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pdf
《GB T 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pdf(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040.07.07.060 A 45 f岳2-,-. 共G/T 18190 2000 Oceanological terminology Marine geology 2000- 09-27发布2001- 05- 01 国家质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 18190 2000 目次前言. . . . . . . . . . E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1 2 海洋地貌. . . . . . . . . . . . . . l 2. l 一般术语. . . . l 2. 2 海岸类型. . . . . . . . . . . . .
2、 . . 2 2. 3 海识地貌. . . . . . 3 2. 4 海蚀地貌. . . . . . . 4 2. 5 河口,三角洲., 4 2. 6 平原,湿地. . . . 5 2. 7 珊珊礁. . . . . . . . . . . . . . . . 5 2. 8 海底地貌. . . . . . .,. . . 5 3 海洋沉积. . . . ., . 6 3. I 一般术语. . . . . 6 3. 2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 . . 7 3. 3 事件沉积. . . . B 3. 4 重力沉积. . . . . . 8 3. 5 深海粘土与软泥. . . . . . . .
3、 . . . . ., 9 3. 6 j溶跃面及补偿深度. . . . . . . ., . . 9 3. 7 海底矿产10 4 海底构造. 10 4. 1 一般术语10 4. 2 板块及板块构造.11 4. 3 沟-弧-盆系. . ., . . 12 4. 4 洋中脊,裂谷系. . . . . . . 13 4. 5 地球物理. 14 5 海洋灾害地质. 14 5. 1 海岸灾害地质. 14 5. 2 海底表面灾害地质. 15 5. 3 海底地层中灾害地质. u 15 6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16 6. 1 海洋地质调查.16 6. 2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 16 附录A(标准的附录海洋地质
4、学术语英文索引. . . . . . 17 附录B(标准的附录)海洋地质学术语中文索引. . . . . . . . . 25 I GB/T 18190-2000 前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地质学经常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其术语和定义主要依据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的海洋科学名词及有关专著和法规制定。本标准与海洋学综合术语)(GB/T 15918一1995)、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GB/T15920一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GB/T15921-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GB/T159191995)等国家标准在各项海洋工作领域中互相配合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
5、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s夏东兴、玉文海、吴木械、侯贵卿、高兴辰、苍树溪、刁胜炎。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 18190-2000 Oceanological terminology-Marine geology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地质学基本术语及其释义,以利于实现专业术语标准化、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促进海洋地质学的发展。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地质学及相关领域。本标准仅选取
6、海洋地质学中的基本术语,与其他专业共用的术语,应遵守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2 海洋地貌2. 1 一般术语2. 1. 1 海岸线coastIine 海陆分界线,在我国系指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线。2. 1.2 海岸coast现代海岸线以上,海洋营力能作用到的狭长地带。2. 1. 3 海岸带astal zone 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其上限起自海水能够作用到陆地的最远点,下限为波浪作用影响海底的最深点。海岸带分为潮上带、潮问带和潮下带。广义的海岸带可向陆延伸至毗连平原,向海延至大陆架边缘。2. 1.4 2. 1. 5 2. 1.6 2. 1. 7 2.1.8 2. 1. 9 海滨,滨sea sh
7、ore ,shore 由任何物质组成的海水边缘地带。后滨,湖上带backshore , supratidal zone 从高潮线向陆地延伸到生长植物或自然地理特征改变的地方。前滨foreshore 高潮线至低潮线之间的地带。内滨,潮下带insho哑.e.subtidal zone 低潮线至破波带外界之间的地带。近滨nearshore 前滨和内滨的总称,即高潮线和破波带外界之间的地带。外滨offshore破波带外侧至大陆架边缘之间地带,又称滨外。2. 1. 10 水下岸坡subaqueousslope of coast 低潮线至波浪作用基因之间的地带。2. 1. 11 海岛sea island
