别安全加高值不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无粘性土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坡降应以土的临界坡降除以安全系数确定 安全系数宜取 无试验资料时 无粘性土的允许坡降可按表 选用 有滤层时可适当提高 特别重要的堤段 其允许坡降应根据试验的临界坡降确定表无粘性土允许坡降渗透变形型式流土型过渡型管涌型级配连续 级配不连续允许坡降注 土的不均匀系数表中的数值适用于渗流出口无滤层的情况土堤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表土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堤防工程的级别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
9、件滨海软弱堤基上的土堤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当难以达到规定数值时 经过论证 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 可以适当降低防洪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表防洪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地基性质 岩 基 土 基堤防工程的级别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件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 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表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堤防工程的级别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件基本资料气象与水文堤防工程设计应具备气温 风况 蒸发 降水 水位 流量流速 泥沙 潮汐 波浪 冰情 地下水等气象 水文资料堤防工程设计应具备与工程有关地区的水系 水域分布河势演变和冲淤变化等资料社会经济堤防工程设计应具备堤防保护区及堤防工程区
10、的社会经济资料堤防工程保护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面积 人口 耕地 城镇分布等社会概况农业 工矿企业 交通 能源 通信等行业的规模 资产 产量 产值等国民经济概况生态环境状况历史洪 潮灾害情况堤防工程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土地 耕地面积 人口 房屋 固定资产等农林牧副 工矿企业 交通通信 文化教育等设施文物古迹 旅游设施等工程地形堤防工程不同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堤防工程各设计阶段的测图要求图别工作阶段或设计阶段比例尺图幅范围及断面间距备注地形图选线定线自堤中心线向两侧带状展开各砂土堤基背水侧应宽些如临水侧为侵蚀性滩岸 应扩至深泓或侵蚀线外纵断面图初步设计竖向横向
11、堤线长度超过 时横向比例尺可采用横断面图初步设计竖向横向每一个断面测宽曲线段断面间距宜缩小横断面宽度超过 时横向比例尺可采用老堤加固横向比例尺亦可采用新建堤防工程应提供堤中心线的纵断面图 加固 扩建工程应同时提供堤顶及临 背堤脚线的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级及以上的堤防工程设计的工程地质及筑堤材料资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的规定 级的堤防工程设计的工程地质及筑堤材料资料 可适当简化 有条件时也可引用附近地区工程相关资料堤防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堤防工程及堤线上修建工程的地质勘测资料 并应收集险工地段的历史和现状险情资料查清历史溃口堤段的范围 地层和堵口材料等情况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12、堤线布置堤线布置应根据防洪规划 地形 地质条件 河流或海岸线变迁 结合现有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 施工条件 已有工程状况以及征地拆迁 文物保护 行政区划等因素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分析确定堤线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河堤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 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 一个河段两岸堤防的间距或一岸高地一岸堤防之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 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堤线应力求平顺 各堤段平缓连接 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堤防工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 修筑在土质较好 比较稳定的滩岸上 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 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 深水地带 古河道 强透水地基堤线应布置在占压耕地 拆迁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带 避开文物遗址 利
