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142-2007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pdf
《GB 12142-2007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2142-2007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C 68 a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422007代替GB 12142-1989,GB 7059319862007-06-26发布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ortable metal ladders200802-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磐龠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5延伸梯和单梯结构要求6折梯结构要求7组合梯结构要求8使用要求-9延伸梯和单梯试验要求10折梯试验要求11组合梯试验要求12标志目 次GB 121422007111335669揶押勰刖
2、昌本标准除第1章、第2章、第3章外,其余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是对GB 12142-1989二节轻金属拉伸梯安全标准和GB 70593梯安全标准的修订,修订后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本标准代替GB 12142-1989二节轻金属拉伸梯安全标准和GB 70593梯安全标准。GB 1214220071986移动式轻金属折1986(移动式轻金属折本标准与GB 12142-1989二节轻金属拉伸梯安全标准和GB 705931986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二节延伸梯和折梯,还增加了对三节延伸梯、单梯及组合梯的安全要求;增加了梯子的额定载荷分级以及与额
3、定载荷相对应的结构性能要求增加了延伸梯和单梯的金属配件载荷试验要求、踏棍扭转试验要求、梯框悬臂弯曲试验要求和梯框悬臂落下试验要求;增加了折梯的梯框弯曲试验要求、踏板(或踏棍)与梯框剪切强度试验要求、扭转稳定性试验要求、横拉试验要求、前梯框和后梯框悬臂弯曲试验要求、前后梯框悬臂落下试验要求和梯框扭转及撑杆试验要求I取消了折梯水平弯曲试验要求对结构要求、使用要求、试验要求的其他内容进行了全面地修改。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苏州宝富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曲
4、生、韩连英、卢杏荣。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21421989;GB 705931986。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 12142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金属梯设计、制造的安全要求、试验要求及安全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生产活动中使用的便携式金属延伸梯(二节和三节延伸梯)、便携式金属单梯、便携式金属折梯,也适用于便携式金属组合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5、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 78891梯子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能尺寸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 178891中的术语及以下术语和定义。31便拂式金属延伸梯portable metal extension ladder由两节或三节梯段构成长度可以调节的,主要构件(梯框及踏板或踏棍)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便携依靠式梯子。32便携式金属单梯(直梯)portable metal single ladder(straight ladder)只有一个梯段构成长度不可调节的,主要构件(梯框及踏板或踏棍)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便携依靠式梯子。33便携式金属折梯portable metal ste