8、散布于海洋中面积不小于500m2的小块陆地,又称屿或岛的。2.1.12 火山岛volcanic island 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7批准2001-05-01实施I 2.1.13 2. 1. 14 2. 15 2.1.16 2. 1. 17 2.1.18 2. 1. 19 2. 1. 20 2. 1. 21 2. 1. 22 G/T 18190-2000 由火山作用在海中形成的岛屿。礁reef海洋中隐现水面、面积小于500m的岩石。高潮时露出水面者称日月礁;高潮时不露出海面,低潮时露出海面者称干出礁;从未露出海面者称暗礁。群岛archipelago彼此相距较近的成群分布的岛屿,又称列
9、岛。半岛peninsula 三面被海水包围的陆地。陆连岛land-tied island 以连岛坝(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和大陆相连的岛屿。海峡strait 两块陆地之间连Bi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师角headland, cape 突入海中尖角形陆地。海湾hay ,gulf 被陆地环绕且面积不小于以口门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的海域。海侵transgression系指海平面相当长时间持续上升造成的海水侵入陆地、海岸线向陆迁移的现象,又称海进。;每退regression 系指海平面相当长时间下降造成的海水退出陆地、海岸线向海迁移的现象。潮间带interdital zone 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相
10、当前滨;我国具体指海岸线与海图零米线之间的地带。2.2 海岸类型2.2. 1 平原海岸plain coast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在海冲积平原或泻湖平原地区发育的海岸。三角洲海岸delta coast 在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海岸。火山海岸volcanic coast 火山喷出或溢出物质堆积构成的海岸。断层海岸fault coast 断裂构造形成的海岸,砂质海岸sandy coast 主要由砂构成的海岸。粉li:J.淤泥质海岸silt-muddy coast 主要由粉砂和粘土构成的海岸。基岩;每岸rocky coast 由岩
11、石构成的海岸。生物海岸biogenic coast 由某些生物(如珊砌、红树林等)构成的海岸。珊珊礁海岸coral reef coast 由珊砌礁(即珊湖、石灰i震等选礁生物遗骸)构成的海岸。2.2. 10 红树林海岸mangrove coast 热带、亚热带泥质潮滩上生长红树林植物群落的海岸。2 一GB/T 18190-2000 厂下沉海岸coast of submergence 由于陆地相对下沉或海面相对上升,海水淹浸陆地而形成的海岸,又称海侵型海岸。上升海岸coast of emergence 由于陆地相对上升或海面相对下降,海水退出陆地形成的海岸,又称海迟型海岸。港湾海岸embayme
12、nt coast 由甲角和海湾交错分布的海岸。2.3 海积地貌2. 3. 1 海岸阶地coastal terrace 海蚀平台、海滩等被抬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水下阶地subaqueous terrace 沉没海面以下的阶状地貌。海岸沙丘coastal dune 在风力吹扬下,海岸砂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砂质堆积体。海滩beach 由激浪和激浪流形成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海滩旋回beach cycle 由海洋动力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海滩形态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海岸平衡剖面equilibrium profile of coast 在波浪作用下,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理想的海岸剖面,又称均衡剖面。
13、滩脊beach ridge 由激浪流在海滩上形成的沿海岸分布的垄状砂质或砂砾质堆积体。沿岸坝longshore bar 分布高潮线以上,由激浪流形成的长条垄状砂质或砂砾质堆积体。连岛坝tombolo 由波浪形成的连接岛屿与岛的或岛屿与大陆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2. 3. 10 湾口坝bay mouth bar 一端与海岸相连,一端向海伸展横卧湾口的砂质或砂砾质长条状堆积体。沙嘴spit根部与陆地相连,另一端向海自由伸展的长条状砂质或砂砾质堆积体。离岸坝;滨外坝g堡岛;障壁岛barrier .offshore barrier 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中一种与岸平行的长条状砂质或砂砾质堆积体。水下沙坝su
14、bmarine bar tsubaqueous bar 在水下岸坡上形成的与海岸近似平行而未露出海面的垄岗状砂砾质堆积体。潮滩;湖坪tidal flat 由潮1)7作用形成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又称海涂。chenier 分布于粉砂淤泥质海岸高潮线或毗连的沿岸平原上的、由贝壳及其碎片以及砂构成的长条垄岗状松散沉积物堆积体,又称贝壳堤。潮沟tidalcreek 潮滩上由潮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冲沟。沟湖lagoon 由主l、坝、沙E捕或珊珊礁与海洋隔开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浅海水域。沙j皮sandwave 2. 2. 11 2.2.12 2.3.12 2. 3. 14 2. 3. 13 2.2.13 2.3.6