13、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湖堤 海堤应尽可能避开强风或暴潮正面袭击海涂围堤 河口堤防及其他重要堤段的堤线布置应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并应分析论证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必要时应作模型试验河堤堤距的确定新建河堤的堤距应根据流域防洪规划分河段确定 上下游 左右岸应统筹兼顾河堤堤距应根据河道的地形 地质条件 水文泥沙特性 河床演变特点 冲淤变化规律 不同堤距的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权衡有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后分析确定在确定河堤堤距时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有水文资料系列的局限性 滩区长期的滞洪 淤积作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留有余地受山嘴 矶头或其他建筑物 构筑物等影响 排洪能力明显小于上 下游
14、的窄河段 应采取展宽堤距或清除障碍的措施堤型选择堤防工程的型式应按照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的原则 根据堤段所在的地理位置 重要程度 堤址地质 筑堤材料 水流及风浪特性 施工条件 运用和管理要求 环境景观 工程造价等因素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确定根据筑堤材料 可选择土堤 石堤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防洪墙 分区填筑的混合材料堤等 根据堤身断面型式 可选择斜坡式堤 直墙式堤或直斜复合式堤等 根据防渗体设计 可选择均质土堤 斜墙式或心墙式土堤等同一堤线的各堤段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堤型 在堤型变换处应做好连接处理 必要时应设过渡段堤基处理一般规定堤基处理应根据堤防工程级别 堤高 堤基条件和渗流控制要求
15、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堤基处理应满足渗流控制 稳定和变形的以下要求渗流控制应保证堤基及背水侧堤脚外土层的渗透稳定堤基稳定应进行静力稳定计算 按抗震要求设防的堤防其堤基还应进行动力稳定计算竣工后堤基和堤身的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应不影响堤防的安全运用对堤基中的暗沟 故河道 塌陷区 动物巢穴 墓坑 窑洞坑塘 井窖 房基 杂填土等隐患 应探明并应采取处理措施软弱堤基处理软粘土 湿陷性黄土 易液化土 膨胀土 泥炭土和分散性粘土等软弱堤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抗渗强度及可能对工程产生的影响 应进行研究软粘土堤基的处理措施 对浅埋的薄层软粘土宜挖除 当厚度较大难以挖除或挖除不经济时 可采用铺垫透水材料加速排水和扩散
16、应力 在堤脚外设置压载 打排水井或塑料排水带 放缓堤坡 控制施工加荷速率等方法处理 垫层 排水井 压载等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的规定软粘土堤基当采用铺垫透水材料加速软土排水固结时 其透水材料可使用砂砾 碎石 土工织物 或两者结合使用 在防渗体部位 应避免造成渗流通道在软粘土堤基上采用连续施工法修筑堤防 当填筑高度达到或超过软土堤基能承载的高度时 可在堤脚外设置压载 一级压载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两级压载 压载的高度和宽度应由稳定计算确定软粘土堤基可采用排水砂井和塑料排水带等加速固结 排水井应与透水垫层结合使用在软粘土层下有承压水时 应防止排水井穿透软土层在软粘土地基上筑堤可采用控制填土速率方法
17、填土速率和间歇时间应通过计算 试验或结合类似工程分析确定在软粘土地基上修筑重要的堤防 可采用振冲法或搅拌桩等方法加固堤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筑堤防 可采用预先浸水法或表面重锤夯实法处理 在强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建较高的或重要的堤防 应专门研究处理措施有抗震要求的堤防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必须处理的可液化的土层 当挖除有困难或挖除不经济时 可采取人工加密的措施处理 对于浅层的可液化土层 可采用表面振动压密等措施处理 对于深层的可液化土层 可采用振冲 强夯 设置砂石桩加强堤基排水等方法处理泥炭土如无法避开而又不可能挖除时 应根据泥炭土的压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
18、条件时 应进行室内试验和试验性填筑膨胀土堤基 在查清膨胀土性质和分布范围的基础上 可采用挖除 围封 压载等方法处理分散性粘土堤基 在堤身防渗体以下部分应掺入石灰 石灰掺量应根据土质情况由试验确定 其重量比可采用均质土堤处理深度可采用 心墙或斜墙土石堤在防渗体下可采用 在非防渗体部位可采用满足保护分散性粘土要求的滤层透水堤基处理浅层透水堤基宜采用粘性土截水槽或其他垂直防渗措施截渗 截水槽底部应达到相对不透水层 截水槽宜采用与堤身防渗体相同的土料填筑 其压实密度不应小于堤体的同类土料 截水槽的底宽 应根据回填土料 下卧的相对不透水层的允许渗透坡降及施工条件确定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 透水层较厚且临水
