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T 0616-2007 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pdf
《YY T 0616-2007 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Y T 0616-2007 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 140.01 C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T 0616-2007 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Medical gloves for single us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biological evaluation (EN 455-3: 2000 , MOD) 2007-07-02发布2008-03-01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YY /T 0616-2007 目次前言.1 引言. 11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2 5 试验方法.2 6 试验报告.3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用改良L
2、owry分析法测定天然橡胶手套水需性蛋白质的方法.4 附录B(资料性附录)医用手套可需出蛋白质和过敏原的免疫学测定方法.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氨基酸(AAA).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术语.16 参考文献.17 VY/T 0616-2007 前士一同本标准修改采用EN455-3: 2000(一次性使用医用于套第3部分: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与EN 455-3 :2000无技术性差异,仅将引用的欧洲标准和药典改为我国相应标准和药典。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
3、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秦冬立、黄经春、由少华、吴平。I YY /T 0616-2007 引最近儿年,常有报道胶乳产品由于含有胶乳蛋白质使医护人员和病人产生不良反应,由于化学物质、润滑剂、灭菌残留物(环氧乙皖)、致热物等残留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在科学文献中有所描述。其中报道最多的是天然橡胶胶乳手套产生不良反应,但其他聚合物制成的手套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GB/T 16886标准给出了有关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指南,并包括了特定试验和其他涉及安全性规范的试验方案。本标准未涉及使用医用手套所产生的全部不良反应(如速发型超敏反应),存在于手套中的特异性过敏原会引发这
4、些不良反应,导致这些反应的因素有:a) 长期、高频次佩带手套pb) 皮肤与蒙古膜直接与过敏原(又称变应原接触,特别在皮肤与蒙古膜有损伤的情况下接触过敏原或吸入微粒;c) 常年使用手套,手套紧密贴敷皮肤。本标准给出了用以评价医用于套生物学安全性的试验方法,作为YY/T0316风险管理过程的一部分。本标准没有规定胶乳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的可接受水平,因为在这一领域有关安全性评价因素(如过敏原的识别、致敏作用闹和过程控制等)尚不十分清楚。随着对其认知的不断提高,预期本标准将会被修订。目前进一步测定和控制这些过敏原的试验方法还处于研究之中。E 1 范围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YY /T 06
5、16-2007 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的要求,给出了标示和手套包装的要求以及所用试验方法的信息。本标准还包括用于可蓓出蛋白质和过敏原测定的免疫学试验方法综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886. 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z评价与试验(GB/T16886. 1-2001, ISO 10993-1: 1997 ,I