6、pladder由前后两部分绞接而成长度不可调节,主要构件(梯框及踏板或踏棍)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便携自立式梯子,其结构可以是单侧(前面)攀登(如:单面折梯),也可以是双侧攀登(如:双面折梯、支架梯)。34便携式金属支架梯portable metal trestle ladder由两个相同梯段在顶部由铰链联接形成与支撑面相同的角度,长度不可调节,主要构件(梯框及踏板或踏棍)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便携自立式梯子。35便携式金属组合梯portable metal combination ladder能够作为折梯、单梯或延伸梯使用,主要构件(梯框及踏棍)为金属材料制造的便携式梯子。36梯枢(梯梁)stile(r
7、ail)支撑踏板(或踏棍)或其他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37踏板(踏棍,踏杆)step(rung)供使用者攀登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其前后深度大于20 miTt且小于80 mm时称为踏棍(踏杆),前后深度等于或大于80 mm时称为踏板。GB 12142200738梯脚ladder foot(1adder shoe)梯子底部与支撑表面接触的部件。39端帽end cap梯段的顶部或延伸梯段的端部用来防护梯框锐边或毛刺的部件。310顶帽top cap便携式金属折梯的最上部的水平部件。311顶部踏板(踏棍)top step(top rung)便携式金属折梯顶部表面或顶帽之下的第一级踏板(或踏棍)。当梯
8、子结构上没有顶帽时,顶部踏板(或踏棍)是梯框顶端之下的第一级踏板(或踏棍)。312撑杆spreader在折梯张开时保持其工作角度并防止两部分梯段向外滑移或向内合拢的部件。313倾角angle of Inclination两梯框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14工作长度working length梯子在预定使用状态时,沿梯框测量的由梯子底部支撑点到顶部支撑点的长度。315最大工作长度(最大延伸长度)maximum working length(maximum extension length)延伸梯的可延伸梯段全部延伸到位(保持要求的最小搭接量)时的工作长度。316最高站立平面highest s
9、tanding level在预定使用状态时,从允许攀登者使用的最高踏板(或踏棍)到梯子底部支撑水平面的垂直距离。317内侧净宽度inside clear width梯子的两梯框内侧突缘间平行于踏板(或踏棍)测量的距离。318额定载荷normal load梯子在预定使用中应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包括攀登者、其携带的材料和工具的重量。319试验破坏test failure由试验导致的梯子结构或其部件可见的损坏,包括皱折、扭曲、剪切、撕裂或断裂等。320极限破坏ultimate failure由试验导致的梯子结构或其部件无法正常使用的严重毁坏。321可见损坏visible damage由目测可清楚辨别确
10、定的损坏。24一般要求GB 12142200741额定载荷便携式金属梯的额定载荷应不小于90 kg,并按额定载荷进行标识。按承载能力,梯子的额定载荷可分为90 kg、100 kg、110 kg、135 kg四个级别。42防腐蚀梯子应尽可能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否则应进行防腐蚀处理。43暴露金属表面梯子暴露的金属表面应避免有锐边、毛刺及其他结构缺陷。44螺栓连接螺栓孔应精确冲孔或钻孔,孔加工后不应留有高度大于08 mm的毛刺。螺纹应露出螺母之外至少15圈。所有螺母应为锁紧螺母或采用锁紧垫圈,或采用经确认与之等效的方式锁紧。45铆接铆钉孔应精确冲孔或钻孔,且孔加工后不应留有高度大于08 mm的毛刺。
11、所有铆钉应饱满、平滑,没有可见裂纹或开裂,与铆接件间接触不应转动,在铆钉头和铆接件表面之间或由铆钉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013 mm。46焊接所有焊接处应无咬边、裂纹及可见的表面气fL。47蹿板(或跬棍)间距471相邻踏板(或踏棍)的中心间距应不大于350 mm。472对于金属折梯,当采用限制无意踏入开口措施时或顶部踏板(或踏棍)踩踏表面向内延伸,并与顶帽的前下边缘垂线相交时,顶部踏板(或踏棍)可位于顶帽之下450 mm。48踏板(或踏棍)连接481 踏板(或踏棍)与梯框应采用刚性连接,连接强度应满足97和104规定的试验要求。482半圆形踏棍或平面踏棍与梯框的连接方式应使其上表面在