19、侧有稳定滩地的堤基宜采用铺盖防渗措施铺盖的长度和断面应通过计算确定 计算时 应计算下卧层及铺盖本身的渗透稳定 当利用天然弱透水层作为防渗铺盖时 应查明天然弱透水层及下卧透水层的分布 厚度 级配 渗透系数和允许渗透坡降等情况 在天然铺盖不足的部位应采用人工铺盖补强措施在缺乏做铺盖土料的地方 可采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 在表面应设保护层及排气排水系统深厚透水堤基上的重要堤段 可设置粘土 土工膜 固化灰浆 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等地下截渗墙 截渗墙的深度和厚度应满足堤基和墙体材料允许渗透坡降的要求特别重要的堤段需要在砂砾石堤基内建造灌浆帷幕时 应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确定堤基的可灌性 对于粒状材料
20、浆体可灌性差的堤基 可采用化学浆材灌浆 或在粒状材料施灌后再灌化学浆材采用灌浆帷幕时 可按国家现行标准 水工建筑物的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的有关规定执行 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的规定多层堤基处理多层堤基处理措施可采用堤背水侧加盖重 排水减压沟排水减压井等措施 处理措施 可单独使用 也可结合使用表层弱透水层较厚的堤基 宜采用盖重措施处理 盖重宜采用透水材料 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的规定表层弱透水覆盖层较薄的堤基如下卧的透水层基本均匀且厚度足够时 宜采用排水减压沟 排水减压沟可采用明沟 也可用暗沟 暗沟可采用砂石 土工织物 开孔管等弱透水覆盖层下卧的透水层呈层状沉积 各向异性 且强透水层位于
21、地基下部 或其间夹有粘土薄层和透镜体 宜采用排水减压井 应根据渗流控制要求和地层情况 结合施工等因素 合理确定井距和井深排水减压沟 排水减压井的平面位置宜靠近堤防背水侧坡脚设置排水减压沟 排水减压井后 应复核堤基及渗流出口的渗透坡降 当超过允许渗透坡降 应采取其他防渗和反滤等措施 防渗 反滤可用天然材料或土工膜 土工织物等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岩石堤基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应进行防渗处理强风化或裂隙发育的岩石 可能使岩石或堤体受到渗透破坏的因岩溶等原因 渗水量过大 可能危及堤防安全的当岩石堤基强烈风化可能使岩石堤基或堤身受到渗透破坏时 防渗体下的岩石裂隙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封堵 并应在防渗体下游设置
22、滤层 非防渗体下宜采用滤料覆盖岩溶地区 在查清情况的基础上 应根据当地材料的情况填塞漏水通道 必要时 可加设防渗铺盖岩石堤基上的堤段当设置灌浆帷幕时 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执行5.5.4 13 堤身设计一般规定堤身结构应经济实用 就地取材 便于施工 并应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堤身设计应依据堤基条件 筑堤材料及运行要求分段进行 堤身各部位的结构与尺寸 应经稳定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土堤堤身设计应包括确定堤身断面布置 填筑标准 堤顶高程 堤顶结构 堤坡与戗台 护坡与坡面排水 防渗与排水设施等防洪墙设计应包括确定墙身结构型式 墙顶高程和基础轮廓尺寸及防渗 排水设施等通过故河
23、道 堤防决口堵复 海堤港汊堵口等地段的堤身断面 应根据水流 堤基 施工方法及筑堤材料等条件 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 经专门研究后确定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土料 石料及砂砾料等筑堤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土料 均质土堤宜选用亚粘土 粘粒含量宜为塑料指数宜为 且不得含植物根茎 砖瓦垃圾等杂质 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 铺盖 心墙 斜墙等防渗体宜选用粘性较大的土 堤后盖重宜选用砂性土石料 抗风化性能好 冻融损失率小于 砌墙石块质量可采用 堤的护坡石块质量可采用 石料外形宜为有砌面的长方体 边长比宜小于砂砾料 耐风化 水稳定性好 含泥量宜小于混凝土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
24、材料勘察规程 的有关规定下列土不宜作堤身填筑土料 当需要时 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淤泥或自然含水率高且粘粒含量过多的粘土粉细砂冻土块水稳定性差的膨胀土 分散性土等采取对土料加工处理或降低设计干密度 加大堤身断面和放缓边坡等措施时 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土堤的填筑密度 应根据堤防级别 堤身结构 土料特性自然条件 施工机具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综合分析确定粘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压实度确定 压实度值应符合下列规定级堤防不应小于级和高度超过 的 级堤防不应小于级以下及低于 的 级堤防不应小于无粘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相对密度确定 级和高度超过 的 级堤防不应小于 低于 的 级及 级以下堤防不应小于 有抗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286 1998 堤防 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