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959.3-1988 电热设备的安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及感应熔炼设备的特殊要求.pdf
《GB 5959.3-1988 电热设备的安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及感应熔炼设备的特殊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959.3-1988 电热设备的安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及感应熔炼设备的特殊要求.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三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及感应熔炼设备的特殊要求Safety in electroheat ii回恤Ilalions Part 3: Partic咀arr明ulrementsfor induction and conduc咀恤heating Ins幅nations81世Inductionmel曲唱installationsGB 5959. 3-8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EC519-3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二篇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及感应熔炼设备的特殊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本标准与GB5959. 1配合,规定了2a. 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设备以
2、及感应熔炼设备的通用安全要求,b. 对两种类型设备的特殊安全要求:A部分和B部分。1. 2 本标准适用于2. 在工、中、高频下对固态炉料进行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设备(导电加热也包括用直流的电加热); b. 在工、中、离频下进行感应熔炼、保温和液态妒料升温的设备gc. 电热设备上受加热部分影响的传送装置或装卸料机构的部件应用举例z为进行热成形和热处理而对板材、扁镜、梯材、带材、线材、管材、销钉等进行加热的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设备F无心感应炉或有心感应炉设备。2 引用标准GB 2900. 23 电工名词术语工业电热设备GB 5959. l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
3、B 4824. 1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允许值3 术语除下列术语外,本标准中所采用的术语的定义参见GB2900. 23和GB5959. 1第2章“名词术语”。3. 1 感应加热由电磁感应的涡流在炉料中产生热能的加热方式3. 2 导电加热直接电阻加热电流直接流过被加热炉料而产生加热,该电流不是电磁感应引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辘电子工业部1988-08-31批准258 198 9-07-01实施GB 5959. 3 88 3. 3 加热部分装置中进行感应加热或导电加热的部分。3. 4 接触系统导电加热工作台的部件,通过它使炉料在电气上与加热电源连接起来4感应器4. 1 根据使用情况或为
4、满足新的生产要求,感应器或其部件应能够按制造厂的说明很容易地更换。4.2 应防止感应器的冷却液温度低于露点以下,因为这样可能引起线圈及其端子结露,从而导致短路,4. 3 加于感应器(例如带有抽头的线圈上的电压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值。5电容器5. 1 对断电后有可能接触的电容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放电应在显著位置设置警告牌,说明在接触电容器前必须进行放电。5. 2 对永久性并联在感应器工作线圈上或变压器上的电容器,可省去放电装置当并联在感应器或变压器上的电容器只可能在断电情况下断开时,也可省去放电装置,但要求在断电后应有足够的延时使其充分放电,然后再切除电容器。注z如果有直流充电的可能,则放电装
5、置是必不可少的5. 3在负载下操作或通过外部熔断器连接的电容器应配备放电装置5. 4 放电装置应是专用的,不可将它作为电容器端子间短路用,也不可将它作为接触电容器前的接地用装置。注z虽然放电装置已工作,但是由于嬉断嚣熔断、内部连结的断线、电容值的不同或先荫充电时由直流成分引起的介质再充电等原因,串联电容器的公共连接处有时会产生残余电荷5. 5 低频电容器应经保护装置连接当采用内部熔断器时,可不加外部保护装置,中频和高频的电容器可不通过保护装置连接。5. 6对液冷电容器,冷却液温度应该用具有自动报警的装置进行监视。如果几个电容糟的冷却系统为串联,则需监视最后个电容器出口处冷却液的温度对分别接通或
6、关断的电容器,冷却回路串联连接的最后一台电容器应是固定连接在电路上的或是最后一个断电的。5. 7 电容器温度的监测,可由监测出口处冷却液的温度或监测每个冷却回路的流量来代替。6 工频电源对由兰相电源向单相负载供电并采用电容器和电抗器来达到三相电流平衡的工频电源,如果与平衡回路的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公共点相接的那相开路例如保险丝熔断或线路上接触祷出现故障),将发生串联谐振而引起危及安全的过电压。对这种情况应采取措施切断电源,如采用电源回路断路器的过压跳闸控制三相电源到电抗器一电容器平衡回路的接触器,在设计上应确保连接到电抗器和电容器公共点的触头在合闸时应提前闭合,而在跳闸时应延迟断开7 电动发电机式
7、变频机组(变频机. 1 加热装置和变频机应能承受在功率迅速减少或电容器合上时可能产生的瞬时过电压. 2 只有在变频机达到其正常运转速度并且启动程序已完成之后才能施加励磁电流。. 3 变频机应备有过流和过压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包括与时间有关的元件,与变频机的瞬态热特性相匹配。由于热保护装置惯性较大,通常不采用。. 4 如果存在即便是短时间也不允许的电压冲击,则应采用直接作用的保护装置,如采用浪涌放电器259 GB 5959. 3 88 串联补偿的变频机应具有适当的保护装置,例如采用串联电容器短路装置。7. 5在变频机没有自动电压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只有变频机的输出电压在安全值时才允许通过开关操作接入