12、梯子成正常工作位置时保持水平。49踏板(或踏棍)表面踏板(或踏棍)的上表面应加工成凹凸波纹形、锯齿形、压花的防滑表面或采用防滑材料涂层。410金属配件和紧固件金属配件和紧固件应尽可能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否则应采用防腐蚀处理。5延伸梯和单梯结构要求51 延伸梯和单梯长度511 与额定载荷对应的延伸梯梯段和单梯的长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衰1 延伸梯和单梯的长度额定载荷kg 梯段长度m90 25lOO 27110 29135 298规定的长度适用于多段梯中的单段。512延伸梯总长度为一部梯子各梯段的长度总和。两节或三节梯段组成的延伸梯子总长度不应大于18 m。每个梯段的测量的实际长度应在其标明长度的士
13、13 mm之内,不包括梯脚或端帽。3GB 12142200752延伸梯和单梯梯宽延伸梯底段梯框间的最小内侧净宽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单梯或延伸梯任何梯段两梯框问的内侧净宽度应不小于280 mm。长度大于3 m的单梯两梯框问内侧净宽度应随长度每增加06 111而加宽6 mm。亵2底段梯最小内侧净宽度延伸梯总长度(L)m 最小内侧净宽度mmL85 3558512 45553搭接延伸梯完全伸长时,每个梯段与相邻梯段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3规定的数值。表3多节梯的最小搭接量最小搭接量m标称长度(L)m两节梯 两节以上L95 085 0839 510 Yl一72L。一136L。8 Y1=73L。一】42注:
14、单梯采用二节延伸梯的方法确定最大允许变形量。苹GB 121422007915按916规定施加极限试验载荷,梯子应能承受该载荷而不出现极限破坏。916符合表7规定的极限试验载荷施加到梯子,持续至少1 rain卸载,检查是否出现极限破坏。衰7水平弯曲强度试验载荷额定载荷kg 预加载荷N 水平弯曲强度试验载荷N 极限试验载荷N135 990 l 324 1 S57110 809 1 079 1 348100 735 981 1 22690 662 883 】10392偏转试验921按922924规定进行试验,加载一侧梯框的最大弯曲变形及偏转角均不应大于表8规定的值。表8最大弯曲变形和偏转角指标 最大
15、工作长度L。m 加藏梯框最大弯曲变形Y。mm 偏转角a(。)延伸梯和单梯 4L。18 Y2=21L,一65 a一0328L。+15组合梯 2L。6 Y。=174L,一113 d聋0 527L。+105922梯子偏转角由按以下方法测量的距离确定:a) 在最宽梯段测量梯框外侧最大宽度Wb) 在两支撑中点,在试验载荷加到一侧梯框前及加载后分别测量两梯框到地面或其他参考表面的距离A和B。偏转角(两梯框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按式(1)计算。BA8“一面一式中:a偏转角#A加载一侧梯框下端面与参考面距离,B未加载侧梯框下端面与参考面距离;w最宽梯段的梯框外侧宽。923试验梯为整梯,伸长到最大工作长度,水平
16、放置在两个距梯框端点均为150 mm的支撑上(见图2)。可采用不增加梯子强度的辅助措施来保持梯子锁定装置在试验期间的啮合,以防止延伸梯段相对于底段的移动。载荷加在位于两支撑跨度中点踏棍上宽90 mm的加载块上,加载部位中心距梯框内缘45 1Ttm。首先预加载荷调节梯子,施加132 N预加载荷持续至少l rain然后卸载。924相对于额定载荷为90 kg、100 kg、110 kg和135 kg的偏转试验载荷分别为221 N、245 N、265 N和309 N。将试验载荷加在加载位置(见图2),加载状态下分别测量州梯框下端面与参考面的距离。全部测量应在最宽梯段的最外侧进行。925对另一侧梯框重复
17、923924的试验。GB 121422007试验藏荷圈2偏转试验示意田93倾斜载荷试验931 按932933规定进行试验,梯子应能承受表9规定的载荷而不发生极限破坏,允许试验引起的永久变形。932试验梯为整梯,延伸到最大工作长度,放置位置如图3所示,梯子顶部靠垂直平面支撑,梯子底部靠水平面支撑。梯子与水平面间倾角为75。加载方法应使试验载荷均布在梯子搭接部分以上的延伸梯段最低踏棍上,加载部位两端与两梯框内侧均保持3 mm6 mrD_的相等水平距离。裹9倾斜载荷试验的载荷额定载荷kg 试验载荷N135 4 31 5110 4 315100 3 92390 3 530933按表9规定的试验载荷垂直