6、DT) GB/T 16886.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 5-2003, ISO 10993-5: 1999 , IDT) GB/T 16886. 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z环氧乙皖灭菌残留量(GB/T16886.7一2001,ISO 10993-7 :1 995 ,IDT) GB/T 16886. 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剌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GB/T16886. 125, ISO 10993-10:2002,IDT) GB/T 16886. 1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GB/T16886. 12-2
7、5, ISO 10993-12:2002 ,IDT) YY/T 0316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316-2003 , ISO 14971-1:2000, IDT)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5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化学物质chemicals 生产过程的任何工序中或贮存期间添加或形成的物质,包括润滑剂、化学涂层和灭菌剂,这些物质可从最终产品中检出。3.2 内毒素endotoxins 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膜外层结构的脂多糖。注2内毒素来源于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和手工处置过程中的细菌污染。3.3 可溶出蛋白质leachable p
8、roteins 从最终产品中溶出的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肤。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天然橡胶胶乳。蛋白质和其他可能添加的蛋白质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性和降解,水中浸提出的蛋白质可引起I型过敏反应。1 YY/T 0616-2007 3.4 热原pyr吨ens使家兔发热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能使人体产生发热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注:内毒素是热原的一种。3. 5 过程限值pr侃臼sJimit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最高蛋白质含量。4 要求4. 1 总则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应4.2 可溶出蛋白质4.3 内毒素示的手套,每副手4.4 化学物质手套应不含在的化学成分,如4.5 标示除了其他相a) 白天然橡b) 注意:
9、手术!.!.注:该注意事项c) 制造商如标示注1:不允许标示蛋注2:尚未确定对胶乳d) 不应标示低变应原剧,5 试验方法5. 1 可溶出蛋白质测定可溶出蛋白质的方法应采用附录A给出的改良Lowry法,或经与改良Lowry法比对确认过的方法,详见附录A。注1:现有确认过的用于可溶出蛋白质分析的其他方法(如附录C给出的确认过的氨基酸分析法).只要能证明这些方法经过确认,并与本标准规定的标准方法有对应关系就允许采用,但这些方法不适合用于常规质量控制。注2:蛋白质免疫学测定法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参见附录B).5.2 内毒素除非堂试剂(LAL)试验中出现无法排除的干扰现象,对方法的选择、确认和使用应符合中华
10、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或具有相同灵敏度和重现性的LAL试YY/T 0616-2007 验方法。LAL试验中如出现无法排除的干扰,不能准确测出细菌内毒素水平,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兔热原试验。LAL试验结果应表示为每副手套含内毒素单位(EU)。每批产品都应进行试验。推荐的手套最小检验量根据批量确定。批量少于30副时,取样量为两百;批量在30副100副之间时,取样量为3副z批量超过100副时,取样量为3%.但最大取样量为10副。每副手套的外表面用40mL无内毒素水(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37C 40C下浸提40min60 min.浸提
