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170-2004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导则.pdf
《EJ T 1170-2004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1170-2004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导则.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120.30 F 46 备案号:14394-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1170-一2004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导则Standard guide f。rqua I ificat i。n。fmeasurement meth。dsby a lab。rat。rywithin the nuclear industry EE- | EE-EE -EE-EE- . | . EE-EE- | EE-E E-EE- EE-EE- EE- EE-EE- . . . E . . | | | . | EE- | EE- 060531000025 2004一09一01
2、发布2004一1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EJ/T 1170-一2004目lj吕本标准参照ASTMCl068-1996,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营四0四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培庆、梁淑珍。EJ/T 1170-2004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为特定项目需要对测量方法进行合格性评定时选择、验证和评定测量方法的通用导则。本标准适用于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标准中推荐的方法是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数据质量保证大纲的主要组成部分(见图
3、I)。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有助于确保实验室得出的数据满足规定的要求。本标准不包括与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制定适当的安全与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方法的选择与验证EJ/T 1170 测量方法的合格性评定EJ/T 1170 测量系统的控制EJff 1073 分析人员的资格审查ASTM C 1297 笔川何图1分析实验室数据的质量保证主要接口次要接口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4、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盯IT715-1998 核工业理化分析化学实验室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导则EJ/T 1073 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制定测量系统质量控制大纲导则EJ/T 1110 核燃料循环材料测试方法校准导则EJ/T 1151 核燃料循环材料分析中使用的工作标准物质制各导则ASTM C 986 核燃料循环过程制定培训大纲导则ASTM C 1297 核燃料循环材料理化分析实验室分析人员导则EJ/T 1170- 2004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测量方法)合格性评定qua I ification 为了使实验室的分析数据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并达到期
5、望的置信水平而对使闸的测量方法进行正式评定的程序。合格性评定的方法必须满足使用前确定的准则,还必须在合格性评定规定的条件下使用。3.2 实验室质量保证laboratory qua I ity assurance 保证实验室报告的每一个分析与测量结果有足够可信度的全部有计划的、系统的活动。4 意义和应用4. 1 为了保证核工业理化分析实验室对核燃料循环材料分析与测量报出的数据准确、有效,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质量保证大纲。确保分析实验室测量数据质量的主要活动表示在图1中。4.2 由于核材料存在安全和防止盗窃问题,因此,核材料的化学处理和化学物理性质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核材料的使用者应满足核材料衡算与
6、控制的严格要求。当一个分析实验室为某个项目(例如,核燃料生产)进行分析时,该实验室应满足各种与测量工作有关的要求。其中要求之一就是使用经过合格性评定的测量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能很好地保证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同时,经过合格性评定的测量方法能保证使用该方法的各实验室测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4.3 本标准为测量方法的合格性评定以及如何保持其评定的有效性提供指导。虽然大多数合格性评定大纲采用本标准的全部要求,但也可以选择使用部分要求。但是,如果选择采用部分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不减少合格性评定的有效性。本标准推荐的作法是通用的,以这些作法为基础,开展具体的活动,以建立合格性评定大纲。5 测
7、量方法的选择5. 1 概述5. 1. 1 在对用于特定项目的测量方法进行合格性评定之前,应对测量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选择,以保证该方法适合于特定项目应用的要求。本章提供的指导可用于评定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当实验室需要建立某种新的测量方法时,本导则也可用于选择新方法。5. 1. 2 测量方法通常能按照以下三种类型的方法进行分类:a) 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已经出版的测量方法:b) 经过长期和广泛地使用,并针对特定项目建立的普遍认可的测量方法:c) 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例如,仅在少数实验室使用的或比较新的测量方法。5. 1. 3 对某些应用,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适用方法可供选择时,通常首先选择
8、一种公认的方法,尤其应选择己出版的标准方法或偏倚最小和精密度最好的方法。5. 1. 4 当选择一种方法时,应对影响其应用的下列四项技术因素进行评价:a) 该方法是否能完成所要求的特定分析:b) 该方法是否能避免待分析材料基体的干扰影响:c) 该方法是否能覆盖预期的浓度水平的范围,并满足分析灵敏度的要求:d) 该方法测得的数据是否能够满足规定偏倚和精密度要求。在确定一种方法是否适用之前,应通过分析弄清楚上述四个问题。费用问题虽不作为影响选择的准则,但也应尽可能地做到经济合理。5. 1. 5 选择方法应根据5.2中的准则。在有现成的标准方法和一种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方法没有技术限
9、制。5.2 推荐的作法2 EJ/T 1170-2004 5.2. 1 技术基础方法应以合理的原理和可靠的技术为依据。这就是说,应使用被用户接受和认可的、成熟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测量技术。5. 2.2 干扰待分析材料的基体成分不应对方法产生不利的影响。应根据对方法局限性和材料组成的了解,判断分析是否存在干扰影响。在选择过程中还应考虑其它可能的干扰,例如,环境条件或电(或电子学)的干扰等。5. 2. 3范围方法的测定范围应能与待测组分的浓度范围相适应。由于杂质含量的波动范围比较大,所以,对测量材料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耍给予特别地关注。对不同含量的杂质应使用不同的测量技术,并规定出能进行准确测量的最
10、低含量(检测限)的要求。5.2.4方法的可靠性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测量方法测得的数据应满足分析规定的偏倚和精密度要求。通常,由数据的使用者根据待测组分的浓度以及技术规范对组分规定的限值来确定偏倚和精密度要求。6 测量方法的验证6. l 当决定使用一种测量方法或正考虑采用新的测量方法作为唯一的方法时,最好应当检查该方法对特定应用的适用性,以保证合格性评定有效性的置信度。这时最好对测量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验证。在方法选择和合格性评定过程中,验证不作为强制性的步骤,但它能避免为评定不适当的方法浪费时间。6. 2 测量方法的验证通常是由分析人员在受控条件下完成。验证内容包括5.2中推荐的任一条款或全部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1170 2004 核工业 理化 分析 实验室 测量方法 合格 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