18、向下施加到搭接部分以上延伸段最低踏棍上,持续至少1 rain卸载,检查是否出现极限破坏。11GB 121422007图3倾斜载荷试验示意圈94金属配件载荷试验941 梯子经过942943规定的试验后不应出现永久变形或试验破坏。942试验梯为整梯或满足试验条件的较短试件。当使用整梯时,延伸段伸长到梯子为最小工作长度之外露出一级踏棍的最小延伸量。较短试件应包括延伸梯底段和带有全部金属配件的延伸段一部分。943梯子放置成与水平面倾角75。,并将两锁啮合。加载方法应使试验载荷均布在梯子搭接部分以上的延伸梯段最低踏棍上,加载部位两端与两梯框内侧均保持3 mm6 ri,1FO的相等水平距离。按表10规定的
19、载荷垂直向下施加梯子上(见图4),持续至少1 min卸载,检查是否出现永久变形及试验破坏。采10金属配件试验及单锁试验载荷额定载荷kg 金属配件试验载荷N 单锁试验载荷N1 35 5 296 4 315110 4 31 5 4 315100 3 923 3 92390 3 530 3 53095单锁载荷试验951每侧锁均应能承受952953规定的试验而无永久变形或试验破坏,允许梯子的其他部件出现永久变形,加载踏棍即使出现永久变形,也应能在加载后继续支撑试验载荷。12GB 121422007952试验梯为整梯或满足试验条件的较短试件。当使用整梯时,延伸段伸长到梯子为最小工作长度之外露出一级踏棍的
20、最小延伸量。较短试件应包括延伸梯底段和带有全部金属配件的延伸段一部分。953试验梯放置成与水平面倾角75。,并卸下一侧锁。加载方法应使试验载荷均布在梯子搭接部分以上的延伸梯段最低踏棍上,加载部位两端与两梯框内侧均保持3 mm6 mm的相等水平距离。按表9规定的试验载荷垂直向下施加到搭接部分以上延伸段踏棍上(见图4),持续至少1 rain卸载,检查是否出现永久变形及试验破坏。对另一侧锁,重复952953规定的试验。图4金属配件试验和单锁试验示意图96踏棍强度试验961 按962963规定进行试验,踏棍应能承受试验载荷不发生极限破坏。踏棍的永久变形不应大于表11规定的值。962试件取自梯子宽度最大
21、部位,至少包含三级踏棍。当采用包含三级踏棍的试件时,试验载荷应加在中间踏棍上。当以单梯或单节梯段为试件时,试验载荷应加在由梯子底部算起的第三或第四级踏棍上。963试件放置成与水平面倾角75。,符合表11规定的试验载荷借助宽90 mm的加载块,施加到踏棍的中心位置(见图5),持续至少1 rain,卸载后检查是否出现极限破坏,并测量最大永久变形。当踏棍采用多种结构或多种材料时,应对每种结构和材料的踏棍分别进行以上试验。GB 121422007衰11踏榧强度试验额定裁荷kg 踏棍强度试验载荷N 最大允许永久变形mm135 3 969 W25110 3 234 W50100 2 940 7590 2
22、645 形100注:w表示梯框内侧踏棍净宽度。圈5踏棍强度试验和踏棍与梯框剪切强度试验示意围97踺棍与梯框剪切强度试验971按972974规定试验后,梯框、梯框与踏棍连接件均不应出现极限破坏。972试验梯应为带有至少三级踏棍的梯段。973试验梯放置成75。倾角。将等于额定载荷3倍的试验载荷施加到宽90 mm的加载块上,加载块置于中间踏棍的尽可能靠近一侧梯框处(见图5),持续至少lmin卸载,检查是否出现极限破坏。当梯子采用一种以上结构或多种材料时,应对每种结构及材料重复进行以上试验。974 当以单梯或单节梯段为试件时,试验载荷应加在由梯子底部算起的第三或第四级踏棍上。98踏棍扭转试验981按9
23、82984规定进行试验,踏棍与梯框在连接处不应发生相对位移,踏棍中心与梯框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应不大于9。982试件为单个梯段或包含至少一级踏棍和其两侧梯框组成的试件(见图6)。踏棍和两侧梯框连接处周围涂以模具蓝或类似材料,并在踏棍两端连接位置,沿着踏棍并通过踏棍连接处直到梯框划出位移参考线。GB 121422007田6踏棍扭转试验示意图983扭转试验载荷应借助固定在踏棍中心宽90 mm的夹具上的扭矩臂施加,夹具应采用不会对加载局部造成破坏的材料制作。扭矩臂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其达到要求的扭转试验载荷,但调节扭矩臂时其长度不应小于450 mm。984扭转试验载荷按每次34 Nm递增,加至102 N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142 2007 便携式 金属 安全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