11、过程中要保证手套的整个外表面与浸提介质接触。必要时将浸提液以2000g离心15min.以除去微粒。离心后取出浸提液立即进行内毒素试验。注=其他现有公认的内毒素分析方法,只要经过确认并与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具有相关性,也可用来进行常规质量控制。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一-一本标准编号p一一一手套类型和生产批号;一一-制造商或供应商和试验室如果不同)名称和地址s-一一试验日期F一一所用试验方法的描述F一一试验结果。3 YY /T 0616- 200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用改良Lowry分析法测定天然橡胶手套水溶性蛋白质的方法A.1 范围误差,则可以采用任何经确汉温撞罐磊辜酸分析方法(
12、如附录C给出国A.2 原理有E,理削栅基蛋白是性同理溶何原水质的物析性分A.3 试剂A. 3. 2. 1 N-三(搓注:英文名称为N-tiS!A. 3. 2.2 浸提缓冲液注z制备足量的手套浸提A. 3.2. 3 染色液,澳盼蓝、蛋白质标准液CA.6. 3. 2)和空白液。用水溶解100mg澳酷蓝A. 3. 3. 2 试剂B,稀释的Folin试剂。A. 3. 4 氢氧化锅溶液,c(NaOH)=0.1 mol/L。A. 3. 5 脱氧胆酸销(DOC),用水溶解0.15g脱氧胆酸铀并稀释至100mL。溶液制备后保存4周。A. 3. 6 三氯乙酸(TCA), 4. 4 mmol/L水溶液,用水擦解7
13、2gTCA并稀释成100mL即得。溶液制备后保存4周。A. 3. 7 磷鸽酸(PTA),用水溶解72g PTA并稀释至100mL。溶液制备后保存4周。1) Lowry Micro DC蛋白质成套分析试剂(分类号为500-0116)可从BioRad实验室购得,地点:2000 Alfred Nobel Drive. Hercules, CA9456547, USA。这一信息仅为本标准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不意味着CEN对这一产品的认可。4 A.3.8 卵清蛋白,从冻干的鸡蛋幻中提取,元盐。A.4 仪器A. 4.1 合成手套,元粉。A.4.2 离心机,离心力至少可达到6000 g 0 YY/T 061
14、6-2007 A.4.3 离心试管,30mL或50mL聚丙烯试管,试管的蛋白质吸附量每管不超过10阅,不要使用玻璃器具,因其表面吸附蛋白质。注z第A.5章给出了一种测定蛋白质吸附量的方法。A.4.4 滤膜,一次性使用,孔径为0.22m,每个滤膜的蛋白质吸附量不超过10问。注g第A.5章给出了一种测定蛋白质吸附量的方法。A.4.5 注射器,一次性使用,20mL,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造。A.4.6 微型试管,2mL,用聚丙烯材料制造。A.4.7 石英比色池,1cmo A.4.8 酶标板,96孔,平底,用聚苯乙烯材料制造,或一次性板池CA.4.的。A.4.9 一次性板池,1.5 mL半微型,1cm
15、,用聚苯乙烯材料制造。A. 4.10 酶标仪,波长范围600nm-750 nmo A. 4. 11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230nm-750 nm。A. 4.12 涡旋式混合器。A. 4.13 微量移液器,带有一次性聚丙烯吸头。A. 4.14 夹具,用于浸提过程中密封手套防止漏水。推荐使用衬有泡沫橡胶可旋紧的铝质夹具(见图A.l),或170mm长的血液透析塑料夹具。1 3 2 4 1一外手套z2 内手套z3一一浸提缓冲液54一一-染色溶液g5一一手套夹具。20n 20n A B 圈A.1孚套漫提2)该卵清蛋白是用鲜鸡蛋白通过在pH4.5下用硫酸镀分馆和反复结晶制得。如SigmaA5503、鸡蛋白
16、,V级,可从Sigmar Chemical Co. P. O. Box 14506 ,St Louis , M063178 , USA购得。这一信息仅为本标准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不意味着CEN对这一产品的认可。5 YY/T 0616-2007 . 4.15 振荡器。.5 蛋白质服附量测定. 5.1 总则推荐使用一次性聚丙烯器具(聚丙烯被认为具有低蛋白质结合力)。在使用一批新的离心试管或过滤装置以前,应使用下列方法检查其蛋白质结合力。试验应在1d之内进行。.5.2 离心试管的蛋白质服附量. 5. 2.1 在离心试管CA.4. 3)中加30mL含10g/mL卵清蛋白的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是
