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466-1987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pdf
《GB 8466-1987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8466-1987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pdf(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846687 本规程适用于瘦肉型猪的品种(系)选育和新品种(系)的育成。 1 选育方案的制定 1.1 对原有猪种进行选育提高或育成新品种(系),均需在工作开始之前制定选育方案。 1.2 制订选育方案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人民生活需要以及选育猪群质量为依据,制定明确的选育目标。 1.3 制定选育方案应以现代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为理论指导。有条件时可利用电脑模拟不同的育种方案,对方案和商品猪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最优化的选育方案。 1.4 选育方案中所规定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指标要切实可行,选择项目应突出重点。 1.4.1
2、 繁殖性能中应规定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时育成仔猪数和窝重等。 1.4.2 生长肥育性能中应规定体重达90kg时的日龄和2590kg 阶段的平均日增重。 1.4.3 饲料利用效率中规定体重2590kg阶段,每增重1kg所需饲料的数量,并注明所需消化能(兆焦)和粗蛋白质(g)的数量。 1.4.4 产肉性能中应规定体重90kg屠宰时的平均背膘厚度(厘米)、胴体瘦肉率、瘦肉量和主要肉质指标。 1.5 建立完整的繁育体系,确定选育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的规模。 2 选育基础猪群的条件 2.1 选择的基础猪群,应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特性及达到选育目标的遗传基础。母本品种(系)要着重其繁殖性能,父本品种(系
3、)以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为主。 2.2 选育基础猪群的个体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应超过群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 2.3 选育基础猪群的个体体质健壮、血统清楚、血缘数量符合选育方案要求。选育中及时排除遗传疾患。 2.4 在引用国外瘦肉型猪种杂交改良本国猪种或育成新品种(系)时,应规定肉质性状的指标,防止因提高胴体瘦肉率而导致肉质变劣。 3 选育猪群的建立 3.1 参加选育猪群的数量应根据选育方案、选择强度和实施条件来确定,选育群母猪一般不少于40头。 3.2 继代选育群一般应由68头无血缘关系的公猪和3040头母猪组成,并进行闭锁繁殖。 3.3 测定选育群主要经济性状的水平与潜力,建立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8466 1987 瘦肉型 选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