15、 2. 3. 9 2. 3. 11 2.3.7 2. 3. 8 2. 3. 2 2.3.3 2.3.4 2.3.5 2. 3. 15 2.3.16 2. 3. 17 2. 3. 18 3 也!川l:2.3.19 2. 3. 20 2. 3. 21 GB/T 18190-2000 主要由底流堆形成的海底丘岗状地貌,其长轴基本垂直流向,又称海底沙丘(sanddune)。潮流脊tidal ridge 由往复潮流形成的、与潮流方向基本平行的线性砂质堆积体。沙席sand sheet 主要由旋转潮流形成的较平坦的海底砂质堆积体。潮流;中刷槽tidal scouring channel 由潮流冲刷而成的海底
16、槽谷。2.4 海蚀地貌2.4.1 海蚀崖sea c1 iff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海岸受海浪的长期侵蚀与溶蚀作用,沿地质薄弱处发生崩蹋所形成的一种陡崖。海蚀平台abrasion platform 在海平面趋于稳定的时期,由于海蚀崖不断地道侵蚀后退,在崖脚处形成的缓缓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又称岩滩(bench)。海蚀阶地abrasion terrace 海蚀平台因陆地抬升或海平面下降形成的、不再受波浪影响的阶状地貌。海蚀柱sea stack 在基岩海岸后退过程中,在海蚀平台上或海中残留的岩柱。海蚀洞sea cave 在海蚀崖坡肉处由海蚀作用形成的
17、深度大于宽度的向海的洞穴。海蚀拱桥sea arch d甲角两侧海蚀洞连通后形成的拱状地貌。海蚀宴sea nolch 在海面与海崖相接处,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深度小于宽度的凹穴状地貌。2.5河口,三角洲2. 5. 1河口rivermouth ,estuary 2.5.2 2.5.3 2.5.4 2.5.5 2. 5. 6 2. 5. 7 2.5.8 4 河流终端与受水体相结合的地段.根据动力条件的不同,将i可口分为河流近口段、河流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拦门沙river mouth bar 在河口口门附近形成的突出海底之上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三角洲delta 河流入海泥沙在河口区形成的扇状沉积物堆积体。
18、根据形态分为岛屿状三角洲(islanddelta)、三角形三角?JH(caspate delta)、鸟足状三角VH(bird -foot de! ta)、扇状兰角洲(fande!ta)。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 以河流输沙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led delta 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tide-dominated delta 以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潮流三角洲tidal delta 在湾口、沟湖口、海峡出口或离岸坝决口处由潮流作用形成的扇状松散沉积物堆积体。根据其所在位置,将其分为涨潮流三角洲和落潮流三角洲。河口湾
19、回tuary开阔的喇叭形河口。L G/T 18190-2000 2.6 平原,湿地2. 6. 1 海岸平原coastal plain 沿海分布的海冲积平原。2.6.2 2.6.3 2.6.4 2.6.5 海滨湿地coastal wetland 沿岸具有多水、独特土壤(水生土)和适水生物活动的地带,其下限至水深6mo 海滨沼泽coastaJ marsh 主要生长着高等水生植物的海滨湿地。盐沼saltmarsh 在潮沙影响下,生长耐盐喜水植物的海滨湿地。红树林沼泽mangrove swamp 在潮沙影响下,生长耐盐喜水的红树林滨海湿地。2.7 珊珊礁2. 7. 1 珊珊礁coral reef 主要
20、由造礁珊湖骨骸及其碎屑堆积而成的钙质堆积体,含少量钙藻、贝壳等物质。2.7.2 裙礁fringingreef 沿大陆或岛屿的边缘生长发育的珊砌礁,又称岸礁。2.7.3 堡礁barrier reef 一种由沟湖同海岸隔开的珊珊礁。2.7.4 环礁atoll呈环带状或马蹄形围绕渴湖发育的珊珊礁。2.7.5 桌状礁table reef 高出相邻海底之上,形似高原,没有任何边缘的珊珊礁,又称珊期礁浅滩。2.7.6 塔礁pinnacle reef 一般为发育在水深较大的孤立锥状礁体,又称尖柱瞧。2.7.7 珊珊岛coral island 由珊湖礁或珊珊砂构成的岛屿。2.7.8 礁,湖velu环瞧中央水域
21、,或堡礁与大陆之间的水域。2.8 海底地貌2. 8. 1 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 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浅水海底,其外缘位于海底坡度突然增加处。2.8.2 浅滩shoal泛指高出邻近海底而未露出海面的松散沉积物堆积体。2.8.3 大陆坡continentalslope 大陆架外缘向深海倾斜的较陡的斜坡,是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带。2.8.4 大陆边缘continental margin 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边缘海盆、岛弧及海沟。2.8.5 岛弧island arc 呈弧形线性分布的列岛,分布在两个板块边缘,其由俯冲带的前端在地幌熔融上升为入侵岩体或火山而形成
22、的。也有部分是由于弧后扩张从大陆板块分离出来的。2.8.6 边缘海盆地margine sea basin 被岛弧与大洋盆地分开的、最大水深超过2000m的弧后张裂盆地。2.8.7 边缘海marginal sea 5 一一G/T 18190一2000分布在大陆与岛弧之间,或岛弧与岛弧之间的海域。2.8.8 弧前盆地fore-arc basin 位于火山弧与构造脊之间的深水洼地。2.8.9 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 形成于岛弧之后,与岛弧海沟系有生成联系的盆地,一般由弧后扩张形成的。2.8.10 海沟trench 2. 8. 11 2.8.12 2.8.13 2. 8. 14 2.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190 2000 海洋学 术语 海洋 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