8、电容器或减少功率8电子变频c置(变频萎置)8. 1 变频装置应在输入端加以保护,防止电源侧开关操作时可能产生的瞬时过电压,以确保安全。8. 2变频装置应有快速动作的过压和过流保护。8. 3应采取附加措施,防止由于负载功率的迅速变化而产生危险的瞬时过电压9 铁磁倍,自菌9. 1 本标准所指的铁磁倍频器是一般的三相单相型。倍频器是由一个特殊连接的有高度磁饱和铁心的单相电抗器(亦即扼流帽或变压器)构成的。在冷却、控制和安全方面应符合变压器的标准9. 2 在倍频器的三相输入端应连接电容器和电抗器,以补偿倍频电抗器的高磁化电流和限制供电网中的谐波电流10开关援量1 o. 1 设计变频机的有载开关装置时,
9、应考虑负载突然减少时变频机的电压特性10. 2 设计无载开关装置时,应考虑到变频电源、电抗元件(变压梅和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时间特性。10.3开关装置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电流的基波分量,而且要考虑该设备可能产生的谐波分量1 o. 4 当有载分合电容器时,开关装置或开关方式的选择更应考虑如下几点sa. 合闸时,在高频侧可能产生很高的电流峰值3b. 分闸时,应避免开关装置的电弧引起的过电压达到危险值1 1 电缆、电线和母线11. 1 电缆、电线和母线的规格尺寸应使其在所载电流负荷和频率下本身发热的温度不超过它们的允许值。注2适合于工频(50Hz或60Hz)下的电流值一般不适用于较高频率的设备在并联连接情
10、况下,应注意避免由于电流分配不均匀而导致个别导体过热的现象11. 2 如果电缆、电线或母线采用强迫冷却,则应遵守GB5959. 1中的第4.2. 8、4.6. 1和4.6. 2条的有关规定11-3对于诸如铁磁倍频器、电子变频装置、变压器、电容器、开关装置、感应糖和接触系统之类部件的内部连接线,如果这些连接线不会短路也不会漏电,则设备可不要单独的过流保护装置注s若电缆、硬导线和单心导线相互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或采用绝缘垫片,戴着将导体安排在各自的绝缘导管中或使用设计上已提供了短路保妒的电缆或电线,这样就可防止这些钱与线之间也包括与接地部分)接触对中频或高频设备,如果所设计的变频电源如电子变频装置能提
11、供可靠的短路保妒,则也可不必采取上述加强短路保护的措施11. 4 在加热区域的电缆和导线通常应具有高机械强度和耐热强度的绝缘层,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绝缘层不足以作为触电防护措施如果超过允许的接触电压,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在运行中偶然地接触这些电缆和导线而产生危险12液体冷却对液体冷却的要求参见GB5959.1第4.6条260 GB 5959. 3-88 12. 1 对工作在第三电压区段的高频装置,在其冷却系统中应避免形成气泡,因为在气泡里可能会产生电弧而破坏冷却系统注g关于电压区段的分类参见GB5959. I第3.I条12. 2 用织品加强的软管,潮气有可能沿着织品加强物渗透进去,从而在加强物与
12、冷却液之间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值可能会超过管壁的电气绝缘强度因此,在选择软管材料和布置时应考虑到这一点。12. 3某些液冷元件(例如陶瓷电容器、电子管的液冷外壳对冷却液的压力十分敏感。因此GB 5959. 1中的第4.6. 4条的要求不适用于它们,这些液冷元件仅能承受额定工作压力,而它们的接头等应承受1.5倍的额定工作压力。12. 4 对感应器、电容器、开关装置、传送装置、接触系统的液冷系统、洋火变压器、大功率晶闹管、振荡管等液冷元器件,设计时应考虑液体压力、液温和流量的保护等当然对于这些液冷系统更不允许发生停液,应考虑备用冷却液源,以备在突然断液时供冷却各部件用,备用液量应能排续到被冷却部件达
13、安全温度为止。13铭牌13. 1 电热设备的铭牌参见GB5959. 1第6章。13. 2 电热设备的各主要部件(例如g感应器、接触系统必要时应分别安装各自的铭牌。1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高频和中频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不必采用工频(50Hz/60 Hz)下使用的数值。在采用较小的数值时(如在高频发生器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危及安全的飞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具体数值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15触电防护15. 1 直接接触防护所采取的直接接触防护措施,应满足GB4064第4.9.1.2条的要求15. , 1 允许接触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允许接触电压的极限值是频率的函数,该值随频率而增加当由下表和
14、下图中给出的工频、直流和第二电压区段的现有极限值来确定允许的接触电压时,应考虑到允许接触电压随频率而增加最大接触电压持续时间表最大切断时间t预期接触电压U,Vs 交流方均根值直流 50 120 5 50 120 I 75 140 0.5 90 160 0.2 110 175 O. I 150 、200 o. 05 220 250 0.03 280 310 注z表中的直流柱适用于非脉动直流例如由蓄电池供电的情况对由交流供电的蓝流电源,可采用交流值直流设备上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波形可能与系统电压的波形不一样,它取决于故障回酶的参数261 t , ) 40 20 10 8. 。6.o 4.0 2.0 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959.3 1988 电热 设备 安全 部分 感应 导电 加热 以及 熔炼 特殊要求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18422.html