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67.6-2012(2015)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 黑刺粉虱.pdf
《DB33 T 867.6-2012(2015)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 黑刺粉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67.6-2012(2015)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 黑刺粉虱.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1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867.6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黑刺粉虱 Investigation rules for forecast to main pests of tea plant Part 6: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2012 - 10 - 31发布 2012 - 11 - 30实施 浙江省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67.6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3/T 867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分为7部分: 第1部分:茶尺蠖 第2部分:茶黑
2、毒蛾 第3部分:茶毛虫 第4部分:假眼小绿叶蝉 第5部分:茶橙瘿螨 第6部分:黑刺粉虱 第7部分:长白蚧 本部分为DB33/T 867的第6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主要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松阳县植土肥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春华、商建农、周铁锋、陈银方。 DB33/T 867.62011 1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黑刺粉虱 1 范围 DB33/T 867的本部分规定了黑刺粉虱幼虫和蛹发育进度、成
3、虫消长、虫口密度、卵孵化进度调查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黑刺粉虱测报调查。 2 幼虫和蛹发育进度调查 2.1 观察区的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茶园(高坡、低洼、平地)各1块。 2.2 调查时间 从3月底或4月初开始调查,每隔3 d调查一次,参见附录A、附录B。 2.3 调查方法 采用隔行或5点取样,样点内随机采集茶树中、下部成老叶,室内将样本混合后,镜检100片叶,记录虫数,计算百叶虫量。检查时要注意区分上代或上年留下的蛹壳,一般四周蜡质新鲜,且在镜下背面有裂口的均为当代蛹壳。用针刺法检查幼虫(体液清)、预蛹(体液糊状)、蛹(体液红色)、幼虫死亡、蛹寄生等情况。调查直至蛹羽化高峰后结束,数据记入表1,
4、档案记录见附录表C.1。 表1 黑刺粉虱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时间 活虫数(头) 月 日 茶园类型 调查 叶数 幼虫 蛹(含预蛹) 蛹壳 (个) 化蛹率 (%) 羽化率 (%) 3 成虫消长调查 3.1 观察区的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茶园各1块,作为系统调查地。 3.2 调查时间 从成虫初见日开始观察,直至当代成虫终见止,每天上午7时8时,在早晨露未干前。 3.3 调查方法 DB33/T 867.62011 2 随机选取100个新梢以上,仔细检查停栖在新梢上的虫量,结果记入表2。虫量最大的这段时间,即为此代成虫的高峰期, 档案记录见附录表C.2。 表2 黑刺粉虱成虫田间消长调查记载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867.6 2012 2015 茶树 主要 害虫 测报 调查 规范 部分 黑刺粉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