17、用浸提缓冲液(A.3.2.2)稀释蛋白质储备液(A.6. 3. 1)。. 5. 2.2 移取10mL卵清蛋白搭液(A.5. 2.1)至新的离心试管中,在振荡器(A.4.1日上振荡。确保试管所有表面被搭液浸润,30min后再将此管溶液移至另外一个试管中振荡。以此步骤浸润5支试管后收集剩余试验液。同法操作平行管。.5.2.3 用A.6. 4-A. 6. 6所给方法分别测定标准禧液和两份试验液中蛋白质浓度,各测量三次。. 5. 2. 4 按式(A.1)计算每管卵清蛋白平均吸附量:式中:。=10(R - T)/5 = 2(R- T) 。一一吸附的卵清蛋白量,单位为微克(g);R一一标准溶液卵清蛋白含量
18、三次测量的平均值;T一一试验液卵清蛋白含量的平均值(即六个测量值的平均值)。每管吸附的卵清蛋白量(0)应小于10/Lgo否则,这些试管不适合用于测量。.5.3 过滤装置的蛋白眼附量测定.( A. 1) . 5. 3.1 在离心试管(A.4. 3)中加30mL含10g/mL卵清蛋白的标准榕液,标准榕液的配制方法是用浸提缓冲液(A.3. 2. 2)稀释蛋白质储备液(A.6. 3. 1)。. 5. 3. 2 准备两叠滤膜(A.4.的,每叠五张,每叠过滤10mL标准溶液至一离心试管中(A.4. 3)。. 5. 3. 3 用A.6. 4-A. 6. 6所给方法分别测定标准溶液和两份试验液中蛋白质浓度,各
19、测量三次。.5.3.4 按式(A.2)计算每管卵清蛋白平均吸附量:式中z。=10(R- T)/5 =2(R-T) O一吸附的卵清蛋白量,单位为微克(g);R一一标准搭液卵清蛋白含量三次测量的平均值;T一一试验液卵清蛋白含量的平均值(即六个测量值的平均值)。每滤膜吸附的卵清蛋白量(0)应小于10阅。否则,这些滤膜不适合用于测量。.(A. 2) .6 步骤. 6.1 总则步骤包括了手套浸提、然后以系数5对浸提液浓缩,使其纯化。用同法浓缩的蛋白标准液制作校准曲线,依据校准曲线测定浸提液中蛋白质含量。取两只手套,同时浸提一只的内部和另一只的外部。这可使浸提体积最小至25mL,且由于浸提缓冲液只与手套接
20、触,避免了与容器表面接触所引起的蛋白质损失。6 注2其他浸提步骤只要参比本方法经过确认也可以使用。在欧洲和美国与所选定的一些实验室中所进行的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表明,按ASTMD 5712标准把手套剪成碎片再在pH值为7.4的TES缓冲液中25C下浸提2h 的测定结果与本法相当。YY/T 0616-2007 A.6.2 漫提步骤A. 6. 2.1 戴合成手套(A.4. 1)操作手套样品。取8只同规格、同批手套样品,并分成4对。若手套是分左右手的,则择选4只右手样品、4只左手样品,分成两对右手和两对左手。先在每对于套中选一只自中指尖向腕部取20cm处做一标记,称量(ml).精确到0.1g。再将另一
21、只手套插人到做了标记的手套内,使其完全吻合,如图A.1所示。注z将一只手套插入另一只的方法对试验并不十分重要,但其操作要尽可能简化。为此可以先向内手套的拇指和小拇指插入一圆捧帮助将其插入外手套的相应的手指内,同样用圆棒将其他三个指插入。A.6.2.2 将足量的染色液(A.3. 2. 3)充满内手套的五个手指内。在内外手套之间注人温度为(25士5).C的浸提缓冲液(A.3.2.2)。对于规格较大的手套,加人的缓冲液体积可增加至50mL。排出大多数空气泡,并按图A.1所示用夹具(A.4.14)在20cm标记处密封,以防止液体漏出。A. 6. 2. 3 将手套置于振荡器(A.4. 15)上于(25士
22、5)c下振荡(120士5)min。A.6.2.4 取下夹具,仔细分开手套。注意不要使染色液污染浸提液,如果浸提液呈蓝色,应弃之用新手套重新浸提。A.6.2.5 将浸提液移人离心试管(A.4. 3)中,不低于2000 g离心15min.或用一次性使用滤膜CA. 4. 4)过滤,也可两种方法并用,使之澄清。制得的清澈液可在2C8C下冷藏并在48h内测定,也可在-18.C以下冷冻,不超过两个月内测定。A. 6. 2. 6 从浸提过的外手套20cm标记以上的腕部切下,用吸水纸擦去表面液体,室温下晾干,称量(m2) 精确到0.1g.按式(A.3)计算该手套浸提部分的质量:m = ml -m2 ( A.
23、3 ) A.6.3 蛋白质标准液A. 6. 3.1 蛋白质储备渡将25mg卵清蛋白溶解于25mL浸提缓冲液(A.3. 2. 2).制备标称浓度为1mg/mL卵清蛋白搭液。用0.22m滤膜(A.4. 4)过滤,用uv分光光度计在280nm处用石英池(A.4. 7)测定吸光度,计算实际卵清蛋白浓度。吸光度除以0.7153)即是实际的浓度值(mg/mL)。该溶液在冷藏条件下可稳定2 d.在一18.C以下冷冻可稳定两个月。解冻需在45C下加热15min。A.6.3.2 蛋白质标准液用浸提缓冲液(A.3. 2. 2)稀释储备液制成系列标准液。使溶液被度约为100g/mL、50g/mL、20g/mL、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Y 0616 2007 一次性 使用 医用 手套 生物学 评价 要求 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